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洛水相思赋 |
释义 | 《洛水相思赋》是当代著名辞赋家陈逸卿女士的辞赋作品,对曹植的《洛神赋》主题进行反串,以作者本身化为洛水女神宓妃,在与陈思王曹植洛水相逢之后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刻划出洛水女神在与曹植分手后的相思情愫,情深意长,令人感动。文章穿插引用《洛神赋》中的部分语句,达到与《洛神赋》情神交融的地步。文采斐然,令人赞赏。 作品名称:洛水相思赋 创作年代:2008年6月 作者:陈逸卿 类别:辞赋、骈文 题材:相思内容 赋文展示洛水相思赋 作者:陈逸卿 余是夜梦游洛水而化为女神宓妃,乃得遇陈思王曹植于泽泮。王带剑与余攀谈,予诵王之《白马篇》并《洛神赋》,王喜而与余定交,情深意笃,视为知己。须臾精移神骇,忽焉思散。其后怀思不已,昼夜相念,于是作此赋以寄慨。其中余之陋语每与王之芳辞相杂处,且亦人亦仙,亦实亦幻,盖其唯在抒情寄意耳。 ——逸卿题记 梧桐滴雨,春圃落红。蜻蜓点水,燕剪斜风。倚西楼以怅念,对南浦而愁生。孤衾梦冷,每自思汝;寒灯影瘦,谁更怜卿?檀板数敲,宝马未系柳下;梅花三弄,明月尝照庭中。叹相思而寸灰,恨蓬山以万重。 若乃千秋一梦,遇陈王于洛水。鸣玉珂之骖驷,托春心乎杜鹃。凌波微步,曳仙裾而流眄;霜林倾盖,望高山而鸣弦。乘青云以闭月,作流风而回雪。戴金翠于雪腕,坠明珠乎鬓环。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灼灼,皓齿内鲜。瑰姿艳逸,媚于语言;蛮腰约素,怡静体闲。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英未吐,气若幽兰。是以托微波而通辞,怀柔心以缠绵。 尔乃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灿溢今古,卓尔不群。诗成七步,自人神而感泣;才高八斗,每士林而兴叹。辞采华茂,笔落遂成大观;骨气奇高,赋毕尝蹈惊澜。至于英气氤氲邺水,风骨沉雄建安。戮力上国,怀俊才以王佐;泽惠黎元,凌伟志乎云间。于是余忽焉纵体,以遨以嘻。左以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采湍濑之玄芝。明眸悦乎隽美,春心荡以欢怡。 若夫朝背伊阙,经通谷,越轘辕,欣随与驾乎东藩。霞映芝田,邀轻风以共酒;尘生罗袜,履幽径而偕攀。慕容仪之俊朗,喜音声之清圆。或翔神渚,或憩芷滩。或登葱岭,或俯危栏。驾云车以并辔,调锦瑟而同弹。 至如日在崦嵫,别与盖乎衡皋。竦轻躯以立鹤,翳修袖以望君。逐相思于飞絮,湿泪痕乎兰襟。夜耿耿而无寐,星寂寂而逡巡。于是好梦初阑洛浦,红尘得复凡身。倚春亭而愁怅,对洛川而怀人。清容冶淡,黄花后绽秋圃;兰气香薰,蕙草先夺丽春。结天缘于洛邑,失交臂乎闺门。契芳机于文苑,系相思乎梦魂。履文途以得路,抱荆璞而遇君。幻华章兮五彩,共明月兮一轮。 其辞曰: 千秋一遇感人神,恰是东都洛水春。 入眼惊鸿偏照水,绝尘才调自殊伦。 泛槎艺海思银汉,策马龙门忆故津。 倘得此生同与盖,为君何惜复凡身。 赋文注释(1)邺水朱华: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 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2)崦嵫:日落的地方。 (3)附曹植《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赋文翻译洛水相思赋 作者:陈逸卿 --译者:花月主人 我在那日夜晚,梦里游赏了洛水,不知不觉中自己幻化成了洛水女神宓妃,于是有机缘在那洛水之滨见到了陈思王曹植。陈王佩带着宝剑和我亲切地交谈,我就诵读他的《白马篇》和《洛神赋》,陈王高兴地与我结成好友,情深意厚,彼此视为知己。蓦然间,心神仿佛强烈的震撼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其后我怀想此事,心绪难平,以至我日夜地想念,于是作了这篇赋来寄托我的感叹。其中我的不成熟的语言常常与陈王美好的文字相互交杂在一起,而且感觉半似人半似神仙,又似现实又似虚幻, 大概是由于抒发寄托我的情意吧。 ——陈逸卿题记 高大的梧桐树滴着雨水,春日的花园里铺着片片落红。蜻蜓在池塘的水中掠过,燕子在温馨的和风里斜飞而去。我独自倚着西楼怅然若失,面对南浦愁绪顿生。孤独衣被里倍感凄清寒冷,时常思念起你;清寒的灯盏下人影憔悴,有谁更怜惜你呢?檀木板几次敲起,宝马雕鞍没有来到柳树之下;梅花三弄的音乐响起,明月不知不觉已照入了庭中。感叹相思之苦而枯萎成灰土,怨恨那蓬山遥远更有千重万重。 每每回想起这千年一梦,有幸得遇陈王在洛水之间。更见那配着玉石的宝马香车,寄托着思恋之情的却是那杜鹃。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拖曳着神仙衣裙而四处观望;眼望车帘之外如火的枫林,面对群山我奏起了琴弦。乘坐青色云彩遮住了明月,乍起的和风喷溅起雪雾的光华。戴着黄金绿玉镶嵌的手镯在雪白的手腕之上,耳际间坠着明珠贴着鬓环。浓密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洛神姿态奇美,明艳高雅,用语言难以形容;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仪容安静,体态娴淑。眼波柔情流动,目光神采飞扬,爱情的喜悦润泽着美丽的面容;好像有许多话含在口中,气息中散发着幽幽兰香。于是就用脉脉含情的眼光表达我的爱意,怀着爱慕的心而缠绵缱绻。 于是乎情感里夹杂着些美好的忧怨,身体表现着华美而质朴。闪烁的才情震古烁今,高明的手段不同凡响。诗句在七步之内吟诵写成,是令人类和神仙共同感动悲泣;才情之高,足有八斗之多,是令每个文士学子而感叹的。辞章文采华美丰茂,文笔一落才能形成美文而蔚为大观;风骨和气节出奇地高峻,辞赋完成常见文意涌起波澜。可以说陈王的英武豪迈之气弥漫在邺水,风骨深沉雄健居于建安之首。同心协力来报效国家,以胸中的才智去辅佐王侯;恩惠普及到黎民百姓,升腾高远的志向可达青云之间。于是我偶尔纵身跳跃,一边散步一边嬉戏;左面有彩旗靠在身边,右面有桂枝遮蔽阴凉;我正卷起衣袖将洁白细腻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灵芝。明亮的眼神因喜悦更显美妙,恋爱的心灵因荡漾而显得欢快。 如果我早晨翻过伊厥山,越过轘辕山,高兴地随着陈王的车队到达东面的封地。朝霞照耀着芝草田,邀来轻风共同饮酒,水雾纤尘在脚下蔓延,走在那清幽的小路上是如影随形共同攀登。我好羡慕他容貌举止是那样英俊潇洒,喜欢听他声音清脆悦耳。有时飞翔到了神仙界的芳洲,有时歇息在有芳草的浅滩。有时登上茂密的山岭,有时俯瞰低谷斜依危栏。驾着彩云的香车与君并驾齐驱,转动锦瑟的音律来共同弹奏。 最后到了太阳落入崦嵫山的时候,将要离别于那长满香草的岸边。我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样欲飞还留,举起手臂用修长的衣袖深情地眺望着你。追逐的相思有如飘飞的柳絮,滴落的泪痕湿透兰花衣襟。夜晚心神不安难以入睡,星星寂静地在天上来回游移。于是我的好梦已经开始,沉醉在洛河水域,在红尘境界里得以恢复我的平凡之身。我倚着春日亭阁顿生愁苦怅然若失,对着洛河我怀想着梦中情人。清丽的容颜悄然黯淡,黄花开放在秋日的园圃;兰花的香气在弥漫,芳香的蕙草最先开放在明媚的春光里。谛结天赐良缘在那洛阳城市,与君擦肩而过在待嫁的闺门。情投意合相聚在那文字的殿堂,牵系我相思的是梦中情人。步履文学之途竟然找到了出路,怀抱荆楚美玉才得以与君相识。变幻着华美辞章的瑰丽色彩,与明月共同渡过这美好的时光。 写一首诗词附上: 千秋一遇感人神,恰是东都洛水春。 入眼惊鸿偏照水,绝尘才调自殊伦。 泛槎艺海思银汉,策马龙门忆故津。 倘得此生同与盖,为君何惜复凡身。 赋文评论王泽生-评:这篇《洛水相思赋》给人带入一种新的精神境界中,从曹植的《洛神赋》而生发出来一篇展示情感的优美文字,给读者带来了美的感受。笔风似“蜻蜓点水,燕剪斜风”,韵味如“黄花后绽秋圃,蕙草先夺丽春”。班女在世,真乃一代大手笔。比做辞赋王国里的花木兰,我看不为过也。 蒋红岩-评:尾诗‘千秋一遇感人神,恰是东都洛水春。入眼惊鸿偏照水,绝尘才调自殊伦。’陈逸卿的诗与赋浑然一体,在辞赋正文中,运用与《洛神赋》相似的词句语言,使得文章辞采古典华美,与曹植的《洛神赋》文字语言如并行之辙,情感亦非寻常,达到了文情并茂的地步,是一篇好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