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家角遗址 |
释义 | 罗家角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桐乡县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利星村的罗家角自然村,东到小庄桥以西,东北秧田圩西南角一部分,斜田圩西南大部分;北濒大运河南岸的庄圩南部;西到陈家村的庵河圩东部;南达罗家角村。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 发掘1956年,当地农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兽骨、陶片和镌刻精美的猪獠牙饰品。省文物部门派员调查,发现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角遗址位于桐乡市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1979年,为配合农田水利建设,保护性发掘地下文物,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队罗家角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1338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20—350厘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包涵物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6905±155年,属马家浜文化类型,处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共发现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物有794件。第三、四层中的稻谷,经鉴定属于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第四层中的建筑木构件,多有榫卯和企口等残迹。(《桐乡县志》p1135) 出土文物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纺轮等,陶器有釜、盆、盘、钵、?、豆、鼎、碗、壶、纺轮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有的白陶片上有乌头纹,还有捏塑男性陶人像。木器中有二件拖泥板状的木器和残存木桨,还有一批加工方正的榫铆建筑构件。马家浜文化陶器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白陶是瓷器的先祖,据当今科学分析,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高岭土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较红、灰陶耐得起高温,烧成后外型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 从制作工艺和焙制方法上看,陶器制作一般都由手工捏制,泥条盘筑,轮盘旋制逐步发展的,焙制方式的演变则更加漫长,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围上柴火烧制,但温度不高,难以焙制大的器皿。后来发展为炉灶式,逐步形成陶窑。罗家角白陶的制作工艺应是轮制,否则不会这样光滑、均匀。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炉灶式,因篝火式达不到1000度以上。可见“马家浜人”的生产力水平比同时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纺织技术罗家角遗址还发现了不少陶纺轮,专家考证是“马家浜人”用于纺织的工具。在罗家角遗址、苏州吴县唯亭镇的陵南北村的草鞋山遗址都出土了这类纺织品实物,草鞋山出土的三块炭化了的纺织品残片,经纬分明,经过科学分析,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纬线起花的罗纹编织,表明当时的编织工艺具有了相当的水平。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织物标本之一,证明了“马家浜人”不再是赤身裸体,披着兽皮树叶,而是穿上了衣服。罗家角3---1层发现的遗物中,还有陶网坠等捕鱼工具,证实了马家浜文化在家畜饲养、捕鱼方式上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稻作文明最令世人瞩目的是罗家角遗址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为距今7040±15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1979年和1980年对桐乡县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中,在第三、第四文化层中发现了炭化谷粒遗存,可供鉴定的标本有156粒,其中籼稻101粒、粳稻55粒,稻谷颗粒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略小。对罗家角遗址4个文化层出土的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来自第2、3、4等3个文化层的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显示: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的纵长、横长较小,形状系数较大,是一类小型硅酸体;利用硅酸体4个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亚种判别的判别值也较小,和现代栽培稻籼亚种的硅酸体更相近.但在硅酸体的分布图上出现多峰现象.从硅酸体形状分析结果看,罗家角遗址及其周围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以籼亚种为主,并混杂粳亚种的多样性群体。 罗家角遗址六个探方中的第三、第四文化层也发现很多稻谷遗存。其中两个探方出土的稻谷经鉴定,籼稻占64.74~76.46%,粳稻占35.26~23.54%,均以籼稻为主,粳稻较少,而且还有一些中间过渡类型,说明是一个杂合群体。经碳十四测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780±90年,罗家角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5190±45年,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在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罗家角遗址发现的稻谷,在马家浜文化已发现的稻谷遗存中年代最早,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年代还要早300多年。 2001年7月16日,国务院将罗家角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