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玛玉茶
释义

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的玛玉茶场。是云南省新创的优质名茶之一。

基本简介

产于云南红河州绿春县牛洪茶场。该场地处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境内古木参天,云雾弥漫,全年雾日达90天左右,相对湿度80%,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有效积温5470℃,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丰富,极利茶树生长。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玛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玛玉茶。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畅销墨江、思茅、普洱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的玛玉茶,采用烘青制法。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玛玉茶,茶具一般不起茶垢。1980年和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玛玉茶选用当地玛玉茶树良种,具有芽头重实,叶质肥厚柔软,茸毛特多的特性,且内含成分丰富,为玛玉茶品质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物学特性

玛玉茶C.sinensis var.pubilimba cv.Mayucha

又名蚂蚁茶。有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云南省绿春县骑马乡玛玉村。主要分布在该县。云南红河州其他产茶县有栽培。 特征:树姿直立或开张,主干显,分枝较密,嫩枝茸毛多,叶片上斜状着生。叶片特大,长椭圆或披针形,叶色淡绿,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叶质软,叶脉多达10~19对。芽叶淡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67.0g。花冠直径4.2~6.1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4)裂。果径3.0~3.5cm,种子棕褐色,种径2.Ocm。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较强,新梢年生长5轮。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产量高,比当地群体种高20%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5%、茶多酚33.3%、儿茶素总量23.1%、咖啡碱4.7%。适制红茶、绿茶。制玛玉茶,品质优。抗寒性弱。对咖啡小爪螨为弱抗。结实性强。 适栽地区:云南南部茶区。 栽培要点: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育苗移栽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每667平方米 植3000株左右,严格多次低位定型修剪。注意预防冻害。

茶树品种

玛玉茶,又名蚂蚁茶,英文名C.sinensis var.pubilimba cv.Mayucha,有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云南省绿春县骑马乡玛玉村。主要分布在该县。云南红河州其他产茶县有栽培。

特征:树姿直立或开张,主干显,分枝较密,嫩枝茸毛多,叶片上斜状着生。叶片特大,长椭圆或披针形,叶色淡绿,叶身内折,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叶质软,叶脉多达10~19对。芽叶淡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67.0g。花冠直径4.2~6.1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4)裂。果径3.0~3.5cm,种子棕褐色,种径2.0cm。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较强,新梢年生长5轮。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产量高,比当地群体种高20%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5%、茶多酚33.3%、儿茶素总量23.1%、咖啡碱4.7%。适制红茶、绿茶。制玛玉茶,品质优。抗寒性弱。对咖啡小爪螨为弱抗。结实性强。

适栽地区:云南南部茶区。

栽培要点: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育苗移栽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每667平方米植3000株左右,严格多次低位定型修剪。注意预防冻害。

茶叶分类

玛玉茶按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分为特级和普通级两种。

特级玛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玛玉鲜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干、复揉、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制而成。

普通级采玛玉茶一芽二至三叶,以云南大叶茶烘青制作工艺进行加工而成。

玛玉荼由过去单一的产品发展为系列产品,有玛玉银针、玛玉茶、梦之春、千里香、七叶参、炒青、绿茶、云雾等。其中玛玉茶曾连续三届被评为云南省优质名茶,玛玉银针被列为首届“昆交会”指定产品。

采摘工序

玛玉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精细的拣剔,剔除病虫叶、变态叶和杂质,薄玛玉茶摊在竹匾上,放在阴凉处,使其蒸发一定水分,去除青草气后再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五道工序。其中炒制手势的灵活运用和锅温的控制是使玛玉茶外形美观、内质优异的关键。

品质特点

玛玉茶选用当地玛玉茶树良种,具有芽头重实,叶质肥厚柔软,茸毛特多的特性,且内含成分丰富,为玛玉茶品质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玛玉茶的杯壁不起茶垢,被称为不起茶垢的绿春玛玉茶,在名茶中独树一帜。

工艺特点

玛玉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精细的拣剔,剔除病虫叶、变态叶和杂质,薄摊在竹匾上,放在阴凉处,使其蒸发一定水分,去除青草气后再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五道工序。其中炒制手势的灵活运用和锅温的控制是使玛玉茶外形美观、内质优异的关键。玛玉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浓厚,伴有蜜糖香味,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匀整明亮。更有趣的是,常泡玛玉茶的杯壁不起茶垢,故被称为不起茶垢的绿春玛玉茶。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得天独厚的绿春自然条件赋予玛玉茶天然的植物养分。玛玉茶具有条索壮实、墨绿油润、银毫闪耀、经久耐泡、汤色如玉、清醇馥郁、回味隽永、杯不起垢等优异品质,在名茶中独树一帜。玛玉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多酚类、糖类、脂肪等有效成分。有除烦去腻、解渴、明目、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

发展过程

玛玉茶按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分为特级和普通级两种。特级玛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玛玉鲜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干、复揉、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制而成。普通级采玛玉茶一芽二至三叶,以云南大叶茶烘青制作工艺进行加工而成。玛玉茶由过去单一的产品发展为系列产品,有玛玉银针、红河玛玉茶、梦之春、千里香、七叶参、炒青、绿茶、云雾等。其中玛玉茶曾连续三届被评为云南省优质旅游特产名茶,绿春玛玉银针被列为首届“昆交会”指定产品。人工种植玛玉茶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黄连山脚下早就有野生茶树。在目前发现的上千株野生茶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生长于绿春玛玉村旁的一株主干直径为84厘米,树高10余米的大茶树。这株茶树已有1700多年的树龄,是世间少有的茶树王。近几年来,旅游特产绿春玛玉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主产玛玉茶的红河州绿春县茶叶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在加强茶园和队伍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工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玛玉茶在市场上保持了较好的竞争势头。红河玛玉茶的种植由以前田间地头零星种植,发展为现在的大面积种植,目前,县茶叶公司拥有茶园4400多亩,年产玛玉茶近13万公斤。产品销往云南省内外,远销摩洛哥、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茶叶功效

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抑制癌细胞作用

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冲泡方法

(一)茶水比:茶叶冲泡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低和滋味浓淡各异。据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

(二)泡茶水温: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现代科学证明,茶水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茶叶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C以上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C时,其值分别为33%和57%以上。不同茶类,因其嫩度和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对泡茶所用水温的要求也不同。细嫩的高级绿茶类名茶,以85-90°C为宜;气候寒冷时,由于茶具温度低,对泡茶用水的冷却作用明显,宜用沸水冲泡。(三)冲泡时间: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冲泡时间与汤色和滋味浓淡爽涩关系密切。例如,茶水比为1:50用沸水冲泡1分钟,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浸出率分别为38%和28%,茶汤中茶多酚与咖啡因比率为3.3,茶汤滋味淡薄;冲泡5分钟时,这两种成分的浸出率为88%和57%,两者比率为2.9,滋味适宜;而冲泡10分钟时,两种成分的浸出率分别为96%和92%,其比率为4.4,滋味浓涩。因而,以冲泡5分钟为宜。第二、三、四次冲泡依次延长,分别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钟即可。这样冲泡,茶汤不至于出现前浓后淡的现象。紧压茶一般用煮渍法沏茶并进行调饮,最好把茶叶风味成分一次性充分提取出来,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要求煮沸10-15分钟。

茶史追溯

人工种植玛玉茶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黄连山脚下早就有野生茶树。在目前发现的上千株野生茶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生长于玛玉村旁的一株主干直径为84厘米,树高10余米的大茶树。这株茶树已有1700多年的树龄,是世间少有的茶树王。

四百多年前,玛玉茶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畅销墨江、思茅、普洱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的玛玉茶,采用烘青制法。

茶区环境

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骑马坝乡哈尼山寨玛玉村,该村地处红河州境内省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黄连山腹地。玛玉村四面环山,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青翠欲滴,山涧云雾缭绕。两条小河由大树林中奔流而下环村而过,四级清澈,在村南交汇,注入渣珞河。北面的黄连山海拔2200米,犹如一道绿色天然屏障,挡住北来的寒流,形成东季无霜无严寒,夏无高温酷暑的独特小区气候,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26.3摄氏度,最低气温10摄氏度,年均气温17摄氏度。相对湿度84%,年降雨量2600毫米,天然植被好,土壤有机质含量2%~3.6%,pH值约为5~5.5。良好的生态环境,特适宜茶树的生长。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中分布众多野生茶树群落,这些野生茶村群落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成为参天乔木,其中最大的主干直径84厘米,生长年限已有1700余年,其根部萌发的再生枝刚劲挺拔,绿叶纷披,显示无限生机,再生茶树高15米,主干直径18厘米。

出产玛玉茶的茶场则位处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境内古木参天,云雾弥漫,全年雾日达90天左右,相对湿度80%,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有效积温5470℃,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丰富,极利茶树生长。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玛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玛玉茶。

所获荣誉

1980年和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1993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被评为茶叶类唯一指定产品;

1994年获全国公众信誉名优食品奖。

1999年,首届“云茶杯”云南名茶评比中再获名茶称号,以玛玉茶树品种制作的碧玉春茶获云南省优质茶。

相关传说

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诸葛孔明先生受帝王之命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到南方视察。当他到达易武、普洱一带后准备返回时,便通知他的士兵们:“明天我们要返回了,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头朝东方,那么明天才能够早起。可有些士兵却在晚上睡觉时,不知怎么头睡朝了西边,也是不能早起,未能和孔明先生的队伍一起返回。留在了今天的易武、普洱一带。孔明先生为了让在下的士兵能够生存,有一个经济来源,出发时抓了六把茶种撒在那里,也是后来那里的人们经过栽种、管理、扩植后就形成了今天的普洱茶。

当孔明先生返回北方经过骑马坝一带时,在今天的骑马坝村委会的松村那里休息了一会儿。可他不注意的时候被当地的村民偷了一些他身上带的茶种,他很生气就下了口令说:“让的松村的茶叶栽出来以后很苦”。也是今天的松村茶叶没有玛玉茶好喝。当他走到的松村的后山时,看了的松一带的风水,发现该村会出大人物。他想到该村的村民手脚不干净,当了大人物有害于百姓,也是用他的拐杖在的松村后山的山梁上敲了九个坎不让出大人物,所以该村没能出大人物之传说。当孔明先生来到玛玉村一带时,他屁股坐在巩主梁子(哈尼语地名)、脚放在洛株(哈尼语地名)洗脚,而他的拐杖则靠在杯过梁子(哈尼语地名),山梁被他的拐杖压陷,也是今天那里有一个整齐的人工制作似的丫口。

据当地村民说那地方很神秘,当村民们遇到各种灾难困难时,到丫口那里烧香磕头就可以得到孔明神灵的帮助。据说解放前,有一次和三猛那边的村子发生了争执,即将发生战争。由于敌方村子的人口多实力强大,也是发动全村人民到玛玉村开战。由于敌强我弱,村民们措手不及,这时村民们想到了保护我们的孔明神灵---丫口,村民们就到丫口烧香磕头。据说当时敌人来到村边时,天公雷霆大作劈天裂地,敌人被雷电全部打晕在村边。

他们那边的有个道士见状不好,赶紧跪地背了饶恕之词,他们的村民才醒了过来。通过孔明神灵的保护玛玉村民才免受了强敌进攻的灾害。孔明先生在玛玉村休息洗脚的时候,玛玉村民听说先生带有茶种,也是村民们跟先生请求,给村民们留点茶种。

孔明先生看了这里的村民后,觉得这里的村民纯朴、善良、勤劳能干,也是他临走时分别在哈者莫株梁子(哈尼语地名)、巩主梁子(哈尼语地名)、祖妈腊派(哈尼语地名)种下了三颗,便下了口令说:“让玛玉村种出来的茶叶很甜”。也是今天的玛玉村才拥有了叶质厚实、条支肥壮、汤色浓绿、回味无穷、不生茶锈的特质——玛玉茶。其中长在黄连山核心区的哈者莫株梁子的一棵现在还存活,这棵茶树的直径为85厘米、高为12米多。据中央省级的专家鉴定此树已有1700多年,和故事中的时间相吻合。其它两棵已死了。而村里的高龄老人说长在巩主梁子的一棵他们年轻时见过,不过在数十年前就死了。现今,玛玉村的玛玉茶就是1700多年以前孔明先生种下的三棵茶种发展而来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0: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