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落户限制 |
释义 | 落户限制: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就读大学的时候,户口迁入该学校所在的省市,而毕业后,如果学生没有在该省市安家落户,那么学生的户口就要迁回原所在地,然而当大学生在各大城市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单位要求是要本地户口,所以为了大学生的就业,取消了除去直辖市外的省市外的落户限制,学生的户口不必强制的迁回原处了。 情况简介地域歧视阻碍人才流动落户限制就是一些企业或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存在着地域歧视,也就是要求所用人才需是本地户口等不同限制条件。 会议政策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可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取消落户限制就是为了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内在潜力。 取消背景户籍限制麻烦多长期以来,人才的“来”和“去”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一直制约着人才的合理流动,也给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地方由于种种政策限制使得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无法进入。还有一些地方无原则地限制人才的“流出”,将所谓的档案材料、户口关系、党组织关系卡住,极大地损害了流动人才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感情。其实一个地方无论是人才“进”,还是“出”,都是很正常的。作为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不应该人为地设置有关障碍,更不得故意刁难。只有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死水一潭”是养不好“鱼”的。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取消毕业生落户限制,并在人才的“进”、“出”上尽量减少一些人为设置的障碍,那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不会是一句空话。 人才引进遇尴尬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些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诸多体制上的障碍,比如户口限制、社会保障欠缺、签约时间限制等问题。为此,曾有专家建议,应该逐步取消毕业生工作户口限制,取消分配时间限制,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和享受的政策优惠至少保持两年以上,为高校毕业生减轻负担。 取消限制在2006年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等14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 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简化有关手续。此次14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简化有关手续,这就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地方人才招聘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除直辖市外的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落户限制取消是重大就业利好消息,对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列措施,并要求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的举措。中国就业促进会的李燕萍副主任分析,这对于今后国家各级有关部门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重大利好消息。她表示由于中央出台的利好政策要落实到地方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最紧迫的就是各地及时出台该政策的实施细则,及早落实这一政策,让今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能够及早享受到这一政策。同时落户限制的取消,将会使更多大学 中央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不过直辖市仍按有关规定执行。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710万人左右,政府特鼓励各地城市取消落户限制,并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鼓励措施。 1、鼓励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2、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3、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4、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通知要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 政策支持小企业聘失业毕业生可获贷款扶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通知还要求,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就业措施保障就业是重点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务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在过去,考大学似乎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获取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和个人保障。一个人一旦考上了大学,也会由此享受到不少待遇。比如其户口,会被随之转走。农业户口变成了“农转非”,非农业户口也转到了被录取大学的所在地。而今上大学的性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不再被人说成是“天之骄子”。甚至于,上大学值与不值也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 打破户籍助就业找工作难,成了所有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就业困难,非一朝一夕所造成。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于是取消落户限制,也成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一项措施。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应该说是正确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若被户口所牵绊,与其工作的城市和单位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实在让人伤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办起事情来,麻烦也是一大串。比如办理医疗养老、结婚生子等等,无不和户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户口的受限,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也限制了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可是,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还远远不够。一些企业或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就存在着地域歧视,如要求所用人才是本地户口等。在招用之前,便需要本地户口,可见取消落户限制只能针对那些找到了工作的大学生,而不是还没有找到或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因此取消落户限制只能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而不能解决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在中国,户籍政策一直为人们所议论。 各方观点相关调查问卷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教育频道,对124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取消大学生落户限制政策,39.7%的人认为“政策很好,还要看具体实施效果”;34.0%的人认为“对就业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也会推动人才的自由流动”;21.8%的人表示“不太乐观”。56.7%的人认为取消落户限制将有助于人才自由流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有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教授说,国务院出台的这项政策,拆除了限制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的藩篱,打破了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条块分割,将就业竞争的范围由原来的某个地区扩展到全国,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宝昌则认为,各地的户籍限制是由于地方利益引起的,这种限制不可能仅靠一纸公文就能解决。他预测2009年中央还会出台进一步的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新政出台是否会让大学生转变就业思路?调查显示,40.7%的人表示“优惠的落户政策会使部分大学生转变就业思路”;40%的人认为“大城市里机会、收入更多,不会离开大城市”;9.7%的人认为“基层人才短缺、政策优惠,很多大学生会转变思路,选择基层”。 京沪壁垒依旧坚固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告诉记者,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中,大概只有30%的人会留在湖北。40%~50%的毕业生去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还是收入和待遇问题,那些地区经济发达,发展机遇相对也多。赵北平认为,政策对这个比例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一般非直辖市在户口问题上都不太卡大学生。以武汉为例,本科生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落户。专科生会有一些限制,但只要是地方急需的专业也可以落户。找不到单位或者单位在外地的大学生,可以挂靠在湖北省或武汉市的人才市场,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最应注重什么?调查中,个人发展前景成为首选,74.9%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薪酬待遇(55.9%)、行业(23.1%)、地域(22.3%)。仅有22.1%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最应注重户口。10.9%的人表示:不放宽户籍限制,才能避免毕业生都挤在大城市。调查发现,52.2%的人认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籍壁垒仍然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仍不可及”。现实中,户籍门槛最高的也是京、沪两地,但是此次取消落户限制并不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顾宝昌说,他也反对完全放开或者取消户籍政策,而是应该由批准制向登记制转变,这样不但可以保障人口的自由流动,也可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机会均等的社会,不能仅仅把机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应该是放射状的。应该说中国正在向机会均等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城市也在创造着更多的机会”。 彻底打破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学者观点,取消落户限制只能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而不能解决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在中国,户籍政策一直为人们所议论。之所以议论,原因就在于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彻底打破户籍限制,才能使社会向着良性的秩序发展。秦代的李斯在其《谏逐客书》中道,“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一个城市或国家要想强大兴盛,便需打破人才制度上一些人为的条条框框,让人才得以自由流动,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政府态度2006年6月2日《人民日报》 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等14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简化有关手续。 2009年1月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让大学生拥有更宽广的择业舞台,使国家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深圳应届毕业无限制入户近日,广东深圳市出台了《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降低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引进门槛,规定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毕业生、本市院校毕业生以及本市生源毕业生可无限制入户深圳。 从今年起,深圳将不再发布毕业生个人申办接收的毕业院校名单。此外,深圳今年还将取消城镇户籍限制,这意味着农业户籍大学生落户深圳也将不再有障碍。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人表示,深圳今年人才政策的调整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按市场导向原则作出的,即把用人的选择权交给用人单位。新的管理办法将会使深圳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