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释义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河池市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辖8个镇和5个乡,政府驻东门镇。总人口35.48万,其中农村人口30.73万。有仫佬族占总人口的31.2%,仫佬、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25.81万人。罗城港可到达柳州、梧州、广州及港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畜牧、糖蔗、烤烟、油茶、林果基地之一。林覆盖率达46.54%,境内风光旖旎,旅游景点遍布。有深厚文化底蕴。

中文名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Luocheng county

别名:罗城

行政区类别:民族自治县

所属地区:广西河池

下辖地区:东门镇、兼爱乡等

政府驻地:东门镇

电话区号:0778

邮政区码:546400

地理位置:广西北部

面积:2658平方千米

人口:24万(2007年)

车牌代码:桂M

罗城简介

罗城简介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全县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45万亩,下辖8镇5乡125个村民委16个社区,总人口37万人,其中仫佬族人口11.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第一故乡、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入仕地。主要旅游景点有怀群剑江风光、才龙瀑布、怀群穿岩和崖宜风光。重要矿产有煤、铁、锡、铜、锑、铅、锌、水晶和重晶石。土特产有茶叶、香菇、木耳、沙田柚、甜竹、蒜苔、牛肉条等。

罗城人口

岔罗铁路和省道20251线过境。辖7个镇和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东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23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7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8万公顷,有林面积12.37万公顷。总人口37.54万,其中农村人口31.48万。有仫佬、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25.81万人,仫佬族占总人口的31.2%。人口自然增长率3.7‰。

综合实力

罗城水陆交通便利,邮电、通讯发展迅速。罗城港可到达柳州、梧州、广州及港澳,是河池市唯一的出海通道;枝柳铁路经过县境东部,罗(城)宜(州)二级公路连接宜柳高速公路,能快捷到达区内外各大城市;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视,大部分村开通无线电话”目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等已走进千家万户。

罗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畜牧、糖蔗、烤烟、油茶、林果基地之一。用野生毛葡萄酿制的罗城“青明山”牌野生毛葡萄酒在1999年荣获世界首届酒业博览会金奖。2000年,罗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2003年罗城“青明山”牌野生毛葡萄酒荣获广西名牌产品,野生毛葡萄酒荣获原产地认证注册保护。罗城“金玉柚”曾荣获全国第六届柚类评比奖金奖。此外,珍珠糯玉米、脐橙、红香蒜苔、香菇、大肉姜、绞股兰、九节茶等名特优产品享誉区内外。罗城被称为广西“有色金属之乡”、“煤炭之乡”,已探明的有煤、锡、锑、铅、锌、铜镍、钒等30多种,开发潜力巨大。水能资源开发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32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9.8万千瓦,年发电量2.79亿千瓦时。投资2.5亿元、装机容量达3.766万千瓦的宝坛电站已经建成发电。

旅游文化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65.8%,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境内风光旖旎,旅游景点遍布,境内有国家AA级景区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赋予罗城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奇峰林立,飞瀑潺潺,溶洞、石芽、钟乳穿岩随处可见。怀群剑江的山水风光、小长安崖宜河畔的奇山修竹、兼爱的才龙飞瀑、四把的“睡美人”等尤其引人入胜,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保存完好的“开元古寺”、乾隆时期罗城代知县金岳因仰慕于成龙而留下的石刻“于公旧治”、记录明清时期天河县举人和进士的“榜山石刻”及于成龙公园等人文景点别具风采,展示着罗城这座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

历史沿革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172号):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原罗城县的行政区域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201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兼爱乡、乔善乡、宝坛乡、纳翁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2116人。

2003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4个乡):

100 东门镇 辖:桥头、凤凰、狮子山、白马、五里香4个社区;冲洞、大境、三家、燕塘、大福、勒俄、古耀、德音、平洛、章罗、永安、凤梧、横岸、中石、佑洞、东勇、弄达、龙山、榕木19个村委会。

101 龙岸镇 辖:龙岸社区;平石、北源、天宝、物华、大蒙、太和、高安、莲花、龙凤、龙平、山口、泗潘、珠江、榕山、三灵、八联16个村委会。

102 黄金镇 辖:黄金社区;寺门、宝聚、寨碑、寨道、义和、北盛、友洞7个村委会。

103 小长安镇 辖:长安社区;归安、双合、龙腾、合北、罗东、守善、牛毕、下梧、民族、立新、双蒙11个村委会。

105 四把镇 辖:四把社区、下里社区、里宁社区;新印、大新、思平、思民、思爱、德能、石门、龙马、双寨、大山、地门、甘棠、集环、棉花、里胜、里乐、里江、马安、长春、新安、大同21个村委会。

106 天河镇 辖:天河社区;古邦、白任、佳泉、进新、华张、吊水、屯相、维新、北华、金星、金城、北安、集城、上朝14个村委会。

107 怀群镇 辖:怀群社区;东安、泗岸、剑江、果敢、伦洞、加碗、虾洞、自求、耕尧9个村委会。

200 宝坛乡 辖:宝坛社区;拉郎、四堡、庄洞、西华、寨岑、五地、平英7个村委会。

202 乔善乡 辖:乔善社区;乔本、古金、古城、大城、岩口、板团6个村委会。

203 纳翁乡 辖:纳翁社区;板阳、肯才、洞敏、社甫、民族5个村委会。

204 兼爱乡 辖:大板社区;镇安、甘逢、旦兴、兼爱、地龙、振新、庆安、大竹、顶新、洞杭10个村委会。

旅游资源

罗城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岩溶地貌发育,自然生态完整,加上名震东南亚的歌仙刘三姐的第一故乡在这里,给罗城这块本来就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自然色彩。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特点可概括为: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按照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罗城的旅游资源共有2个类16个亚类50多种。罗城旅游资源丰富,清初顺治年间,“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罗城知县时曾题“山似剑排,水如汤沸”。境内河流主要有武阳江、剑江,属柳江水系。主要旅游景点有剑江风光、武阳江风光、万亩野生毛葡萄园、青明山庄园、野马滩风光、水上相思林、甫村生态旅游休闲农庄等。罗城典型的旅游景区、景点主要有:

1、奇特的民俗风情

罗城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是我国(世界)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除了仫佬族外还聚居壮、苗、侗、瑶等多种少数民族。所以各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丰富有趣,尤以仫佬族的“依饭节”、“走坡节”、“坐夜歌”、“打老庚”等最为独特。

2、迷人的崖宜风光

从罗城向东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达著名的小长安——崖宜风光所在地。在10多公里长的武阳江上,两岸翠竹青青,奇峰异彩目不暇接,山村炊烟袅袅;江水清澈见底,水中嬉戏的鱼儿清晰可见;舟行江上,水面波光粼粼,变化无穷。

在崖宜水坝下,可见无数叠水奔泻而下,声形兼备。船行20分钟,可到一约2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洲岸鹅卵石天然铺设,洲上自然草毯覆盖,在此开展野营聚舍或是进行日光浴都是绝妙的场所。类似的绿洲在上游半个小时的舟程处又有一个,而目面积比第一个更大,约有3000多平方米,同时两岸的景致俨然是幅上好的山水画卷。武阳江两岸沿途有千年古松、龙角山、神龟下水、犀牛山、马口山、倍蕾山等众多景点,可供游人观赏,其中的龙角山像一条巨大的蛟龙从水底探出头来,一对龙角直立山上,龙身就潜在曲曲弯弯的武阳江里。整个武阳江10多公里长的风景河段一年四季水量适中、水质优良、河床坡降大小有变,很适宜开展游人乐而忘返的漂流旅游。

3、秀丽的剑江山水

剑江风光在距县域35公里的怀群乡剑江一带。这里奇峰突兀,碧水悠悠,处处皆景。剑江十里画廊,“不是桂林,胜似桂林”。剑江两岸的山奇形怪状,姿态万千,有的山体巨大,给人以雄伟之势,有的顶部尖细,似要冲上云霄,青的像开屏的孔雀,青的似呼啸的雄狮猛虎,有的如同戏水的鸳鸳,有的像忘情的歌仙刘三阻,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剑江,涓涓流淌,碧蓝澄清,河底白色鹅卵石历历可数。河中不时露出半爿沙滩,沙质洁白细腻。山,耸立如林,密集重叠,千姿万状,维妙维肖,形神兼备。山谷里,竹木繁茂,遮天蔽日,清幽雅静,岸边翠竹成荫,古榕参天。坐在夙尾竹的浓荫下四望,河水潺潺,天边白云漫漫,岸上孤烟直直上升,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高达数十米的才龙瀑布、且兴瀑布、尧河瀑布、肯才瀑布,宛如一条条银河从上天飞落,奔腾咆哮,声震林壑,气势雄伟,奇丽壮观。拉t岩洞,奇诡怪异,五光十色。在一处峡谷上有一座天然石桥飞架,构成了一座高约50米,宽约30米的拱门,浩洁荡荡,巍巍峨峨。石桥画上古木盘根错节,青翠苍郁。桥下倒挂着无数“胎生植物”,形态万千,其状莫名。拱门底端,小河潺流,窥视拱门那边,群山叠去,没入远方。岸边,古老人水车缓缓转动。半山腰上,绿荫掩映中,竹楼隐约,炊姻袅袅,处处洒撒着浓浓的乡土风情。

4、神秘的百万“原始森林”

从县城向西边天河镇后向北共行约50公里,就可见到九万大山(含罗城、三江等县)百万亩“原始森林”的外貌容颜。这里山高林密、峡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参天。飞泉瀑布、流水潺潺、云海奇景、变幻莫测,且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自然景观极其丰富优美、神秘莫测。

5、旧城遗址

旧城遗址在县城西南20公里的四把镇里胜旧县屯,系唐代天河县始建时县治所在地,是县内迄今发现最旱的古县城遗址。依山处有岩洞,分上下层,下层有明代嘉靖年间闽人祭题书的摩崖石刻诗,诗曰:“谁将鬼斧无量力,凿破洪荒半壁天。山鸟四时调好韵,石龙千载吐寒涎。云根不老菩提树,岩胖初开大乙莲。为爱边方景奇绝,刊诗留与百灵传。”此处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古人类文化遗址

该遗址位于小长安镇上东岸与下东岸屯之间台地上,牛毕河蜿蜒流过旁边,距县城约30公里。1986年秋,文物工作者在该处拾到石斧、石奔若干件,均以砾石磨就。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千—1万年)古人类主产工具。此遗存的发现,说明早在4千~1万年前罗城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而且智能的进步与外界(长江、黄河流域)没有多大区别。

7、科马堤岩

罗城北部的宝坛乡是九万大山南麓的中心腹地,地层出露发育完整,沉积相型多样,标志典型,是华南最古老的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国内外罕见的元古代具历刺结构的科马堤岩就奇迹般地出露在这里。专家们指出:室坛乡科马堤岩的发现是世界上的第二例,它对国内外目前正在研究华南早期地球的演化,地壳、地幔的发展,洋壳、陆壳的演变方式以及寻找多种矿物资源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近10年来,科马堤岩已吸引了湍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国内很多地质院校经常有学生到这里来上实习课,采集标本。室坛已成为科研、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胜地,被中外专家称之为“自然地质博物馆”。

8、含乐岩

在天河街北郊一公里山脚下,有一天然石穴,高约10米,宽约100米,深约1公里,岩内有7洞,洞洞相通,岩内石笋林立,石幔成帘,奇峰异石,琳琅满目,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天上瑶池,有的如宝石龙灯,有的如八戒取亲。漫步穴内,如游仙宫,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县林光棣曾入穴游览,并新笔手书“含乐岩”三字于穴上,此岩因此得名。

9、雅乐仙洞

在县城西北32公里,天河街北郊(距天河街1公里)。系天然石穴,前临小龙江河,俯道河面,竹林低首,奇峰倒立,左首是“渔村晚照”,右首是“九江九曲”。前面是“圣水三潮”(此三处均为旧天河县八景之一)。岩口门上有正谐“雅乐仙洞”四字,苍劲有力,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县林光棣手笔。穴内另内外两层。外层开阔平坦,略呈圆形,各种石案,气势磅礴;内层稍狭,石笋石乳,千姿百态,精巧玲珑。有游客恐人不知,于穴内壁上书:“仙山琼廊在里头”。游人看后叹道:都说挂林芦笛好,此岩更胜芦笛岩。

10、神泉景观

罗城境内有各种奇特的泉水十几处,如“潮泉”、“油鱼泉”、“虾泉”、“乌龟泉”等,其中数潮泉的旅游价值最大。潮泉在小长安镇门豆村后山下,泉水自罅中潺潺流出,碧澄透底,每日潮涌三次。每当潮涌时,气浪翻滚,隆隆作响,水花越喷泉越高,宛如一条白龙升出水面,煞是壮观。而且水量也较常势增加二、三倍,经数分钟后,徐徐缩小,恢复如常。据县志记载已有干年历史,日日如此,甚为奇迷。

11、乐登桥

位于县城西南面约4公里处,该桥属圆形三孔石桥,始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是罗城境内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的桥梁之一。拱桥总跨度约27米,高3.6米,桥面宽4米。桥身由经雕凿过的方形石砖堆砌而成,整个桥为三孔,孔径3米,桥的两头除各有一石狗外,还铺有石阶通往桥面,桥墩底中央处两头用方石雕凿出鲤鱼尾状,桥面有两块象草鞋印的方石在石砖上,甚为奇观。对此,群众中淬有很多有关此桥的美丽传说。该桥属旧罗城风景之一(“乐登仙迹”)。

12、开元古寺

位于县城南面约4公里处,现属东门镇平洛村管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重修。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4余亩。中殿正脊随梁枋上墨书“大清光绪贰拾四年岁次戊戌季秋谷旦…………暨九甲绅民人等重修栋字”中后殿之间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该寺1987年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3、烈士陵园

该陵园1957年修建于县城北部凤凰山公园内,是罗城人民为纪念解放初期剿匪英勇献身的邹燕兆、杨光辉等14烈士而修的。陵园内有烈士塔、烈士墓。墓内是烈士的忠魂,墓四周是葱翠的桉树林。1984年移建于县城东北郊红珠山脚下,陵园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园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央有纪念塔,塔高16米,塔顶镶有五角星,墓前有英名碑,碑文记录有参加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献身的烈士,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剿匪以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献身的指战员,共176名。纪念塔东西两侧各有一绿色的草地,周围有栏杆,草地和栏秆之间植有塔松。下部由两列分别为43个台阶组成的人行道。台阶与台阶之间植有宝塔松,台阶边缘有起伏的栏杆,整个陵园肃穆、雄伟、壮丽。

14、“北京塘”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有一口奇特的鱼塘,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北京塘”。塘的面积有100多亩,塘的外观与其他鱼塘无异,但该塘内自然生长着无腥味的斑鱼、鲢鱼、点称鱼、黄鳝等,即使是从外地引来的各种鱼类放入北京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也同样失去腥味。该塘所产的鱼个大肥壮,鱼外皮油亮,烹饪时鱼身出油,肉嫩香甜,骨质松软,不用另加花椒、沙姜、八角之类香料,同样味美无比。

15、青明山庄园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是自治区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也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一个国有中型林场,场部坐落在县城北部,距县城32公里。

全场经营土地面积7019公顷,有林地面积5816公顷,与周边林区乡镇联营造林2.7万亩,主要经营杉、松,以经济果木林为补,杉、松林面积7万亩,其他经济果木林面积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8%,森林活立木蓄积48.3万m3,森林资产总值达1.1亿元。

1998年挤进全国林业行业500强;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桔柑质检中心授予全国优质桔柑生产基地;沙田柚产品荣获全国第六次优质柚类评比“金杯奖”;2006年与河池学院共同挂牌成立青明山——河池学院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因环境独特,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宜林、宜果、宜人。场部领导决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出特色情感体验、户外生存、探险旅游、果园采果、野外垂钓等自驾自助的旅游项目。并逐步加强和完善“生态农业旅游”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旅游开发中寻找更大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经济发展

2010年经济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罗城县地区生产总值29.8亿元,年均增长13.5%;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0.87亿元增加到1.91亿元,年均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7.83亿元增加到24亿元,年均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4.33亿元增加到8.7亿元,年均增长15%;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5790元增加到11090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438元增加到2703元,年均增长13.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11.74亿元增加到32.28亿元,年均增长22.4%;各项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5.24亿元增加到13.92亿元,年均增长21.6%。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7.9:25.7:36.4调整为2010年的30.2:36.2:33.6。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5年的5.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5亿元,年均增长23.4%,其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64.6%提高到2010年的79.6%,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0.5提高到2010年的0.9。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8.58亿元增加到15.5亿元,年均增长9%。服务业发展加快,预计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03亿元增加到10亿元,年均增长12.3%。商贸、劳务输出、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信息、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修建了水上相思林等4条景区公路,解决了景区的交通瓶颈。青明山生态观光园已成为国家2A级景区和广西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2010年相继成功举办了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和广西罗城攀岩旅游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旅游业已经成为罗城县科学发展新亮点。

(三)工业富县战略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82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从无到有,取得历史性突破。2009年,罗城县工业园区获自治区确认为B类产业园区。以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投资项目相继在罗城县落地,"十一五"期间,全县引进项目245个,签约资金7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 亿元。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2010年园区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7亿元,上缴税金6500万元。2009年,完成了《2009年至2015年工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找准方向。

(四)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五年的培育和发展,罗城县的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水资源开发业、林产品加工业、水泥建材业等五大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矿产业方面,引进客商在我县成立了广西华泰矿业公司、罗城明武矿业公司、新联矿业公司等开采冶炼企业,实行采、选、冶一条龙生产,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努力打造华南铜镍加工基地。积极为合城煤业公司、伟隆煤业公司做好协调服务和矛盾纠纷排解工作,促进了煤炭资源的规范有效开采。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在巩固发展制糖业、葡萄酒业的同时,引进湖北劲牌酒业集团进入我县城东工业园成立了广西天龙泉酒业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白酒项目已竣工投产,成为罗城酒业的新亮点。水资源开发业方面,大力开发小水电能源,水电发电量由2005年的1133万千瓦时增至2010年12260万千瓦时,五年内增长10倍多;引进广西中源山泉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生产的"九千万"牌山泉水,已成为广西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林产品加工业方面,引进华海木业公司和锦隆木业公司在我县城东工业区对原木进行深加工,两家木业公司的生产规模目前居于广西木材加工企业前列。全县林业年产值达1.5亿元、税费3000万元以上,朝着林业强县方向转变。水泥建材业方面,支持菱环、金堆、龙潭等水泥生产企业以及一批红砖企业实施技改扩建,水泥生产能力由"十五"末的30万吨扩大到目前的60万吨。五大产业框架的形成,为今后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罗城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自治区开展"项目建设年"的机遇,始终把狠抓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抓手。五年来,全县实施200万元以上的项目累计288个,竣工203个,完成投资26.5亿元,五年累计投资总量达82亿元,比"十五"期末翻1.7番,引进和开工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代表性的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有:罗城至融水二级公路、四把至环江油路、县城二环路等全区路网工程和天河至宝坛三级油路、乔善至纳翁四级水泥路等72条县级和农村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公路交通实现量和质的双重历史跨越,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240公里增至2010年的475公里,增长98%,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内通外联的便利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代表性的社会发展和民生项目主要有: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填埋场工程、卡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城区引供水工程、罗城高中综合教学楼、罗城体育馆、县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医技楼、门诊楼等等,特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县城区引供水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之中,工程完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县城区及周边居民的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供电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永昌110千伏送变电工程等供电设施建设。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使用,拉动了罗城县经济持续增长。

(六)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每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11.5万吨以上。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罗城制糖公司等农产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糖蔗、毛葡萄、木薯、桑蚕、烤烟、茶叶等效益农业。糖蔗种植面积16.5万亩,形成糖蔗-白糖-酒精-复合肥的产业链。桑园面积发展到4.7万亩,推动了蚕业的发展。实施烟水配套工程,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左右,年产烟叶1.2万担。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牧水产养殖,畜牧业逐步走上规模化道路,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由2005年的11个发展到2010年的21个,排在全市前列。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五年来,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累计达1.3亿元。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上级投资6500多万元实施卡马、帮洞、肯城、洞坎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6至2010年,共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达3066万元,完成17座山塘及31座水坝维修改造,完成渠道防渗总长101公里。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经过努力争取,我县成为河池市唯一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从2009年10月起到2013年,中央、自治区和县三级财政每年共投入17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县绝大部分自然屯巷道基本实现硬化,村民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水,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勘界、发证进度较快,林改工作稳步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圆满完成第一、第二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200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786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9万人; 我县2010年获批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县,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125万元的扶持,使11个乡镇15个贫困村的6800多农户近3万人受益。

(七)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围绕城镇建设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县城区完成了二环路、西门河防洪整治及人行道石材铺设工程、沿江路民族风情街一期工程、白马路二巷硬化工程、商贸广场、百花园小区、民族文化广场室外大型显示屏、老年人活动中心、凤凰山休闲广场等建设项目;新建了朝阳路东段延长线、城南路,打通了城区断头路;罗城民族剧院、体育馆已竣工交付使用;"成龙湖"3.68公里的环湖路已建设完工;县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吸引社会资金近3亿元投入四把镇、龙岸镇等10个乡镇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集镇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广大群众普遍受益,得到了区、市领导的肯定。县城区面积由2005年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6.2平方公里,全县城镇面积由2005年的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5%提高到2010年的32%。

(八)生态环保取得新成就

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填埋工程投入运行,"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等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10%以上,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60%以上。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沼气入户率达32.2%,森林覆盖率达65.8%,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

(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两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职业教育攻坚指标完成良好。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仫佬族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城乡文体活动场馆,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衡化,新农合参合率达91.7%。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0‰以内。 科技、民族、监察、司法、人社、编制、国土、审计、统计、新闻出版、粮食、法制、物价、商务、房改、公积金管理、外事、接待、档案、后勤服务、供销、农机、地震、国防、气象、水文、工商、税务、金融、质监、药监、通讯、邮政、石油、烟草、保险、妇儿、老龄、残疾人、工会、共青团、地方志、宗教、台湾事务、侨务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驻罗城部队在参加经济建设、抗灾救灾和维护稳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1年经济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1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2.37亿元,增长23.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7亿元,增长26.6%;工业总产值25.55亿元,增长3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8亿元,增长44.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7亿元,增长5.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8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384元,增长25.57%。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实现新突破。在党的领导下政府采劝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措施,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全县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17项,投资25.93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先后实现开工或竣工,其中,计划投资3.1亿元的京华公司硅矿开发项目、计划投资1.93亿元日榨8000吨的罗城制糖公司技改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年产30万吨的宝之泉有限公司天然山泉水项目、计划投资2.18亿元的罗西22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等重大项目先后实现开工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金源公司四堡锡矿选矿厂顺利竣工投产;投资5800万元的城区引供水项目第一期工程竣工并实现试运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发展项目、“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项目等得到顺利实施,有力拉动了经济持续增长,项目建设有了新的突破。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取得新发展。2011年,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比上年增加3家;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24亿元,同比增长45.88%,工业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服务企业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1273万元支持企业技改,该县连续三年争取企业技改资金超千万,连续三年成为河池各县(市、区)中争取到扶持企业专项资金最多的县份。一洞锡矿、满洞铜镍矿资源整合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银企联谊会等方式,切实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从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贷款担保1.5亿元的合作协议;协调金融部门为中天领御酒业等10家企业提供贷款2.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扶持和激励企业加快发展。加快“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企业、产业向园区集聚,引进广西中煤京华公司、旭辉饰盒制品厂落户园区,抓好罗城制糖公司技改、支持宝玉制丝公司搬迁入园、天龙泉酒业二期扩建工程,园区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11年完成工业产值10.3亿元,税收724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0.3%,新增就业岗位400多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