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绿磷象甲
释义

昆虫名,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除为害油茶外,还为害茶、柑桔、棉花、甘蔗、桑树、大豆、花生、玉米、烟、麻等百余种植物。成虫取食林木的嫩枝、芽、叶,能吃尽叶片,严重时还啃食树皮,影响树势或使全株枯死。

中文学名:绿磷象甲

拉丁学名: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

别称:蓝绿象、绿绒象虫、棉叶象鼻虫、大绿象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属鞘翅目

科:象甲科

分布区域: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台湾、云南等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5一18mm,体黑色,表面密被闪光的粉绿色鳞毛,少数灰色至灰黄色,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粉末而呈黄绿色,有些个体密被灰色或褐色鳞片。头管背。面扁平,具纵沟5条。触角短粗。复眼明显突出。前胸宽大于长,背面具宽而深的中沟及不规则刻痕。鞘翅上各具10行刻点。雌虫胸部盾板茸毛少,较光滑,鞘翅肩角宽于胸部背板后缘,腹部较大;雄虫胸部盾板茸毛多,鞘翅肩角与胸部盾板后缘等宽,腹部较小。

长约1mm,卵形,浅黄白色,孵化前暗黑色。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15—17mm,体肥大多皱褶,无足,乳白色至黄白色。

裸蛹长14mm左右,黄白色。

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年生1代,华南2代,以成虫或老熟幼虫越冬。4—6月成虫盛发。广东终年可见成虫为害。浙江、安徽多以幼虫越冬,6月成虫盛发,8月成虫开始入土产卵。云南西双版纳6月进入羽化盛期。福州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出土,6月中、下旬进入盛发期,8月中旬成虫明显减少,4月下旬至10月中旬产卵,5月上旬至10月中旬幼虫孵化,9月中旬一10月中旬化蛹,9月下旬羽化的成虫仅个别出土活动,l0月羽化的成虫在土室内蛰伏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飞翔力弱,善爬行,有群集性和假死性,出土后爬至枝梢为害嫩叶,能交配多次。卵多单粒散产在叶片上,产卵期80多天,每雌产卵80多粒。幼虫孵化后钻入土中10—13cm深处取食杂草或树根。幼虫期80多天,9月孵化的长达200天。幼虫老熟后在6—10cm土中化蛹,蛹期17天。靠近山边、杂草多、荒地边的茶园受害重。

防治方法

①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

②成虫盛发期,用棉油皂50倍液喷雾。

③用胶粘杀。用桐油加火熬制成胶糊状,涂在树干基部,宽约10㎝,象甲上树时即被粘住。涂一次有效期2个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