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萝岗区 |
释义 | 广州城市发展“东进”战略,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 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基础上,整合周边农村地区,设立萝岗区,管辖面积393.22平方公里。下辖夏港街、萝岗街、东区街、联和街、永和街、九龙镇5街1镇,共3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区常住人口23.1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27万人。流动人口30.1万人。全区共有生产性企业632家,其中规模以上394家。 中文名称:萝岗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夏港街、萝岗街、九龙镇等 政府驻地:广州市萝岗区香雪三路一号 电话区号:020 邮政区码:510530 地理位置:广州市东部,与白云区相邻。 面积:389.06平方千米 人口:71.53万人(2009年未) 气候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简介概况萝岗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与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三个行政区相邻、增城市和从化市两个县级市交界,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区隔江相望。区内交通干线密集,有东二环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广汕公路、广深公路、广园东路、广深铁路等路网体系。从区内穗港客运码头通过珠江航道到香港约65海里。总面积393.22平方千米。总人口71.53万人(2009年未)。全区常住人口23.1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27万人,流动人口30.1万人。 行政区划代码:440116。 拼音:Luogang Qu。 英文:Luogang Qu District。 自然环境萝岗地区位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拥有丰富的果蔬、家禽、稻类等农产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种植、养殖经验,众多物产闻名海内外,主要包括:萝岗糯米糍荔枝、萝岗碧玉荔枝、增城挂绿荔枝、萝岗甜橙 、大果甜杨桃、大果杨梅、黄皮、番石榴、乌白榄、龙眼、增城丝苗米、高脚菜心、九佛白兰花、九佛麻鸡、火村冰鲜鸡等。其中,萝岗糯米糍荔枝、萝岗甜橙被评选为广州市名优产品,而区内中加混合化肥厂的“彩虹牌”水稻专用肥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历史沿革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设立广州市萝岗区。将白云区的萝岗街道,钟落潭镇的九佛、穗北2个居委会和红卫、凤尾、浦心、蟹庄、枫下、佛郎、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黄埔区的夏港街道、荔联街道的笔岗居委会、穗东街道的东基和西基2个自然村,天河区新塘街道的玉树村,增城市中新镇的镇龙居委会和镇龙、迳头、九楼、大坦、麦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汤村、旺村、洋田、新田14个村,新塘镇的贤江、新庄、永岗、禾丰4个村划归萝岗区管辖。萝岗区人民政府驻驻广州市萝岗区香雪三路一号。 2005年5月,萝岗区辖2个街道(萝岗、夏港) 行政区划概述2006年3月6日,广州市民政局下发《转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广州市萝岗区设立九龙镇和永和街道办事处的批复》(穗民[2006]28号)。调整后,萝岗区共辖1个镇(九龙镇)、5个街道办事处(永和、夏港、萝岗、东区、联和)。 九龙镇九龙镇管辖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划入的九佛、穗北2个居委会和红卫,凤尾、埔心、蟹庄、枫下、佛朗、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委会,以及从增城市中新镇划入的镇龙居委会和镇龙、迳头、九楼、大坦、麦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汤村、旺村、洋田、新田14个村委会。共有3个居委会和28个村委会,总面积175.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人。镇政府驻镇九公路978号。 永和街道办事处作为广州市萝岗区政府的派出机关。永和街道办事处管辖从增城市新塘镇划入的贤江、新庄、永岗、禾丰4个村委会的区域,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万人。街道办事处驻永顺大道中1号。 夏港街道办事处夏港街道办事处于1989年1月成立。是随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诞生而设立的一条街道。 为理顺街道管理体制,2003年5月13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将黄埔区夏港街道办事处整建制划入广州开发区管理。2005年5月成立萝岗区后,夏港街改称为广州市萝岗区夏港街道办事处。 位于开发区西区,珠江与东江出口交汇处,是一个集政治、工业、商业、居住、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型、工业园区型、综合型街区,北以横滘河为界,东南至东江,西南至珠江。(截至2011年06月)辖区总面积14.54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万人,流动人口8.2万人;下辖6个社区(青年、丽江、普晖、金碧、墩头基、东晖)。辖内现有各类经济组织2382家,其中生产性企业248家,经贸关系涉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6家。 东区街道办事处东区街道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东邻增城市新塘镇,西、南与黄埔区南岗街相交,北连萝岗街和黄埔区荔联街。下辖笔岗、火村、刘村、东区4个社区居委会,55个经济社,政府驻地萝岗区东区街道春晖四街26号 ,东区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广州开发区)的组成部分,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属于广州开发区范围内正在开发建设的一部分,是在开发区管委会(简称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建设、以更灵活、更高效的运作方式进行开发建设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联和街道办事处联和街道是区政府的派出机关,与联和街道党工委合署办公,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广州市政府、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地区性、社会性和群众性工作履行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职能,组织协调落实辖区内社会管理工作,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广州市政府、区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联和街于2004年5月26日揭牌成立,总面积62.18平方公里,总人口9.69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1.83万人。辖内有黄陂、暹岗、玉树、天鹿湖、联和、金峰园6个社区和科学城。 萝岗街道办事处萝岗街道辖区总面积80.1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行政区划萝岗街道下辖8个社区:萝岗社区、萝峰社区、长平社区、水西社区、黄登社区、黄麻社区、荔红社区、岭头社区。 旅游名胜旅游景点萝岗区属山地丘陵地带,山色清秀,涧水长流,风景名胜众多,常年游人不绝。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吟风弄月,留下不少佳话。 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公园内林木葱郁、景色秀美,植物种类丰富,内有珍贵的植物化石—桫椤、罕见的大型木质藤本花卉———禾雀花,是广州市难得的生态公园。天鹿湖水库建于1958年,正常水位面积达1280亩,总库存量730万立方米,湖光山色幽雅迷人,是广州市近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库,素有广州市“东肺”之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萝岗香雪公园———位于萝岗区萝岗街,面积约160公顷,为广州市城市生态保护区。该园因有羊城旧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而得名。园内有玉岩书院、后仙台、漱玉听泉、望梅亭、玉玺远眺、石榴香溪等十数处古建筑和名胜景点。 文物古迹萝岗区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全区有历史文物线索点270个,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拟申报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墓、古村落有10个。如玉岩书院(又名萝峰寺)、法雨寺 (原名 吉祥庵)、华峰寺(亦名海门禅 院)、圣裔宗祠、钟氏大宗祠建筑群、玄帝古庙、北帝古庙、水西古村、钟遂和夫妇墓、玉岩墓群、诰封一品夫人墓、元德将军墓,等等。 经济状况2009年经济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17.91%;工业总产值3437.8亿元,同比增长18.89%;财政总收入311.41亿元,同口径增长23.13%;外贸出口102.32亿美元,同比下降3.34%。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六项指标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一。萝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11亿元,同比增长15%,比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增速名列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74.17亿元,同比增长10.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亿元,增长30.5%。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3.3%和3.03%,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促企业保增长成效显著。以服务企业为重要任务,与企业携手共度时艰。落实2008年底出台的9个方面24条化危为机政策,借鉴吸收先进园区经验,出台了加大总部经济扶持、生产性企业贷款贴息扶持、企业提前投产奖励等系列政策。积极采取用电、用汽等补贴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开展工业200强、服务业10强、创新创意10强企业大调研,加强分类指导,及时为企业解决了近200个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提振信心,促成了一批企业增资扩产,全年企业增资5.64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的27.97%。充分发挥钢铁、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企业之间资源互补,协同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招商引资和企业筹建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引进外资新批和增资项目148个,合同利用外资20.16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近50%;实际使用外资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3%,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0.75%。其中,新批准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45个,平均每个项目合同外资由2008年的3131万美元提高到3957万美元。新引进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达105家。重大项目引进成效突出,总投资40亿美元的乐金8.5代液晶面板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马莎罗动漫城项目引进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概念性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政策体系研究,与新方基本就签署总体协议达成一致,征地拆迁扎实推进,为项目启动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新引进26个总部项目。科学城总部经济区首期建成,首批入驻项目注册资本达105亿元。超额完成企业筹建任务,乐金显示二期、广电运通二期、拜耳材料二期等123家企业投产并释放产能。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20.2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32%。广州科学城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42%。全区专利授权量867件,同比增长44%。威创视讯、阳普医疗成功上市,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9家。成功申报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全区引进内资服务业项目34.87亿元,同比增长71.45%;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24亿美元,同比增长54.54%。成功解决了困扰保税区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两届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保税物流园区快速发展,带动保税区全年实现进出区货值60.06亿美元,同比增长44.53%。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31.47亿元,同比增长22.0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 2010年经济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下简称GDP)1617.8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6%,比广州市增长速度高出5.4个百分点,占广州市GDP的15.1%。 “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GDP年均增长19.42%,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3.4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2010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7.1亿元,增长16.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73亿元,增长24.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4.92:25.08调整为0:73.99:26.0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比重提高近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0.93%和29.07%。 “十一五”规划期间,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0、17.9%和24.7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0.21:79.3:20.49调整为2010年的0:73.99:26.01,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5.5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88.56亿元,增长24.78%。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242.8亿元,增长15.93%;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70.6亿元,增长23.49%。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16.26亿元,增长18.16%。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0.24亿元,增长8.18%,占广州市比重为9.19%。其中,营业税9.40亿元,增长18.61%;增值税34.14亿元,增长1.61%;企业所得税19.89亿元,增长53.82%。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84.68亿元,增长2.19%。其中,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为10.57亿元、4.29亿元、2.93亿元、3.16亿元,分别下降13.44%、10.93%、24.45%、36.81%。 “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累计分别达到1381.67亿元和1171.89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79倍和1.65倍。 经济效益:2010年,按从业人员计算,全区实现人均GDP46.5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1.17万元、人均税收收入9.09万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3.43万元、1.02万元、0.36万元。2010年,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土地产生GDP4049元、财政收入973元,税收收入792元;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工业用地产生工业总产值14099元、工业增加值3865元;5项指标分别比上年提高521元、142元、78元、2212元和546元。 “十一五”期间,按从业人员计算,全区人均GDP年均增长3.34%。2010年人均GDP比2005年高出6.68万元。 节能减排:2010年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4.16%,“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近20%,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下降16%以上的目标任务。 从业人员:2010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4.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8.74万人,增长12.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4万人,增长16.1%。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096元,增长7.2%;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149元,增长7.0%。。 产业结构六大支柱产业: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量八成以上。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从传统的下游简单加工组装,向上游核心制造工序和研发等高端产业链延伸,形成了产业集群化、簇团化发展的格局。 精细化工:宝洁、安利、高露洁、杜邦、ICI、LG化学、国际香料、利高曼、仙妮雷德、埃尔夫 电子信息:京信通信、金鹏电子、索尼、光宝、大众、捷普、松下、LG拓普仕 生物医药:先灵、百特、香雪制药、康盛药业 食品饮料:百事、雀巢、美赞臣、屈臣氏、箭牌、顶益、旺旺、华纳、李锦记、益力多 金属冶炼及加工:广州珠钢、烨联、太平洋马口铁、马钢 汽车及零部件:本田、昭和、德尔福、三叶、森六、骏兴、艾帕克 大型生产性企业:区内有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厂、牙膏生产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线路板生产基地、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全国第一个轿车出口生产基地等。 社会发展工业萝岗工业: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27.52亿元,增长21.26%,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789.73亿元。“十一五”时期,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1.32%,比规划目标提高1.32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比重:2010年,全区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07.06亿元,增长30.35%;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20.47亿元,增长9.68%;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高出20.6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5.22:54.78调整为40.70:59.30,重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4.52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59亿元,占全区GDP的71.64%,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76%,拉动全区GDP增长12.79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5.87亿元,增长14.5%,盈利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达到78.79%。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0.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04%。 六大支柱产业:2010年,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91.38亿元,增长21.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59%,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7.6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19.72、885.07、449.5、383.63、253.36和200.1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22%、20.94%、10.63%、9.07%、5.99%、4.73%;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57.35、400.4、73.64、117.85、76.43和50.46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2.2%、34.55%、6.35%、10.17%、6.59%和4.35%。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我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为1281.83亿元、1780.75亿元,分别增长26.03%、28.44%。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1.21亿元,增长19.22%,比全区工业利润总额增速高出4.72个百分点。 龙头工业企业:2010年,工业总产值排名前50名的工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12.9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8.91%。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16家,分别比上年多出1家和2家;产值超亿元的有331家,比上年增加51家,共完成产值4003.99亿元,占全区产值的94.71%,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33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5.71%。 工业产品产量: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10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85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80.2%。其中,排前三位的是:“光电子器件”同比增长44.81%、“乳制品”同比增长34.36%、“软饮料”同比增长27.43%。 第三产业 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20.73亿元,同比增长24.27%,比第二产业和全区GDP增速分别高出5.67个、7.42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6%,比上年比重提高近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前三位行业是:交通运输邮电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4.57%、33.48%和18.4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29.52亿元,增长26%,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4.1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4.55%。 交通运输业:2010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增加值187.5亿元,同比增长22.69%,比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低1.58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2010年,全区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7.79亿元,增长26.34%。全区批发零售业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销售额1426.52亿元,增长28.2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230.29亿元,增长26.22%,占销售总额的86.24%;零售业销售额196.23亿元,增长42.71%,占销售总额13.76%。2010年销售额增长速度排前三位的商品分别为:种子饲料类、木材及制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分别增长1.8倍、1.38倍和94%;销售额居前三位的商品分别为石油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分别占全区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30%、27%和6%。 房地产业:2010年,我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27个,科城山庄、科汇金谷、万科新里程、龙光峰景华庭、宏康花园等房地产项目投资额达到13.52亿元。2010年,全区商品房屋建设面积149.34万平方米,增长27.6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95%;商品房销售金额13.06亿元,同比增长17.35%。 其他服务业:第三产业中除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以外的其他行业均属于其他服务业范围。2010年,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0.88亿元,增长26.4%,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5%,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科技萝岗萝岗区仍坚持外向和内源带动“两条腿”走路,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力打造深层次、多功能、高品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营造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为全区赢取更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以广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全区产业服务体系龙头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聚集并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和评估、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和采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经形成。 据介绍,区内拥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级“火炬”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基地、广东软件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基地、智通软件园等国家、省、市、区级和民营孵化场地共计50万平方米,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留学生创业等各类专业孵化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同时,建立了公共的开发实验室、技术测评服务机构、技术创新和专利机构、商标申报服务机构,与20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科技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与30多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联动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引进产权交易、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法律、会计等一系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投资10亿元组建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进驻区内的各类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和研发团队达上千个,其中经认定的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全区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83项,“863项目”23项,其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485项;索尼、意法微电子、汤姆逊、三星和摩托罗拉公司等著名跨国企业也相继进入设立研发机构和运营中心。 良好的科技创新土壤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区内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进步正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农业萝岗萝岗地区位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拥有丰富的果蔬、家禽、稻类等农产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种植、养殖经验,众多物产闻名海内外,主要包括:萝岗糯米糍荔枝、萝岗碧玉荔枝、增城挂绿荔枝、萝岗甜橙、大果甜杨桃、大果杨梅、黄皮、番石榴、乌白榄、龙眼、增城丝苗米、高脚菜心、九佛白兰花、九佛麻鸡、火村冰鲜鸡等。其中,萝岗糯米糍荔枝、萝岗甜橙被评选为广州市名优产品,而区内中加混合化肥厂的“彩虹牌”水稻专用肥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通过大力创新农业运行机制、经营方式和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区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明显,已建立起一批国家、省、市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打造出一批区域性、专业化、成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使农业经济由传统种养型向城市产业型转变。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项目包括:东南亚最大的白兰花种植基地———九佛白兰花基地,国家农业部“南亚热带水果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示范工程”、广州市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之一———九佛棠下广州水果世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九佛枫下江丰原种鸡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九佛蟹庄良田原种鸽场、九佛燕塘洲星水马蹄种植基地,以及九佛枫下力智生猪示范区、九佛麻鸡出口基地、火村冰鲜鸡出口基地、九佛韭菜花生产示范基地、广藿香种植基地、永和东凌蔬果物流基地、恒发东鱼出口基地等。 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大力兴建蔬果、花卉园艺基地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具有果乡特色和山野情趣的休闲、体验型生态农庄,古荔枝生态公园、白兰花森林公园、香雪公园、亲亲农庄、白云庄园、狮岭水库花卉果菜区、金坑水库森林公园、凤凰山公园等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园区已成为萝岗区的生态都市型农业名片。 萝岗文化人文萝岗教育事业:萝岗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资源丰富,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不少工作处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水平,成为区域优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服务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比例适中。目前全区共有学前教育机构50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47所;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0所,其中公办学校54所,民办学校6所;职业教育机构16个,其中大学2所,职业技术学院2所,专修学院4所,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8所;业余培训机构20个,其中成人教育办学单位5个,课外学习辅导机构9个,社区技能培训机构6个。此外,还有日本人子弟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各1所。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以公办为主,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民办为主,相互补充,基本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 据悉,萝岗区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一应俱全。该区教育类型齐全,体系完整,专业涉及知识更新的各个方面,课程涉及人才培训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办学呈现多元化格局,为区内居民和企业员工接受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外来工的入区培训和法制教育独具特色,受到国家、省市机关的好评。此外,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精彩纷呈是萝岗区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众多跨国公司在带来资金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训模式,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体现不同文化价值的职业教育在开发区交相辉映,各具特色,为开发区和广州市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借鉴。 医疗卫生:萝岗区形成了以公立卫生机构为主体,集体、民营为补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到位,专科特色明显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据介绍,全区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5家,每个街道都有一所综合医院,每个村都有卫生站。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全,从区到村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已初步形成;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较高,区医院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及硕士研究生;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和村卫生站)100万元以上设备有14台。卫生服务特色明显。开发区医院是全省唯一获得器官移植技术准入的区级医院,每年开展器官移植病例逾百例,并与国外罗盖人细胞移植中心签定了细胞移植合作项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先进设备广泛开展了食品、餐具、饮用水、生产车间有毒有害物质、传染病病源微生物的监测检验工作,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职业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中心”实验室获得国家实验室认证。 风景名胜:萝岗区属山地丘陵地带,山色清秀,涧水长流,风景名胜众多,常年游人不绝。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吟风弄月,留下不少佳话。 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公园内林木葱郁、景色秀美,植物种类丰富,内有珍贵的植物化石—桫椤、罕见的大型木质藤本花卉———禾雀花,是广州市难得的生态公园。天鹿湖水库建于1958年,正常水位面积达1280亩,总库存量730万立方米,湖光山色幽雅迷人,是广州市近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库,素有广州市“东肺”之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丹水坑风景区———位于萝岗区笔岗村,占地面积1500亩。景区内有佛迹洞、铜鼓鸣石、杨四将军庙等自然和人文景点50多处,为国家AA级旅游区。 萝岗香雪公园———位于萝岗区萝岗街,面积约160公顷,为广州市城市生态保护区。该园因有羊城新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而得名。园内有玉岩书院、后仙台、漱玉听泉、望梅亭、玉玺远眺、石榴香溪等十数处古建筑和名胜景点。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为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新建场馆。场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场馆内有18000个观众席、60个豪华VIP包厢、1270个贵宾停车位,规模宏大,可谓非同一般的世界级体育娱乐新平台,堪比美国NBA火箭队主场馆丰田中心。周边配套有零售商店、娱乐中心、酒店、音乐厅等多功能商业娱乐设施,是融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馆。 体育文化:广州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广州国际网球中心、萝岗区体育公园、暹岗公园、市民文化广场等等。 文物古迹:萝岗区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全区有历史文物线索点270个,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拟申报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墓、古村落有10个。如玉岩书院(又名萝峰寺)、法雨寺(原名吉祥庵)、华峰寺(亦名海门禅院)、圣裔宗祠、钟氏大宗祠建筑群、玄帝古庙、北帝古庙、水西古村、钟遂和夫妇墓、玉岩墓群、诰封一品夫人墓、元德将军墓,等等。 历史名人萝岗区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留下了一批历史人物和革命先驱的足迹。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三位:历史名人钟玉岩、革命烈士韦庸之、抗日将领孔可权。 文化活动萝岗文化积淀深厚。历次文物普查及考古发现的文物足以证明:萝岗地区早在周朝已有人居住。自秦朝起,历代都有中原居民南迁入粤,带来了中原文化。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主要有萝岗庙会、春节舞狮、舞龙、舞凤;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主要有萝岗诗社、萝岗香雪曲艺团、摄影协会、书画协会和诗文协会。此外,萝岗区各街都有数量不等的民间艺术团体,如粤乐社、曲艺社、摇滚乐队、艺术团、私伙局、老年秧歌队、老年山歌会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