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绿皮佛手瓜 |
释义 | 基本信息品种来源 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 19世纪初传入我国,在云南、福建种植较多,近年来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也开始种植。1992年河北省香河县从云南引种,经试种证明佛手瓜具有高产,品质好,易管理,耐贮藏等特点,是北方堵淡季的新品种。 主要性状植株攀缘生长,分枝性强,叶片掌状五角形,浅裂,主侧蔓各节都能着生雌花。瓜呈梨形,长15~18cm,横径8~12cm,单瓜重200~350g。瓜皮浅绿色,老熟瓜皮绿白色,有不规则棱沟,无毛刺,光滑,肉质致密,脆嫩,含水分少,味微甜,品质佳。全生长期长,种植早,收获晚,结瓜集中。单株产瓜500~800个,单株产量200~300kg,一般 667平方米产量为5000kg以上。抗病力强,耐热,—般不使用农药。适应性强。 适种地区适于云南、福建、江苏、山东、河北、新疆等地春季露地栽培或小拱棚覆盖薄膜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概述河北地区春季栽培,于12月下旬在 温室15~25℃下用瓜体育苗,翌年3~4月份定植在小拱棚内,不用整枝,只需搭架。 7月份开始旺盛生长,需追肥1~2次, 9月份开花结果,此时要大肥大水。10月下旬或11月初晚霜之前,采收贮藏。南方栽培为多年生,福建省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整瓜播种, 5月中旬至11月中旬收瓜。收瓜后剪除地上茎蔓,防寒,保护宿根越冬。佛手瓜不用种子繁殖,一般用母瓜体繁育,也可将蔓扦插。南方还可以修根,一年种,多年收。北方繁育都用种瓜,在10月中旬将种瓜选好后,不要碰伤,用纸包好,装入纸箱,使其休眠后熟,保持温度5~7℃、注意防冻,以备育苗用。商品瓜可放入室内用干沙土埋藏或装筐窖藏,保持温度3~4℃,放置到翌年4~5月份,味道如初。适合炒、凉拌、作汤等食用。 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灰霉病。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2、主要虫害 苗期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潜叶蝇等。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潜叶蝇、地老虎、白粉虱、瓜实蝇、棉铃虫、螨虫。 3、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农业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地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化肥;清洁田园。 5、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可驱避蚜虫;温汤浸种杀死病菌。 6、生物防治 (1)天敌: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2)生物药剂:多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BT粉、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7、主要病害药剂防治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选药用药技术见附表六。 8、不允许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不应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铅、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内吸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苏化203、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它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适时采收丝瓜谢花后7-10天,表皮嫩绿,深皱纹时即成熟,应及时采收,以免赘秧影响产量。采收小心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上市价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