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洛河 |
释义 | 1 黄河支流洛河古称雒水,黄河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华山南麓,流经洛南、卢氏、洛阳,于巩县境入黄河,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地区之一。另外还有是渭河的下游支流、地名等。 ◎ 河流简介洛河,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黑章台,向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市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在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全长453千米。大致以洛宁的长水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多险滩急流;范里至长水一段,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在200米左右;出长水后,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中多沙洲。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24条。其中最著名的是涧河。 洛河流域拥有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善良勤劳的河洛儿女,在这里创造了悠久灿烂古代的文化,享誉全国的洛书出处就在洛河流域,而今,洛河流域的父老乡亲正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洛河源头洛河源头位于洛南县西陲洛源镇境内秦岭深处的龙潭沟,距县城65公里,是洛南县境内最大河流、也是我市唯一流入黄河的河流——洛河的发源地。洛河源头由流泉飞瀑、原始森林、峡谷草坪以及奇石古树等组成,分别分布在长约5公里的龙潭沟内。沟内青苔如茵,奇石遍布,藤萝倒垂,古木参天,茂林修竹满山遍野,奇花异草目不暇接,溪涧瀑布随处可见。走进沟里,可领略到绝壁生野竹,飞瀑挂悬崖。松涛漫山滚,清泉草下流。怪石斜老树,青藤织碧萝。飞鸟噪密林,长天成一线的天然美景。长期以来,洛河源头以其幽闭、险峻、雄奇、秀美吸引着无数旅游探险者前去游玩观光。为了使更多的游客了解、认识洛河源头这一人间奇景,洛源镇党委、政府加快了旅游开发步伐,从2010年3月开始,通过严密谨慎的考察论证,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洛河源头整体旅游开发规划,并于5月份付诸实施。经过几个月来的努力,目前已经基本修通了进山小道,进入二期施工阶段。整个工作将在明年上半年完结,计划于明年“五一”期间正式对游人开放。 ◎ 总体介绍洛河古称雒水,黄河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华山南麓,流经洛南、卢氏、洛阳,于巩县境入黄河。全长467公里,流域面积1.8881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最大的洛阳盆地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地区之一。远在七八千年前即有谷物种植和畜牧业。传说周代已有水利灌溉,东汉开阳渠引洛为漕,隋建通津渠,明修大明渠,清代继有发展。如今的陆浑水库和故县水库是黄河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流域内的重要城市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流域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渑池仰韶文化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广泛。据记载洛河流域是夏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活动的中心地区。偃师二里头商代文化遗存,近年发掘的偃师尸乡沟商代古城遗址,据考证可能是商汤都城——西亳。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巩县附近的石窟寺、杜甫故里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流域内最大的洛阳盆地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地区之一。远在七八千年前即有谷物种植和畜牧业。传说周代已有水利灌溉,东汉开阳渠引洛为漕,隋建通津渠,明修大明渠,清代继有发展。唯时建时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灌溉面积仅有2万公顷。此后对原有渠系进行改善,并新建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200多座,万亩以上灌区46处。1982年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9.2万公顷。已建成的陆浑水库总库容11.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约9万公顷;故县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52万公顷;两大水库都是黄河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 旅游胜地流域内的重要城市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陇海、焦枝铁路交叉点,已成为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流域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渑池仰韶文化(见仰韶村文化遗址)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广泛。据记载洛河流域是夏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活动的中心地区。偃师二里头商代文化遗存,近年发掘的偃师尸乡沟商代古城遗址,据考证可能是商汤都城——西亳。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巩县附近的石窟寺、杜甫故里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气候状况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2.1~14.5℃,无霜期182~245天,年降水量500~900毫米,黑石关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4.3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830万吨。7、8月多暴雨,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 流域产品洛河源头石,产于陕西省洛南县的洛河水域。洛南县位于秦岭南麓、洛河源头,境内山体复杂,河流众多,奇石资源丰富。出自源头洛源龙潭沟岩石,历经千年冲洗而形成独具形态美、色彩美、神韵美的观赏石,2000年春由李饶先生命名为洛河源头石。洛河源头石丰富多彩,白如玉,青如黛,光鉴照人,浸水则油滑鲜亮。或灵秀,或顽朴,意韵生动,内涵丰富。其石色秀丽,纹理自然流畅,质地细腻,硬度大,石形玲珑别致、姿态奇异,极具鉴赏价值。 洛河滩上大小石头似山林、如海滩,各显奇异。其中颇有特色品种有:金钱石、硅化木、千层石、日月石、牡丹石,梅花石、钟乳石、珊瑚虫化石等。 ◎ 相关传说从洛南县城北边翻过北塬就是鱼池村,在村头靠洛河边岩石横立,远看像是高高昂起的虎头,鼻子、眼睛、耳朵样样具全,这里便被叫做“虎头岩”,因为从县城到家乡这里刚好是中点,所以便成了我们上县城歇脚、候人、聊天的标志场所。和它相对的北面小山头低头向洛河,山岭朝北弯曲逶迤延伸数十里,恰似一条低头在洛河饮水的长龙,这里就叫龙头,龙虎相对,耽耽而视。有一年,龙虎终于忍耐不住敌对情绪而相斗起来,几天几夜,直打得虎须脱落龙鳞乱飞,河水阻塞泛滥成灾,上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连下游居住的菩萨神也从庙中逃出搬到了对面山头上,狂龙作恶多端,终于激怒了上苍,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挥起神剑将龙头斩断,老虎吓得俯首帖耳,一动也不敢动,从此河流通畅,灾害消除。虎头岩在修河堤公路时被砸为碎块铺了路基,被斩断的龙头而今还静静地躺在洛河边,从断口望去,喉咙眼深不见底,龙脖子被凿成一个缺口,车辆正源源不断的从上面驶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渭河支流洛河,黄河下游西岸支流渭河的下游支流。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渭河的下游支流。上源称头道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县南梁山,向东南流经吴旗县于川口附近有支流周河汇入,在甘泉县拆向南流,于黄陵附近又有支流葫芦河汇入后流向东 南到大荔县南的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长达660 公里。洛河又称北洛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大。下游平原地区,有灌溉工程,农业比较发达。 3 泗河支流洛河,位于山东省泗水县 ,全长约14千米,上游称为源陈河,在岔河境内分叉,西叉因流经洛里庄而得名,故称洛河。河流汇入泗河。 4 中国地名◎ 简介洛河也是中国城镇名,有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和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等。 ◎ 安徽洛河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古称洛口,因位于洛涧入淮口而得名。洛河镇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西北部,北临淮河,南倚舜耕山,东邻上窑镇,西接田家庵区。面积近42平方千米,人口4.1万(2006年)。辖10个行政村,7个社居委(其中:3个村改居(朝阳、金庄、胡圩))总人口4.1万,土地面积近42平方公里。镇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共706名党员。206国道过境。[沿革]古称洛口,因位于洛涧入淮口而得名。历史上先后发生过秦晋、梁魏之战,有“洛涧古战场”之称。1949年2月设洛河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96年,人口3.6万,辖洛河、王庄、陈庄、金庄、田东、朝阳、陈郢、西湖、淮建、刘郢、刘郑、宫集、胡圩、林巷14个村委会。2006年胡圩撤村改居,11月22日胡圩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人口3339人。 ◎ 山东洛河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山清水秀,自然条件优越。南距联结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的日东高速公路35公里,胶新铁路国家二级站5公里,东距206国道10 公里。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2.0℃,降雨量775毫米。 ◎ 陕西洛河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位于县城的西南部,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辖区342平方公里,14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万人。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气候温和,汉江一级支流黄洋河贯穿全境。有以黄洋河水系为主的河流12条,有狮子坝、丰坝、安坝三大平川,山水相间,土地肥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