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鞋 |
释义 | 麻鞋是一种制作精巧、美观、经济、实惠,留传于民间的工艺品。 麻是一种草本植物,用麻的径皮纤维制成绳索、布,再编成鞋子-麻鞋,也即是草鞋。 麻鞋简介1、麻鞋所用的材料麻鞋一般用芦苇的絮,就是芦苇的花絮,在春天开的 2、麻鞋别名麻鞋的别名在北方叫麻窝子 3、关于麻鞋的谜语麻窝子,红帐子,里面睡个大胖子。 谜底是花生。 麻鞋的历史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邺下 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馀财宝,不可胜言。” 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诗笺?述怀》诗:“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 仇兆鳌 注:“至 周 以麻为之,谓之麻鞋,贵贱通著。”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五:“麻鞋习奔走,沦落成愚贱。”“老农自矜麻鞋好,并谓麻鞋制做巧。闻客明日西南行,愿助轻足赴蜀道。” 麻鞋的地理及历史环境甘谷县地处渭水中游,属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雨量适中,适宜大麻的种植。甘谷大麻栽培历史悠久,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陇上大麻的主产区之一。甘谷及周边区县种植的大麻,色白有光泽,耐湿且抗腐,韧长弹性好。由于甘谷盛产优质大麻,麻鞋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加工工艺不断完善,麻鞋的制作在唐代已趋成熟,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在陇上民间手工产品中享有盛誉,唐代杜甫“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可为佐证。新疆吐鲁番阿斯它那唐墓出土的麻鞋,式样与今天的甘谷传统麻鞋别无二致。 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位于羲皇故里—甘肃省甘谷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下。传说伏羲因受网罟启发而结草为鞋,此乃甘谷麻鞋之起源。 甘谷县是中华县制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甘谷县民间手工艺制品素来享誉陇上,手工缝制的麻鞋、草鞋等,就是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典型代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均面临技艺失传的窘境。 天水市辖的县区均产麻鞋,其中甘谷麻鞋以其历史悠久且做工精湛而独树一帜。传统甘谷麻鞋制成后,须在鞋底渗入厚厚一层稀牛粪以坚其质,风干后硬似牛皮,非常适宜在崎岖的山路上长途跋涉,日行百里,足无不适。在肩挑畜驮运载物资的古代,甘谷人走南闯北,穿的就是麻鞋。20世纪20年代于右任靖国军兵败岐山,因东南受阻,绕道陇南赴粤去见孙中山,途经天水一带,穿上麻鞋,写下了“老农自矜产麻好,并谓麻鞋制做巧。闻客明日西南行,愿助轻足赴蜀道”的《麻鞋歌》。1929年,吉鸿昌将军驻防陇南,在天水举办国术比赛,给参赛者除发一套服装外,还专门发了麻鞋,供比赛穿用。在抗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甘谷人民给前方捐赠了许多麻鞋,让将士们轻足打击侵略者。 甘谷的麻制品生产,民国时达到极盛。麻鞋是主要产品之一,用纯天然麻料、麻布、棉布及相关编织用具,以传统手工工艺制成。制做时,先将大青麻编成辫,然后将麻辫置于平案,立辫状盘鞋底,盘成麻丝紧密的“千层底”,再用麻绳穿紧左右,固定鞋底;最后用编织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鞋耳、鼻梁,组合时用木楦把鞋撑起来,帮梁、鞋耳、鼻梁贯穿耐力麻绳,鞋即成。式样有单边绳网的偏帮子与牛鼻梁,有以绳网代替鼻梁形成圆口秃顶的齐帮底、一只船,还有三根弦、布包边等。色彩除天然的白色外,还有染色的红、黄、黑诸色,集实用与观赏价值于一体。 甘谷麻鞋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又是一种精巧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寓意姜维随诸葛亮远征,母心思儿当归;“单鞭救主”源自尉迟敬德以一支钢鞭救其主李世民的唐代故事;还有“虎目圆睁”等等。端午时节,有定婚女子赠男子工艺麻鞋表示爱情的习俗。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牛粪处理鞋底、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穿用麻鞋的习俗已成历史。然而在甘谷,进入21世纪以来,从儿童到古稀老人,从干部到工人农民,都普遍穿着麻鞋,重新形成了一种时尚。究其原因,主要是麻鞋具有凉爽透气、防潮防滑,且有吸汗治疗脚气的作用;还具有按摩脚底穴位、疏经活络、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新的消费理念。 麻鞋文化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怎样为自己选一双称心如意的鞋就在了一件伤脑筋的事,皮鞋在大众场合穿着还可以,但是一回到家里就显得有些累了,而且长期穿着还容易长脚气。运动鞋太笨重了,所以,麻鞋是您最好的选择! 它不但有其它鞋所有的一切优点,而且还有它们没有的优点,不但具备养生护脚功能,而且还价格低廉,这可能是麻鞋在中国生存了几千年而常盛不衰的原因。 从几千年前的秦朝勇士,到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士兵,再到新时期的解放军战士,都对它爱不释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并且和儒家思想,佛家道义一同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文化。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麻鞋之歌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有别于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荡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茸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看成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上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实用上防潮防滑,夏天里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有别于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时,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得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叫“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躇在秦州大地。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22年越关山至清水时欣然写下的《麻鞋歌》,更像是对麻鞋的一场盛赞。 他在诗里说: 清水县,县城下, 麻油油,被四野。 老农自矜产麻好, 并谓麻鞋制作巧。 麻鞋的保健、理疗作用大青麻分皮麻型和线麻型两种。皮麻型纤维修长,皮厚且胶质大,做粗绳拉力强,耐水性好;线麻型纤维细柔,皮薄胶质少,做细绳耐磨性好。 大青麻又属弱碱性物品,而我们人类脚上的细菌及脚汗为酸性物质,因此它是一种保健品,中和去脚气。麻鞋凉爽、防潮防滑,具有吸汗透气治脚气的作用;穿麻鞋还可以按摩脚底穴位,又具有疏经活络,益寿延年的保健作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环保产品,其抗霉抑菌、屏蔽辐射、消散音波防静电保护身心健康的理疗效果。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正是因此,所以麻鞋所追求的保健、理疗效果迎合了该医学理论。 高频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测定证明,大青麻纤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大麻酚物质,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杀菌消毒剂,中空的大青麻纤维富含氧气,令厌氧菌难以存活。经长期使用观察证明,大青麻纤维制品对石膏样毛癣菌,青霉菌、曲霉菌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对防治脚癣、脚臭效果奇特。大青麻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功能,不仅可吸汗、排汗,还可调节温度,含30%的水份也无明显潮湿感,在高湿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穿着性能;对音波、光波有极好的消散作用,可阻挡紫外线辐射。因此,用大青麻制作的系列麻鞋产品,对脚部微循环的提高有极大好处,对改善脚部环境、增加舒适感有很好的功效。 麻鞋的医药学麻鞋是不仅是实用品,同时又是一味药,旧底洗净煮汁服,治霍乱吐下不止,以及因食牛马肉毒而腹胀吐泻不止,还可解紫石英毒(《本草纲目》)。另外,还有其它治病的奇效,古人解释“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履者,拘也,所以拘足也”(《释名》)。而“鞋者,解也,缩其上,易舒解也”(《释名》)。 麻鞋的时尚性大青麻纤维这种独特的性能,顺应了当今世界返朴归真、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充分利用、挖掘当地独特资源,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的麻鞋、麻编工艺制品等产品,经过大力推广和宣传,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国外消费者更是对此喜爱有加。采用大青麻为原料所生产的系列产品的这些特殊性能,使其在当今以及未来消费市场上更具极大的吸引力和竞争能力。 麻鞋相对于其他鞋类,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所,尤其适合在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任何场合穿着。 据调查,在很多80后眼里,麻鞋是一种时尚和传统的产物。由于现在对事物“独一无二”的个性思维,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品味。穿上麻鞋,那种舒适惬意,是无法用语言所形容。 低碳休闲环保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巨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一种新概念的环保方式。 麻鞋是一种纯天然、纯手工的时尚、环保、低碳环保的产品。加工过程没有工业污染,没有二氧化碳排放量。迎合现代低碳经济的要求。 麻鞋的保养(1)刷鞋时切不可将鞋泡在水盆里,应蘸水刷去污物并将鞋底朝上凉干,不可曝晒。 (2)如遇雨踩泥水后,切不可摔拧,应及时刷净凉干。 (3)存放时,要将鞋置于阴凉通风处,切勿受潮。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纯天然、纯手工、低碳环保。让脚告别橡胶塑料,亲近自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