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伦教镇 |
释义 | 伦教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番禺一水之隔,是顺德百万人口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总面积5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7.5万人,辖下有10个村(居)。水陆交通网络完善是伦教镇的一大特点。北靠顺德水道,广珠西线、105国道、碧桂路、龙洲路等多条快速主干线,结合近十年修建的100多公里大小道路,形成一个完善的陆上交通网络。伦教自古以来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伦教就成为顺德蚕桑、丝织业中心和广东省土丝手织工业重镇。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简介伦教镇古称“海心沙”,明初更名“伦教”,相传乡绅郑循斋治乡有方。朝廷赐“伦常教化”匾额而得名。镇境明清时期属伦教、黎村、羊额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3月仍称第二区,1956年4月起先后称伦教区、伦教乡、伦教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行政区划顺德区下辖4个街道:大良、勒流、伦教、容桂,6个镇:陈村镇、均安镇、杏坛镇、龙江镇、乐从镇、北滘镇 伦教镇古称“海心沙”,明初更名“伦教”,相传乡绅郑循斋治乡有方,朝廷赐“伦常教化”匾额而得名。镇境明清时期属伦教、黎村、羊额堡地,民国时期划为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3月仍称第二区,1956年4月起先后称伦教区、伦教乡、伦教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的建制,1987年2月撤区建镇。 历史上,该镇是半粮食半经济作物产区,主产水稻、塘鱼、甘蔗、香蕉,丝绸莨纱制作业也享负盛名。改革开放后, 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重点行业有木工机械、染整、电子、玻璃、日用工业品等。“三高”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塘鱼、禽畜养殖和花卉、蔬菜种植。 自然气候伦教位于广东省顺德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1.9℃ ,年降雨量为1626.8毫米。土地平坦、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四季常青,生机盎然。 农业是伦教的基础产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因应市场需求作出调整,种养并举,重点发展优质高产水产养殖业和花卉、绿色植物种植业。伦教农业历史悠久,种养经验丰富,布局合理,菜基鱼塘、花基鱼塘、蔗基鱼塘等是总结长期耕作经验的创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生物链的合理循环,桑基鱼塘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农产品种类繁多,有鳗鱼、甲鱼等优质水产鱼类,有金钱龟、孔雀等珍稀品种,伦教菊花更驰名海内外,成为顺德唯一的菊花出口基地,年年出口创汇。此外,伦教还是其他花卉的主要生产基地,每年的迎春花区车水马龙、颇为壮观。 经济概况伦教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顺德东部,是顺德市三大区之一,总面积5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人,外来流动人口6万多人,现下辖8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近年伦教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收入超百亿元,成为顺德"百亿镇区"之一。全区工农业总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工业销售101亿元,农业收入7.3亿元。出口创汇8.9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6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伦教镇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根本性转变,大大推动了经济向前发展。2005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突飞猛进,工农业总产值282.3亿元,同比增长15.03%,其中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5.5%,农业总产值7.3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出口产值24.58亿美元,同比增长2.7%。税收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10.86%。可以讲,伦教镇经济发展实现一个新跨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为伦教镇发展的新起点。 由于社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伦教镇顺利完成区下达的各项招商引资任务,实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566万美元,利用民营资本3.51亿人民币。2005年增资成为伦教镇利用外资的主要手段,新增资的外资项目18个,新增注册资本2860多万美元,新增用地3.1万m2。其中较大型的投资项目有:顺达电脑厂增资1197万美元,用于引入液晶电视、大型服务器和MP3的生产设备;顺德金华纺织公司投资3300万元人民币,用地面积13500多m2,投资密度约163万元/亩(即约20万美元/亩);省丝绸公司增资2300万元人民币兴建20000m2多层厂房;金泰德胜电机增资350万美元;伦教镇首饰钻石加工厂增资250万美元。2005所引入的大型投资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和纺织制造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目前,伦教镇拥有规模企业180家,占工业总产值的99.6%,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4家,年产值达227亿。电子资讯、木工制造、首饰钻石加工、玻璃机械等行业不断壮大。伦教镇因应产业结构,着眼产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型城市经济,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启动“三三三”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实施品牌和技术创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2005年,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40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22项,占全区项目数的18%。 工业发展伦教在经济发展上确立以"工业为主,工商并举,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抓住电子资讯和木工机械两大主导行业,以高新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现时,全区经济一方面以电子资讯行业为支柱,拥有顺达电脑、鑫曜科技、天乐通信、龙威电业等30多家企业,全行业销售达70.19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0%。另一方面以木工机械行业为伦教特色行业。目前全区拥有马氏、富豪等70多家同行企业,依托国际木工机械商城为"国际交易平台",集约工业区为基地,形成集产销一体化的区域性木工机械中心。经过连续四届成功举办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吸引海内外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客商参加,贸易额节节上升,使伦教被同行誉为"华南木工机械之乡"。另外,伦教在近几年不断合理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牌建设,引领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全区共有4万多亩水产养殖鱼塘,4千多亩花卉种植基地,今年还将引资兴建国际水产物流中心,进一步健全水产养殖业的产销结构。 农业发展农业是伦教的基础产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因应市场需求作出调整,种养并举,重点发展优质高产水产养殖业和花卉、绿色植物种植业。伦教农业历史悠久,种养经验丰富,布局合理,菜基鱼塘、花基鱼塘、蔗基鱼塘等是总结长期耕作经验的创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生物链的合理循环,桑基鱼塘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农产品种类繁多,有鳗鱼、甲鱼等优质水产鱼类,有金钱龟、孔雀等珍稀品种,伦教菊花更驰名海内外,成为顺德唯一的菊花出口基地,年年出口创汇。此外,伦教还是其他花卉的主要生产基地,每年的迎春花区车水马龙、颇为壮观。 社会事业社会福利建设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伦教共投入9420多万元,落实多项重点民心福利工程,重点推进新职业学校、内河涌综合整治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三大民心福利工程。同时还积极解决本地人就业,通过转变本地人的就业观念、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设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的措施,解决本地人就业,2005年成功推荐就业1360人,登记失业率为1.7%。另一方面还积极落实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目前,伦教城乡合作医疗的总参保率达94.83%,其中村民参保率达98.96%。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伦教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使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面貌焕然一新,绝大部分的学校装设了电教平台和建造了标准运动场,100%的学校添置了电脑室,铺设了校园网,87.5%的学校上了等级学校。2003年伦教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的发展使伦教镇文化底蕴进一步积厚,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文联和体育总会属下共建立了书画、文学、音乐、摄影、球类、醒狮、象棋、龙舟、诗歌、粤曲、灯谜等18个群众文体组织,各类大小文化体育活动接踵盛放。同时,伦教敬老之风蔚然而成,各村(居)委会每年都举办敬老大会等活动,最长达16年之久。各村(居)还结合实际情况,基本建立了初级老人补助金制度。 出名小吃伦教糕用大米浆经发酵蒸制而成。其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但后人采用在煮糖时加鸡蛋清去浊之法而一直传下来,并随着华侨的足迹而传至东南亚各地. 羊额烧鹅美味羊额烧鹅,引来北方客 “吃烧鹅,始终是羊额烧鹅美味。”很多香港人都有这样的共识,顺德人识饮识食,早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美誉。因而,不少香港人来到顺德,回去时不忘带几只羊额烧鹅回去。烧鹅之所以受人欢迎,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北京烤鸭南飞广东,但不少广东人吃完北京烤鸭后,还是感到烧鹅好。一些吃惯北京烤鸭的北方食客来到顺德品尝过羊额烧鹅后,立即转投烧鹅一票。一位北京来的钢琴教授说,还是认为广东伦教烧鹅比北京烤鸭好吃。在伦教羊额大道,记者遇到一位从事此行业几十年的档主凌先生聊起“鹅经”。北京烤鸭的腌制不合广东人口味,却在于强调外表,皮是薄而脆,鲜红悦目,但它的肉不是腌制,淡而无味;而羊额烧鹅属于脆皮派,皮色红如枣咬下去香味四溢,尤其是刚烧好十分钟后即斩件上碟,皮脆而不失肉汁,这才是吃烧鹅的最高境界。 古时上京赴考背烧鹅作餐 色、香、味俱全的羊额烧鹅是顺德伦教传统工艺食品之一,创制于明末清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闻名于省内外,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羊额烧鹅,肉嫩皮脆,甘香可口,历来是伦教人最喜欢的食品。 目前,伦教各乡村均有烧鹅档,大大小小共有20多间。据说,清同治年问(1862—1875年),顺德进士何崇光,又名何其敬,羊额人,非常赞赏家乡烧鹅,上京赴考也背挑烧鹅以作“途中餐”。今日,又不少港澳乡亲、海外侨胞,回到家乡,必食家乡特产——羊额烧鹅,离开时还要带走几只。 羊额烧鹅最早制作是一般的烧煽,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据老一辈的人讲:早在1930年前夕,当时羊额有“卢家”、“清海市”、“谭头市”三大集市,经营烧鹅的档口就有多间,其中以何昌经营的“昌记”烧鹅最出名,皮脆肉滑,味道与众不同,每天烧煽出来的鹅供不应求,购买者多,渐渐地扬名伦教,后又闻名于海内外。正当“烧鹅昌”名传四方之时,一次,何昌到伦教选购肉鹅时,中途被土匪打劫遇害。他儿子、媳妇继承了父业,经营烧鹅,多年后才结业。后羊额其他几间烧鹅档口逐步掌握了“昌记”传统烧煽鹅的工艺技术,使羊额烧鹅的传统食品工艺保存至今。 羊额烧鹅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在用料、制作方面都非常讲究。鹅身选的是肉嫩的(约2.05公斤)的黑宗鹅,在烧煽的过程中,十分讲究火候、技术材料以及秘制特有的“烧鹅汁”。所以到过顺德的人们,吃过“羊额烧鹅”后,都对“羊额烧鹅”的美味留下深刻印象。 荣誉广东伦教镇获“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称号 2007年6月19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最近获得“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称号,授牌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负责人、伦教镇政府领导及国内玻璃机械制造业厂商代表出席了授牌仪式。 伦教镇虽然只是个地方镇级行政区域,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有20多家玻璃机械制造厂商驻扎在此,其中,部分企业为国内知名企业,年销售额将近10亿元,约占国内玻璃机械制造行业销售总额的20%。由于该镇地方经济特色显著,已经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玻璃机械制造产销基地,所以,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特授予伦教镇“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称号。 与之同时,伦教镇正在规划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的产品展销中心,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成为国内玻璃机械制造行业最大的交易、展示、物通中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