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四渔民号子 |
释义 | 《吕四渔民号子》是我国南黄海领域的渔民劳动号子,既是一种与传统海洋捕捞作业相匹配、作为传递劳动信息、协调劳动节奏的号令,也是为渔民劳作抒怀、交流情感的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完整记录吕四传统海洋捕捞作业全程的音乐史料。《吕四渔民号子》主要流传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北一带,如启东吕四、海门北部、如东以及大丰的部分地区,以启东吕四流传最盛,发展得也最为完善。 《吕四渔民号子》渊源吕四地处启东市北部。两千年前,这一带还是一片沙洲。《海内十洲记》对这里的描述是:“其遥遥浮现于烟波之上,视若飘渺仙境。”唐五代时,这里称作东瀛洲,清代张宗绪所撰“慕仙楼志”载有:“八仙中吕洞宾四次遨游吕四而得名。”早年,这里水草丰茂,麋鹿成群,海鸟、丹顶鹤等翔集歇息,因而又名鹤城。明、清时期这里盐业、渔业兴盛,吕四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渔场之一。而此时的《吕四渔民号子》最为盛传。 然而,因为号子是口头传承的,且多流传于民间,历史上很少记载,《吕四渔民号子》也就无从查找其真正的出处,在老渔民的记忆里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劳动时就唱,唱了劳作才会有劲,劳作才会协调。”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吕四渔民号子》属于我国汉民族民歌的原生态渔歌。主要反映吕四一带渔民出海捕鱼劳作过程。从目前已整理出的对草、拢绳、接潮、拔蓬、起锚、测水、摇撸、盘车、拉网等40多种长短不一的号子中,可以感觉出其高吭嘹亮、连绵悠长、节奏明快、音节委婉等不同的艺术风格特征。 《吕四渔民号子》大致可分四篇,包括:“出海篇、打渔篇、接潮篇、归港篇”等。“出海篇”由打草号子、拢绳号子、扯蓬号子、点水号子、起锚号子、盘车号子等组成,打草号子、拢绳号子等是在出海前准备工作中的号子,而扯蓬号子,点水号子等则属出海的号子。“打渔篇”由网绷号子、拉网号子、收渔号子等组成。“接潮篇”由接潮号子、挑鲜号子等组成,“归港篇”由称鲜号子、补网号子等组成。这些号子都以吕四民歌的基调为主要音乐元素演变而成,不同的场面、不同的作业便会产生不同节奏、不同旋律的号子,跌宕有致,辉映成趣。 《吕四渔民号子》没有规定的乐谱及刻意的艺术雕琢,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即兴填词,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即在音乐旋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演唱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感受随意填词演唱,演唱中可随意添加倚音、波音等装饰音,完全是一种在生活、劳作中即景生情、即兴抒发的演唱形式。 《吕四渔民号子》种类繁多,因为受当地方言“四甲话”(也称“通东话”,系吴方言的延伸)的影响,其独特的音乐语汇较多地体现了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错过渡的种种特性,明显地区别于启东南部沙地的劳动号子。从号子的调性看,羽调式、商调式居多,其次是徵调式,即结束主音大多落于羽音、商音,但即使属相同调式的不同号子,却也千变万化,有的以商为骨干音,有的以徵为骨干音。从号子的旋律发展看,纯四度加小三度模进运用居多,较多地体现了北方厚实、稳健的风格,既蕴涵了山东方言中的吆喝语腔,又透露出黄土高原上的粗犷、豪放。在演唱方式上,《吕四渔民号子》大多以男女高音为主,有领唱、齐唱、对唱、独唱等多种形式。以“点水号子”为例:船在出港之前,渔捞长站在船的右舷,用竹篙测量水深,并唱响“点水号子”,把实际数据直接上报给船老大。“点水号子”音高声远,余音久回,是《吕四渔民号子》的原生态精典之作。再如渔船进港时,船头的渔民跟港口迎接的亲人对唱“接潮号子”,风格既象山歌又异于山歌,其引用号子的音乐节奏,加上男女声直接对话,把亲人之间、情侣之间等待的焦虑、团聚的喜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吕四渔民号子》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特征。实际上它就是劳动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协作方法。 主要价值《吕四渔民号子》经过上千年的锤炼变迁,已成为民俗乡风、民间音乐、地域特性、历史渊源等内涵丰富、韵味独特的地方民俗百科全书,极具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首先,它是一种语言文化。对于研究当地流传的“四甲话”(也称“通东话”),研究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错过渡情况,具有较高的价值。其次,《吕四渔民号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形式,蕴涵着比语言文化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文化成份,对于研究江北一带的人文演变和发展,研究地区朔源等都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料。其三,《吕四渔民号子》独特的音乐特性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和音乐创作素材。其四,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吕四渔民号子》等项目同地方特色旅游等结合起来,可以不断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传承谱系及代表人物由于《吕四渔民号子》是一种在当地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非表演性的自娱自乐性文化形式,目前还未发现其明显存在的流派和传承谱系。吕四渔民号子最著名的传承人是夏阿林。代表性渔歌手是:夏洪(已故),夏少达(已故),夏文斌(男,75岁)、夏文富(男,71岁)、夏文贵(男,62岁)、夏文法(男,68岁)、夏文余(男,61岁)、夏文忠(男,53岁)、夏阿林、夏文富、夏文斌、夏文法。 目前保护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渔业生产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吕四渔民号子”赖于生存的生产、生活情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打草、拢绳早已成为历史;竹竿、水砣也已寻无踪影;起网不再盘车,出航不用点水;重体力的船头劳作也没有了。与劳动生活密切相连的劳动号子正在远离新一代的年轻渔民,流传了上千年的吕四渔民号子,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近年来,《吕四渔民号子》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正被各级政府,特别是文化部门越来越重视,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自1962年以来,江苏、上海等各地音协派出专家学者先后十几次来到吕四采风,收集整理渔歌、号子百余首。1980年,南通市文化局汇编出版的《南通地区民歌选》中收录吕四地区的渔歌、号子53首;1983年,上海音乐学院民间音乐抢救小组采风收集吕四渔民渔歌、号子76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经过黄慧、杨晓燚等启东音乐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改编,《吕四渔民号子》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精品相继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许多演出活动,累获赞誉。2004年,在全国第二届原生态民歌大赛中,由吕四渔民号子传承人夏氏六兄弟演唱的原生态渔号荣获中国民歌歌王奖;2004年12月,《吕四渔民号子》参加《江苏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004年12月28日,《吕四渔民号子》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温暖2004特别节目”的演出,并接受了专访;同年,《吕四渔民号子》参加了《第二届江苏省文物节》 的“江苏绝技展”;2006年,《吕四渔民号子》参加江苏省第七届“五星工程”奖决赛,获音乐类金奖; 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2006全国魅力城市展示”中,《吕四渔民号子》代表南通形象向全国人民展示;2006年11月,央视四套专程从北京组成摄制组来启拍摄《吕四渔民号子》,同年进入央视《民歌盛典》;2007年12月,《吕四渔号》获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一次次的演出,一次次的展示所收到的强烈社会反响,充分显示出民俗文化的震撼力和生命力。 在挖掘、保护过程中,当地文化工作者坚持抓住三个结合:一是保护、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工作相结合。启东文化人在“吕四渔民号子”的挖掘整理过程中,不仅将原生态的号子渔歌整理收集起来,而且还以这些古老的原生态文化为素材,加以创新发展,创作新的作品,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将其搬上群众文艺舞台,让渔民号子在参与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中普及传唱。还组织了吕四渔民号子专场演唱比赛,在赛事中发现传承人,培育传承人,增强群众对传唱渔民号子的兴趣,同时提升《吕四渔民号子》在年轻一代中的亲和力与知名度。二是保护、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吕四人让原生态渔民号子的演唱走上海滨浴场、沙滩游艇,不仅增加了旅游项目和收入,更让八方游客品味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大餐。目前,吕四渔民正着手将一些过去海洋作业过程中的劳作场面,改编成由游客参与的旅游娱乐项目,以进一步提高该文化项目的生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三是保护、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庭文化相结合。吕四的文化工作者在当地挖掘了二十多个家庭作为渔家特色文化户,对其保留下来的具有吕四渔家特色的民居、家居摆设、传统的捕捞工具乃至服装服饰等,进行重点保护。千百年来吕四渔民对一年一度的春汛开捕仪式极为重视,我们也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在接潮、送港、赶集、庙会、庆典等活动中,引进传统的习俗,配以相应的号子,再造当年的文化氛围,再现当年的文化场景,唤回当年的文化灵感。从而引导年轻渔民对传统习俗产生兴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家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达到了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本、植根的目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