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哲
释义

罗哲,字以恒,(1902年-1928年),湖南株洲人,1902年出生于农家。曾任中共湘潭县委组织部长。1928年9月11日被反动分子何键杀害于长沙,年仅26岁。

个人经历

1918年,从湘潭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曾作为工业学校代表参与湖南省学联的筹备工作。由于斗争坚决,工作积极,很快即成为湖南早期学生运动的骨干,并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后改为中俄大学),选修法政(后为法政系)。在潜心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同时,积极参加北京反帝爱国斗争。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年仅23岁的罗哲被北京俄文法政学校选为代表,率领同学向段祺瑞政府请愿。请愿中,反动军警开枪镇压,罗哲为掩护同学,脚部被子弹击伤,血流不止。由于其斗争坚决,为当时在北京的毛泽东所器重,

1926年,在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请愿斗争中,腿部被反动军警砍伤。伤愈后,辗转抵达广州,入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夏,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奉派回长沙,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组织干事。

1927年春,调往武汉任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秘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及时应付武汉随时可能发生的事变,特搬到毛泽东寓所居住,常与毛泽东、彭湃等在一起探讨革命的前途问题。1927年“马日事变”后,湖南局势很紧张,毛泽东立即派罗哲回长沙联系党的工作,准备应变。罗哲走后,毛泽东和杨开慧很关心罗哲夫人曹云芳的生活,常来罗哲家问她有什么事,看看坐坐。罗哲到长沙不久,就给毛泽东来了一封信,向他汇报湖南方面的情况,并托他转给曹云芳一封信,信中要曹云芳“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尤其是不要多吃辣椒”。毛泽东便风趣地对她说;以后我就叫你‘尤其是’好不好?”一句话把曹云芳逗乐了。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时,武汉地区局势更加紧张,毛泽东一家便和曹云芳等人一道乘火车回到长沙。当时长沙的局势也很紧张,毛泽东就建议罗哲夫妇先回罗哲老家湘潭县马家河暂避风险,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由党中央派到湖南领导发动农民秋收起义,8月下旬,毛泽东给罗哲夫妇写信,邀他们到长沙协助他工作。于是,罗哲夫妇又从湘潭赶到长沙北门外的沈家大屋,再一次与毛泽东一起工作。罗哲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在军委协助毛泽东准备秋收起义,他工作十分紧张,每天总是很早出去,深夜才回来。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常奔走于本县易俗河、株洲镇、朱亭等地,联络同志,恢复党的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同年11月初,罗哲奉命回家乡湘潭组织秋收起义,任湘潭县委组织部长,为恢复和发展湘潭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工农武装做了大量工作。

1928年7月25日,由于叛徒的出卖,罗哲夫妇不幸被捕。经过48天的的严刑拷打,敌人仍未从罗哲口里得到一点他们想知道的东西,便对他下了毒手。罗哲牺牲得十分壮烈,当刽子手把他绑赴刑场时,他沿途大骂国民党反动派,高呼“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的口号。刽子手用刺刀裂其口,顿时鲜血直流,他仍骂声不绝。在刑场上,敌人强制他下跪,他又一跃站起,连续高呼:“共产党万岁!”当时,成千上万的群众目睹了烈士壮烈牺牲的情景,无不义愤填膺。1956年8月11日,毛泽东曾亲笔题写:“罗哲烈士之墓”6个大字,并给烈士亲属寄付300元钱,委托修建墓碑。

解放后,毛泽东十分关心罗哲烈士的夫人及后代,于1958年6月和1960年8月先后两次接曹云芳到北京他家中作客,并为她题写了“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勉励她沿着先烈的足迹走。1961年罗哲烈士墓修好后;毛泽东又亲笔题写了“罗哲烈士之墓”。

辉煌事迹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斗争坚决,得到毛泽东的器重!

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功,同年9月,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组织干事。

1927年组织秋收起义,任湘潭县委组织部长。

1928年高呼“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共产党万岁!”,光荣牺牲!

罗哲烈士墓

位于马家河乡高塘村,距县城17公里, 墓冢朝西偏南,三沙土筑成,底径2.3米,堆高0.5米,墓围上方竖汉白玉石碑3块,边框与碑顶饰花岗岩,总高2米。正中墓碑阴刻毛泽东主席手书“罗哲烈士之墓”,两旁为墓志,记载烈士生平事迹。 罗哲烈士是早期中共党员,牺牲于1928年。1956年8月l1日,毛泽东主席写信给罗哲遗属,将题碑文和300元赠款一并寄来,为罗哲修墓,在湘潭县人民委员会资助下,烈士墓不久建成。1962年1月,株洲市人民委员会重新修葺,改立祁阳石墓碑,并加墓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