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迎祥 |
释义 | 罗迎祥(1911―1947),化名郑杰、郑秋江,福建省仙游县钟山乡郑洋村人。1929年在集美学校就读时参加革命,同年回故乡参加仙游县游击队,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108团。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在东区从事农民运动。1934年4月转移到莆田,与当地的游击队一起,在黄石、忠门、灵川、常太等地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5月受命回仙游县恢复党组织,组织仙游的游击战争。1938年初,闽中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特务营第二连,任连队文书,开赴皖南前线抗日。 人物简介1939年调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军部作战科长。1946年春入雪枫大学学习。同年8月受命回福建闽中扩充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4月,闽中游击队与莆田游击队汇合,组成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任参谋长,率部进入德化、永春、南安,与当地游击队汇合,建立闽中游击纵队直属支队,兼任支队长。同年7月5日,直属支队在南安县诗山遭国民党保安团袭击,为掩护主力转移,他严守山头,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悬挂示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安县人民政府在山门为他修建了烈士墓。1953年,烈士的遗骸移回仙游。1966年仙游县人民政府在钟山重建烈士墓。 生平经历罗迎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其父粗通文墨,因此从小就培养他,先后送他进私塾、仙游现代中学读书。之后,罗迎祥又考入厦门集美职业学校。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启发下,选择了终身革命的道路。1929年,18岁的罗迎祥离开集美,回到家乡参加革命。 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协助组织仙游东区群众抗捐抗税斗争,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春,罗迎祥参加仙游县委组织的麦斜暴动,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108团。麦斜暴动遭受挫折后,他受党的派遣,深入仙游南区、东区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罗迎祥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党的事业中。他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于农民、学生之中,发动群众,组织革命队伍。 当时的仙游,革命和反革命斗争十分激烈、残酷。罗迎祥坚持战斗在仙游,继续做地下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不久,他担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共青团仙游县委书记。 1934年夏,党组织派罗迎祥到莆田参加闽中红军游击队。罗迎祥立即带领黄明奔赴莆田常太寻找红军游击队。罗迎祥一到莆田常太游击区,莆田中心县委就分配他做农民工作。罗迎祥带领黄明等人深入莆田农村活动。他还随游击队参加攻打枫叶塘的战斗,打响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第一枪。以后,他奉命带领黄明等人到沿海的笏石、忠门、东峤、北高,平原的四亨、郊下等地区,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拿起枪杆子跟共产党闹革命。 罗迎祥和许多穷苦农民交上了朋友,引导他们参加革命。1935年春节前,在罗迎祥等人组织、领导下,北高近千名农民团结起来斗土豪、分粮食,斗争取得胜利,农民运动搞得热气腾腾。 1935年春夏之交,闽中特委派罗迎祥和黄明返回仙游,整顿和恢复仙游党的组织,开展新的斗争。罗迎祥和黄明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配合莆田的游击战争。 1938年初,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罗迎祥闻讯欣喜异常,立即冲破重重困难,赶到南昌,参加了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罗迎祥跟随张云逸将军,东进、北上抗日。这个时期,他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部秘书、参谋、科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他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为抗战胜利作出自己的贡献。1946年,全国内战爆发。8月,正在党校学习的罗迎祥奉命返回家乡闽中地区,协助组织、发动、开展敌后爱国游击战争。 经过几番曲折,他终于与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接上关系,并立即前往莆田沿海,与莆田县委书记杨杞松一起,组建莆田游击队,战斗在沿海北高、东峤一带。 1947年初,根据上级党的指示,闽中党组织发动龙高暴动、安海暴动。接着,组建戴云纵队,罗迎祥被任命为参谋长。 罗迎祥协助黄国璋,指挥部队一路攻击前进,打下枫叶塘等处,歼灭部分敌人。在戴云山区,戴云纵队遭到强敌的围追堵截,之后在南安县山门,戴云纵队遭到10倍于我的敌人包围,战斗十分激烈。 在危急关头,罗迎祥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率警卫战士吸引、狙击敌人,掩护黄国璋等率主力转移。罗迎祥坚定、沉着,指挥战士奋勇杀敌。他们坚持战斗了一天。突然,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罗迎祥的头部,他倒下去了,牺牲时年仅36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