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崇敏 |
释义 |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和中国社科院硕士研究生班运用社会学专业毕业,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任云南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哲学学会会员。 中文名:罗崇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2年12月 代表作品:《现代旅游概论》《资本运营概论》《县域管理研究》等 性别:男 工作简历1969.01——1972.08,玉溪地区江川县雄关下乡知青; 1972.08——1981.04,玉溪地区江川县化肥厂工作; 1973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1.04——1985.08,玉溪地区江川一中工作; 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08——1987.08,玉溪地区江川县委党校工作,考入中共玉溪地委党校理论大专班学习; 1987年7月江川安化乡工作 1987.09——1990.02,调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任秘书(其间考入云南大学自考党政管理专业学习); 1989年3月任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990.02——1993.02,玉溪地区江川县副县长(其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秘专业学习); 1993.02——1995.09,江川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 1995年7月考入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学习(期间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 1997年7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硕士进修班攻读应用社会学专业 1995.09——1998.06,新平县委书记兼新平县武装部第一书记(其间:1994.06—1996.12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1998.06——2000.02,玉溪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机关工委书记(其间:1996.04—1998.03参加中国社科院运用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2000年3月任云南省委迪庆州三讲督导组组长,8月任省委组织部迪庆州干部考察组组长;2000.02——2001.10,任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 2001.10——2002.11,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期间加入云南省哲学学会任副会长); 2002年9月参加中央党校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年6月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2.10——2007.12,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党委书记(其间:2003.09—2006.06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 2007.12——2008.01,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2008.01——,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中共十七大代表。 主要著作《现代旅游概论》 《资本运营概论》 《县域管理研究》 《农业经营论纲》 《玉溪三乡论》 《论企业创新》 《大学修养观》 《论创新》 《中国边政学新论》 《中国发展战略论》 《本质和方法的领导》 《红河意象》等。 在国家级刊物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书法作品获“彩云奖”。 人物述评曾在农村下乡知青、代过课、做过赤脚医生,到工厂做化工、钳工、宣传员,在中学做炊事员、售货员、缮写员。 在不同岗位上履职期间,注重“三位一体”的形象塑造。即:学士形象,勤奋学习;谋士形象,审势谋路;干事形象,笃功务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培育创造性思维,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探索与实践中求得正确思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在用人中任人唯贤,因才负任,不拘一格举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促进发展中重实际、做实事、出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上级肯定,曾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地、县的表彰奖励。主要著作《现代旅游概论》、《市场经济简明教程》、《国民经济管理基础》、《资本营运概论》、《县域管理研究》等曾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发行。当编辑《普文治书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书法作品曾荣获云南省政府彩云奖。 他 “30岁念初中”、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50成为正厅级的 “一方诸侯” 他在没有汇报的情况下推行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在一个“牛马满街跑”的城市建造了罗马古城般精致壮观的文化广场建筑群 他的改革涉足广泛,“也许其他人都尝试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但像他那样把如此众多的改革集于一身,极为少见” 云南省教育厅走廊上的装修气味保留了罗崇敏的速度。这位56岁的新任厅长履新不久,就把各办公室款型、质地各异的门换成了统一的朱红木门,并将墙壁粉刷一新。 教育厅的新“样子”还包括:55岁以上处级干部全部卸任,全厅处级、副处级干部公开竞聘;云南省10个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位向社会公开选拔…… 昆明新同事正忙不迭地适应新领导的风格,红河的老同事已在感叹:“直到罗书记离任,我们还没完成跟他的‘磨合期’。” 在中国版图上,偏居滇南边疆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为人关注,但在罗崇敏任州委书记5年间,这片无声之地出现了极富想象力的新名称:弥勒县有限责任医院;推行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尝试了理想主义式的迁徙自由与城乡户籍二元制的破除;在一个“牛马满街跑”的城市建造了80米宽、30公里长的壮丽无比的红河大道及大批欧式建筑;在封闭的“边城”进行了传媒体制的改革…… 与每个敢于挑战尺度的中国官员一样,罗崇敏饱受热议。他到上面开会,曾有领导半开玩笑:“你慢一点,不然不是我们领导你,是你领导我们了。” 相对于吕日周倚重舆论监督来施政的魄力,相对于仇和为“赶超”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罗崇敏与其他改革官员相比有什么不同?他的实践能给变革期的中国提供些什么? 红河施政5年期间,罗崇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动刀。“也许其他人都尝试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但像他那样把如此众多的改革集于一身,几乎没有。”当地的一位官员说。 罗崇敏也多次强调自己与其他改革官员不同:“我是全盘地改、系统地改。” 有人认为,他的“全盘改”只是在红河建立了一个乌托邦。一些举措涤旧扬新、立竿见影,另一些却陷于“下改上不改”的系统不对接中,在他离任后就已开始变形。有人笑他“政治幼稚”——下改上不改,改了也白改。 罗崇敏毫不怀疑他推行的各项改革。他好写书,至今已出书18部,却没有一部关于自身改革的梳理与总结。他说,他不喜欢回头。 他走路很快,在他下乡调研的多张照片中,他总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最前面。 在红河执政5年,他不太与媒体打交道,一些涉及敏感的改革,他还反复叮嘱,“关起门来干”。如今离开红河近一年,“从我身上,你能看到一个中国地方官员推行自下而上、触及体制的改革,能走多远。” 尽展铁腕,未提改革 罗崇敏是个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官员。刚开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能连续5小时坐在沙发上,腰板始终保持垂直状,其间只喝一次水;多次接触后,他会变得很放松,一边吃饭,一边自然而然地把西裤筒卷上膝盖,又放下。 2002年11月,罗崇敏从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调任红河州委书记。所有改革官员上任之初,几乎都是从官风、民风入手,罗亦不例外。 上任当天下午罗崇敏就去了红河、元阳两个最贫困的县调研。酒桌上,白天话语不多、“没什么想法”的个别领导喝得牛气冲天,拍着胸脯向新书记表决心:“以后,兄弟跟着你好好干!” 到许多县调研,罗崇敏收获的“大话”比官员汇报的发展思路要多得多。 罗崇敏终于发飙。在一次会议上,他一字一顿的讲话让许多在场干部头皮发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是解放前的土司、头人!” 官员们感受到了压力。州委秘书长杨为民回忆:“一天下午下班,两个部门领导打电话过来,问通知是不是发错了。这天下午州委办公室发了三个通知:第二天早上开一个干部大会,一个卫生改革座谈会,还有安排干部去植树。他们不敢相信,一个上午能干完这三件事。但这的确没有发错。我说,兄弟,罗书记就是这样安排的。电话那头传来叹息声。” 罗崇敏显然深谙基层官场的逻辑:“在不触及利益的前提下,基层干部会积极迎合新领导的风格。” 在杨为民看来,这位出身农村、“30岁念初中”、38岁才当上副科长的新书记,是在“追赶时间”,且他的阵势镇住了官员,不管行不行、愿不愿意,“都得跟着他一块跑”。 看到牛羊横行街道,他立即叫来县委书记指挥赶牛;下乡调研发现村民卫生落后,他下令给每个农民发牙刷、香皂、毛巾;顶着“乱摊派”的骂名,他硬是向全州各部门分摊建村卫生所、村厕所的任务;他在《红河日报》头版开辟曝光栏,曝光卫生改革推行不力的官员名单…… 整个2003年,罗崇敏尽展铁腕,未提改革。他在等待时机。 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 罗崇敏接下来的改革一出手,就让外界大吃一惊。 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这让长期关注基层直选的罗崇敏感到兴奋。他清楚,1998年四川遂宁、眉山已首开正副乡长直选先河,2001年他就任玉溪市委副书记时,在全市二百多个村推行村支书直选,但都止步于试点。他想再试一次,“现在距1998年已过去5年了,中央也明确了基层民主发展的大方向,这次要成了,不定能成为第二个小岗村。” 策划直选方案时,有干部提出,先在一两个乡试验,好操控。罗崇敏坚决反对:“要推就推一个县,更有说服力。”——由此成就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乡镇长直选。 调研、论证数月后,试验点定在石屏县。事前,有人提醒,要不要先跟上面汇报?“一汇报估计就弄不成了,先干再说!” 2004年3月,石屏直选悄然启动。参与者在获得20人以上联名举荐后即可获得候选人资格,随即要到各村演讲。大桥乡候选人张鹏和竞争对手很快发现,事前准备好的讲稿根本用不上,村民蜂拥追问最实在的问题:通村的水泥路啥时能修好?缺水问题怎么解决?……表现不佳或企图贿选被揭发的候选人相继出局,到正式投票时,只剩下张鹏和另一名竞争者。 时任《红河日报》记者的李恩阔见证了大桥乡大桥中心小学投票现场。在十几只被支起的灯泡照耀下,四千多名村民涌到学校操场,人群中有被儿子背着来的老人,还有不识字的人,央求旁人代填后,还四下核实“填的对不对”。事后统计,全县居民投票率高达87.6%。 罗崇敏没去现场。他还严令封锁消息,只有州内媒体可拍摄存档,但一律不得报道。 选举彻夜唱票,当场宣布张鹏与其他8个候选人当选。在村民自发发起的联欢会中,新乡长们没有露面,更没人发表“就职演说”。这也是罗崇敏的要求——选举规则和程序由人代会表决通过,选举结果也须由人代会确认。 这些都是降低风险的“缓冲阀”。罗崇敏清楚,按宪法规定,各级政府的领导由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他说:“如果这次直选得到中央认可,从上至下推,我们的实践就起到了推动选举法修改作用。” 他甚至设想,石屏乡镇长直选成功,就推行全州乡镇长直选,最终推行正副县长直选,“县长也是基层官员,我想彻底检验基层民主的可行性”。 直选后两个月,正在乡下调研的罗崇敏接到州委组织部电话,让他“最好回来一下,中央有关领导来人调研了”。来者仔细向罗询问了石屏直选的具体过程和对基层民主的看法,罗崇敏实话实说,“我认为石屏直选是成功的,扩大基层民主是可行的。” “中央的人”没有明确表态。” 直选胜出的乡镇长如期任职。“这几个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的作用,不如想像中的明显。因为在他们之上还有乡党委书记,书记不点头,主意还是主意。”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说,“不像经济类的改革可以立竿见影,政改方面的尝试如果没有配套、没有上面的正式授权,很难持续和看到效果。比如直选如果不与定期选举、周期淘汰结合,只搞一次,就不太可能显现出民选的影响。” “自下而上的改革似乎可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改革对自上而下的倚重越来越大。” “三明治”政府 罗崇敏并没有止步乡镇直选。这个从小熟读彼得大帝、拿破仑、华盛顿传记的官员,其改革的野心已不囿于单兵突进的“散弹战术”。“这不能使整个体制发生实质变化。”罗崇敏筹划着一个系统性的地方改革试验。 2004年-2007年,罗崇敏陆续出台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7项改革,其中包括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在全州13个县推行乡党委班子直选;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将一些医院整体转制,全州医疗卫生系统全员社会化;改革教育体制,除增加校舍资金投入外,还以5万-15万年薪公选招聘蒙自县33所中小学校长…… 细究这些改革,大多有其由头,如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都源于红河州被云南省列入试点城区之一。罗崇敏酝酿已久,一旦机会露面,闪电出手。 杨为民至今记忆犹新,红河州被列为云南教育改革试点后的一个月内,罗就起草下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6个配套文件。 教育演讲2012年5月4日下午,罗崇敏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报告厅,做了一场《关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演讲,陪着近500名大学生度过了五四青年节。 功利问题罗崇敏说人类社会的最大危机,不是经济、政治、生态危机,而是教育危机。而且前三种危机都是教育危机导致的结果。他痛批教育的功利化,炮轰高达15万元的出国留学外语培训费等现象,搏得大学生们满堂喝彩。 罗崇敏认为,人类自身导致了反人类的很多行为,很多技术发明不是用于促进人类发展,而是用来毁灭人类。他主张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教育价值是人类核心价值的基础,也是国家核心价值的基石。 他所定义的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其终极价值则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能力有责任的人。“教育如果不能使人幸福,就没有必要存在。”罗崇敏强调,幸福是精神的追求和关爱,而不光是物质的占有。 腐败问题狂批语言腐败和时间腐败 谈到当前的腐败问题,罗崇敏坦言金钱腐败仅是表象,大家还没看到规则腐败。“上好的幼儿园、中小学都要送钱送礼,有些领导干部孩子上学结婚收礼,把正常活动作为敛财工具。”他说,办事得按照潜规则行事,杜绝潜规则难度很大。 他提到一个让大学生们耳目一新的词汇“语言腐败”,具体表现是:“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表忠心表得使你毛骨悚然。社会上阴阳脸,说一套做一套。”罗崇敏说,这些现象跟表达政治有很大关系,很多领导喜欢表达政治,喜欢说和吹,但不注重行动。 另外还有“时间腐败”,很多时间用在吃喝玩,开一个会议好多领导都是重复上面反复讲的,根本不体现自己的想法和民意,无端消耗别人的时间。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 缩短学制缩短学生学制20岁就业 罗崇敏说,现在我们在教育上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初三、高三都在备考。现在年轻人发育快,身体成熟早。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从心理上变得成熟,进入社会。 “实际上,初中高中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学习。”罗崇敏说,初三和高三,都在重复强化前两年的学习成果,为的是应付难度很大的考试,浪费了很多时间。罗崇敏主张将小学到高中的教育由12年缩短到10年,使大多数学生在19-20岁时结束专本科教育,进入社会就业、创业。 取消高考学生变机器一考定终身不公 罗崇敏尖锐地指出高考应当改革,高三反反复复地复习,一年时间把学生的思维都搞得变形了。“所以学生上了大学就松口气,没有那种激情和活力了。”他认为,高考发展到今天,要取消全国高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评价。 “一张试卷把同学16年的学习评价了,公平么?考试评价方法,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把老师变成制造考试机器的工程师。”罗崇敏说,要把考试权力放到学校。他犀利的言辞在学生中引发共鸣,现场掌声热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状元’有137位,至今无一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或国际大师。”罗崇敏说,当年的状元人很好,规矩,但呆痴痴的,不灵活。 他举例说,改革开放以来奥数比赛24个孩子拿了冠军,搞计算中国人拿第一名,搞创造中国人在全球列第几呢?“我们以这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培养出大师才是怪事。”他说,一考定终生急需改革,要让学生有自觉学习、思考、独立的成长意识。 自我述评将满60岁的罗崇敏,在2012年5月4日西南大学的演讲中,坦诚地和大学生们分享了他的青春岁月。 “我走到今天,完全得益于教育。”罗崇敏感叹,是教育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的初中时代正逢文化大革命,30岁时他参加双补,重读初中。后来,他所在的化肥厂倒闭,被调入江川一中任炊事员,每天都要干三件事,做饭、敲钟、刻蜡板纸。 突然从江川化肥厂可带三名徒弟的资深师傅,转变为一个炊事员,罗崇敏坦言当时的他很失落。那时,他最大的心愿是人们不再喊他“师傅”,而是能喊他一声“老师”。 “我从双补开始,后来拿下三个专科、两个本科文凭,又读了硕士和博士,从30岁读到54岁,后来我开始带硕士生博士生。”罗崇敏说,凭着想当老师的信念,他在24年里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真的当上了老师。 精彩语录对孩子的教育,应重在兴趣、想象力等的培养,我绝不相信“虎妈”的孩子会成为创造型人才。 当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在外饿坏了吃了陌生人煮的面,他会感激一辈子。他为何不能感激为自己煮了十几年面的父母? 安排别人坐着老生常谈,毫无意义,学生昏昏而睡,这不是腐败么? 实际上证明,高初中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学习。 一张试卷把同学16年的学习评价了,公平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