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呈氏吸蜜鹦鹉
释义

马呈氏吸蜜鹦鹉(学名: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中文名称:马呈氏吸蜜鹦鹉

外文名称:Musschenbroek's Lorikeet

别称:马氏吸蜜鹦鹉、马氏鹦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亚科:吸蜜鹦鹉亚科

属:Neopsittacus

亚种:3种

拉丁学名: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命名时间:Schlegel, 1871

外形特征

马呈氏吸蜜鹦鹉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23到25公分,体重43-55克。 鸟体为绿色,头顶和颈部橄榄棕色,并带有暗黄色的条纹;鸟喙和眼睛之间为黑绿色;脸颊带有浅绿色的条纹。喉咙、胸部、腹部、翅膀下覆羽和内侧飞行羽的宽广带状为红色;尾羽上方绿色,尖端黄色,尾羽外测底色为红色,内侧橙黄色;鸟喙浅黄,虹膜橘红。幼鸟体色较深,胸部和腹部的红色零星分布些许绿色羽毛。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伊里安和佛吉克普半岛(Vogelkop Peninsular)。

生活习性

马呈氏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山区森林、森林边缘、部分开垦过的区域、高大的次生植被区、介于1200米到2800米之间小面积孤立的森林地区或是耕种区;主要的活动范围介于1600米到2500米之间。平时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50只左右的数量于花朵盛开的树上觅食;有时候也会和其他种类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例如巴布亚吸蜜鹦鹉(Papuan Lories),在比较高的纬度则会和同属中的翠绿吸蜜(Emerald Lorikeet)一起群聚活动;有时候马呈氏吸蜜鹦鹉会到地面杂草觅食,大部分都是在树木的中间层活动;在林间非常活跃,时常用鸟喙辅助灵活的于枝叶间攀爬觅食;飞行的速度相当快,会伴随尖锐的鸣叫声,相当刺耳和易见。

马呈氏吸蜜鹦鹉主要以花朵、花蜜、花粉、浆果、软性种子、较小的硬种子、昆虫以及幼虫为食。

生长繁殖

马呈氏吸蜜鹦鹉在野外确切的繁殖季不详,推估一整年都可以繁殖;人工豢养的马呈氏吸蜜鹦鹉资料相当有限,它们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为25-27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到8周。如果惊扰亲鸟育雏,亲鸟很可能会咬死幼鸟或是拔去幼鸟的毛。

亚种分布

(3种)

1.Neopsittacus m. musschenbroekii (Musschenbroek's Lorikeet )

2. Neopsittacus m. medius(Western Musschenbroek`s Lorikeet)

3.Neopsittacus m. major (Southern Musschenbroek`s Lorikeet)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6: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