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律吕纪月法 |
释义 | 律吕纪月法是用古代音乐方面的律调名称来纪月的方法。在汉朝时期,律吕纪月法被广泛应用。《史记·律书》把律吕纪月的理由逐月作了解释。 中文名:律吕纪月法 兴盛时期:汉朝 解释出处:《史记·律书》 用途:纪月 相关介绍律和吕本来是一回事,都是指古代音乐的音调。律的愿意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律管的长短有所不同,用12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12个音度不同的标准音,因此12个标准音就叫12律。12律可分为阴阳两类:奇数的6律为阳律,叫6律;偶数的6律为阴律,被称为6吕,合称为6律6吕,简称两者为6律吕。古籍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含阴阳各6个的12律。 分类因为律吕共12个调,正好与历法中的12个月相同,古人便把两者联系起来,用于纪月。12律的排列次序由低到高,就把最低的音调配以正月,接下去依序配合,形成一套固定的纪月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正月——太簇 二月——夹钟 三月——姑洗 四月——中吕 五月——蕤宾 六月——林钟 七月——夷则 八月——南吕 九月——无射(音yì) 十月——应钟 十一月——黄钟 十二月——大吕 古书中的应用《吕氏春秋·音律》:“太簇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这里的“太簇之月”指的是正月。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这里的“蕤宾纪时”指的是五月。 陶渊明《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肖索。”这里指的是九月。 韩愈《忆昨行》:“夹钟之律初吹灰。”意思是二月到来。 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指夷则为七月。 古人在口语中很少用律吕纪月法。到了近代,这种纪月法就不再用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