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卵巢囊肿蒂扭转 |
释义 | 概述病因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指供应卵巢囊肿的血管发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肿缺血,甚至坏死破裂,引起剧烈腹痛。为妇科急腹症之一,约10%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及浆液性囊腺瘤最易发生蒂扭转),多发生在体位急骤变动时、妊娠早期或产后。 发病机制卵巢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发生急性扭转后,静脉回流受阻,瘤内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使瘤体急剧增大,瘤内出血,最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易破裂和继发感染。 病理过程卵巢肿瘤扭转沿着蒂的方向发生,为顺时针或为逆时针。如扭转很轻,则有自然松懈之可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患者曾反复发作腹痛之病史。如扭转不能恢复,则首先压迫瘤蒂中的静脉,这时静脉血不能返流而动脉继续供血,造成肿瘤充血、肿胀,以致渗出。肿瘤因充血、出血而呈深紫色。瘤蒂进一步扭转可压迫动脉血流,最后导致瘤体缺血坏死和破裂,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系腹膜牵引绞窄引起。妇科检查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有时扭转自然复位,腹痛随之缓解。 诊断根据肿物病史,急剧发作的腹痛,盆腔触及包块和宫角蒂部的压痛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蒂扭转一经确认,应尽快行剖腹手术。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卵巢囊肿蒂扭转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不采取患侧附件松解、囊肿剔除是为了避免来自卵巢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国外有学者报道27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2例接受保守手术(附件松解、囊肿剔除)后,无一例发生术后血栓栓塞。江静逸等提出本病可行保守手术,指征是良性囊肿直径4~12cm(平均8cm)、扭转度数在360°且无卵巢坏死者;徐其良等报道3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在超声下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等药物治疗,27例症状缓解,其认为经穿刺后蒂扭转可自行恢复。 根据《郝医生——优生优育团队》主穴:分2组。1、中极、归来、漏谷、足三里;2、曲骨、子宫、地机、三阴交。 配穴:内关。 (二)治法 二组主穴,怀孕<5月者,针第一组;怀孕≥5月,胎位下坠至临盆者针第二组穴。腹痛甚者加内关。下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用补法;下肢穴位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例,其中4例属习惯性流产(已流产1~3胎),均告成功。随访5例,都足月顺产[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9组。1、太冲、曲泉;2、阳陵泉、带脉;3、神门、少海;4、阳池、支沟;5、阴陵泉、地机;6、足三里、天枢;7、尺泽、太渊;8、曲池、臂臑;9、太溪、石关。 (二)治法 上述9组穴位,系指按妊娠或流产好发的不同月份选用不同的穴组,如妊娠或流产好发于1月,取第1组,妊娠或流产好发于2月,取第2组,依次类推。在防治时,具体取法为:预防性针灸,据其流产好发的月份选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治疗性针灸,在妊娠出现流产的先兆症状时,选与妊娠月份相应组的经穴针刺,隔日一次不计疗程,当症状缓解后停止治疗,继续观察。上述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防治558例,其有效率为86.0~93.4%。本法也说明,孕妇禁针之说,不一定可靠[2]。 温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外关、行间、三阴交、血海、关元。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情交替选用。用银、铜合成的银针,粗细约20号,向前横刺百会穴,施以捻转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在针尾装艾卷,点燃加温,每段长约3寸,足三里、外关、三阴交、血海、关元等穴均直刺,施以提插手法,行间穴向上斜刺,得气后加强刺激。 (三)疗效评价 本法共治疗41例,其中27例30~40周分娩,婴儿体重2600~3800克,4例孕妇31~33周早产,10例无效[3]。 预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后即可顺利恢复,因肿瘤多为良性,预后一般良好。如扭转严重或时间过长,肿瘤已有继发感染,或已破裂,内容物溢入腹腔,则有可能引起继发性腹膜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