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昌秀 |
释义 | 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宜宾县,川剧《宜宾“白毛女”》中的原型,与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有着类似的经历(并非其原型),曾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解放后才从下山回家生活。曾被评为劳动模范。曾被选为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2002年12月31日去世。 中文名:罗昌秀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宜宾县凤仪乡 出生日期:1923 逝世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主要成就:川剧《宜宾“白毛女”》中的原型四川省人大代表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详细信息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6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川滇交界地区断头山上的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1956年,罗昌秀被救下山,年仅33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是满头白发。当地政府给罗昌秀盖了一栋房子,从经济上救济她,专门抽调县、乡干部住到她家,救她生活,并且还为她操办了婚事。1958年,陈毅副总理亲自看望了罗昌秀,高度赞扬她反抗压迫的大无畏精神。 后来,罗昌秀,凭着勤奋劳动,被选为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当地政府还为罗昌秀办理了“农转非”户口,每月发给她400元生活补助费。罗昌秀婚后生下一儿一女,为铭记党和政府的关怀,她给儿女取名叫文关怀、文关容。儿子文关怀长大后参加了解放军,从部队退伍后现在双龙镇工商所工作;女儿文关容在一家酒厂工作。宜宾“白毛女”的事迹,全国各地媒体都曾多次报道过,特别是2001年建党80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以《真实的白毛女》为题,制作了一个长达21分钟的谈话栏目,反映了罗昌秀一生的巨大变化。 晚年的罗昌秀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2002年5月,孙儿文强在“天原杯”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和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上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2年12月31日,罗昌秀去世了。 人生经历十七年野人生活罗昌秀,生活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分支余脉断头山山脚下。与罗昌秀家仅隔200米远的鱼池湾,是乡团总罗锡章、保长罗锡联兄弟俩的住所。他俩与罗昌秀父亲同祖同宗。罗锡章一心想霸占那几块地,最终,贫病交加的罗锡朋,预料自己在世不久,忍痛把水田和山地典当给了罗锡联。1937年腊月,罗锡朋含恨而去。罗锡联典得田地后,得寸进尺,又把罗昌秀收过来当丫头。一天,罗昌秀被怀疑偷了大米,被痛打了一顿,被打得东躲西藏,鲜血直流。当晚,罗昌秀偷偷跑回家,扑在妈妈怀里放声痛哭。次日,罗锡联提着棒子来了,强行分开母女俩,将昌秀拉走。罗昌秀被抓回后,被绑成一团,由家人轮流鞭打,晕死过去。当晚,苏醒了的罗昌秀再也不敢回家,决定逃向断头山。 第二天,罗锡联带上打手和猎狗,直扑罗昌秀家,结果扑空而返。在罗锡联家当长工的哥哥罗也偷偷跑回家,带了点干粮也上了山。兄妹俩在山上躲了起来,相依为命。 7月,罗锡联借故调来乡警备班大搜断头山,终于在山顶一棵枯树下捕获了兄妹俩。罗锡联将兄妹俩悬吊起来,棍棒、枪托暴雨般落在兄妹俩身上,可恶的罗锡联拿来烧红的火钳,向昌宝、罗昌秀身上烙去。 不久,罗锡联以“交人”为借口,强行霸占了罗昌秀家的全部田地。孤苦零丁的昌秀妈带着小儿子昌高,日夜惦念着山上的儿子和女儿,苦熬日月。昌秀兄妹继续留在山上,生存环境极端恶劣。 三个月后,昌宝下山后,在族人的干预下,罗锡联退还了部分田地,并让昌宝一边替自己打短工,一边耕种自己的田地。罗昌秀继续留在山上,选择了两个山洞、三个岩穴作为居住点。一个山洞在断头山东面半山腰,是一个石墓穴;另一个是曾烧过杠炭的窑子。 慢慢地,罗昌秀开始适应了山上的生活。她拾来许多干草、松毛,把洞内填得严严实实的,以遮避风雨,渴饮山泉,饥食野果。上山时穿的一件破烂衣服,不多时已无法再穿。不得已,她只得赤身裸体,藤叶为裙。渐渐地,她皮肤发黑,脸上、身上、腿上长满了黄褐色的汗毛,银白色的头发乱蓬蓬地垂胸拖背,手脚茧厚、甲长,状如“野人”。 解放后下山回家1949年底,宜宾解放。随着土地改革的开展,罗昌秀家分得了土地。在山上的昌秀常在自己的“哨所”观察村里的情形,当看到赶圩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络绎不绝时,她的胆子渐渐地大些了,回家的次数也多了。 1951的一天,村农会主席听说罗昌秀的遭遇后,立即报告了上级,引起了中共双龙区委、宜宾县委的重视。县委指示:一定要把罗昌秀接下山来。于是,在区委的领导下,凤仪乡村干部和民兵上断头山寻找昌秀。后来,罗昌秀下山躲在家里,最终在楼上一个装苞谷壳的包兜里找到了她。随后,她就被簇拥着去参加斗争大会。 1952年,罗锡联死了,减轻了罗昌秀心中的顾虑。她经常深夜回家送柴禾。1954年,乡里成立了互助组,昌秀胆子更大了。有时白天在家里无人时帮着推磨、做饭等。饭好了,抛出一个石子,招呼妈妈和互助组的人回来吃饭,自己则躲开来。人们吃过饭上工后,她又出来收拾碗筷,做下一顿的饭菜。 1954年4月,罗昌秀把衣服从山上拿回来了,自此,就在家里帮助做些家务事。 成为县政协委员罗昌秀回家后,中共双龙区委派凤仪乡总支书记常驻昌秀所在的柏香社,帮助教育昌秀,昌秀亦逐渐地增强了适应新生活的能力。社主任周天琴培养昌秀的技能,分配一头母猪给她喂养。她很快就学会了,猪草洗得净、切得细、喂料匀。 这时罗昌秀一般都在家里做事,不外出,也不愿意见陌生人。她头发仍是雪白,皮肤褐黑色,双脚内盘,行走时两手捧腹,左肩耸;说话粗声粗气;两眼左右斜视,目光炯炯射人;饭量小,不喜食油盐。 自罗昌秀回家后,她与恶霸地主不屈抗争的动人事迹广为传播。一些报社、杂志社的记者前来采访;一些团体、组织纷纷寄来慰问信或频频登门访问。一时间,罗昌秀成为新闻人物。 1958年3月,罗昌秀应邀出席宜宾县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4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自贡市亲切接见了昌秀夫妇和宜宾县有关负责人,并详细地询问了昌秀受恶霸地主迫害和解放后的生活情况,高度赞扬她的反抗精神。6月,宜宾川剧团上演自编川剧《宜宾“白毛女”》,昌秀观看演出时声泪俱下。演出结束时,她高兴地和主演“白毛女”的青年演员沈文菊合影留念。6月25日,该剧在成都公演后,昌秀的感人事迹轰动了全川。 进入60年代,罗昌秀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标兵、劳动模范。她当选过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妇女代表会议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昌秀被上级指定担任省、地、县、区、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但她从不参加任何派性活动。一些群众组织拥她为“头头”,她拒而远之。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年,罗昌秀夫妇把高中毕业的儿子送去参军。北京部队215师604团迎来了新战士文关怀,当了解到他妈妈是闻名全国的“白毛女”时,团首长为对战士进行传统教育,派出一名连长同文关怀于1978年春把罗昌秀接到了部队。 1984年,中共宜宾县委鉴于罗昌秀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加之年事已高,不宜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便安排她担任县政协委员。每次的县政协全体委员会议,县举办的重大节日庆典及县政协组织的重大视察活动,她都乐于参与并按时出席。 家庭生活1957年春天,罗昌秀的邻居给她介绍对象,是联合社的生产队长文树荣。不几天,晏树君把文树荣请到家里,也把昌秀请过去。文树荣见昌秀十分爽直,满心欢喜。就这样,两人渐生情愫。 1957年农历5月初二,罗昌秀、文树荣高高兴兴地在凤仪乡政府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了结婚证书。1957年下半年,罗昌秀做了500多个工分,邻居也夸昌秀“是个勤快人,手脚闲不住”。 1958年12月13日,罗昌秀在宜宾专区人民医院生下一个天真可爱的男孩。 “白毛女”的疑点“四川白毛女”罗昌秀于2002年12月31日去世,多家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称她为歌剧《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原型。消息刊出后,不少人指出:四川罗昌秀并非喜儿的原型。 贺敬之:“喜儿”故乡在河北 贺敬之是歌剧《白毛女》的具体执笔者之一,他解释,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首演,当时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都观看了演出。这是根据当时流传于河北平山、阜平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新歌剧,并没有具体的原型。后来的“样板戏”《白毛女》也是改编自同名歌剧。 而四川的罗昌秀1956年才被发现,她的遭遇与“白毛女”相似,被称为“四川白毛女”,后来四川也搞了一出名为《四川白毛女》的川剧,主要在四川演出。歌剧《白毛女》后来在细处也作过多次修改,但没有吸收进罗昌秀的因素。 吴南生:1945年已有《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是20世纪40年代即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创作并演出的,它的出现比1956年罗昌秀被救下山要早十多年。创作这一著名歌剧的单位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当时演出的地点是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后来,随着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10月全国解放,《白毛女》也走向各个解放区,走向全中国。 据当时在延安听说的是:“白毛女”这一悲惨故事,发生在河北省阜平县。所以,剧中所表现的生活情节是华北的,不是西南的;所表述的政治环境是八路军所在的华北抗日根据地,不是国民党统治的四川、云南。这是最能说明罗昌秀不是“喜儿”的原型的证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