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去痴 |
释义 | 吕去痴,生于1922年,江苏金坛人,数学教师,著名教育家。 简介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五。1945年大学毕业后,吕去痴就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早年,他曾在丹阳县中(吕叔湘中学的前身)任教,1952年,被分配到金坛县中,做数学教师。从此,他扎根在金坛,成了金坛人。文革的时候,吕去痴被下放到农村,直到1980年,才被调回城里,在金坛二中的做了四年校长。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从事教育工作,1991年,吕去痴一家被江苏省教育工会授予“教育世家”称号。后来,他在丹阳的大哥吕去疾一家也获得了同样的荣誉。兄弟两家都获“教育世家”,这在教育界一时成为美谈。 退休后,吕去痴老先生最大的乐趣就是集邮。他早在高中读书时就开始集邮,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解放后,吕去痴曾广集中外邮票、邮品,但在文革中遭劫被毁。文革结束后,他又持志集邮,并潜心研究邮学。吕去痴还多次举办过个人邮展,其专题邮集《华夏服饰》获过省五届邮展银奖,并应邀参加过中国国际博览会“花卉与集邮”专题展出。 2010年,老先生去世,享年89岁,遗体在三里桥火化。 文艺吕去痴老先生虽然是数学教师,但在文艺方面却极有天份,他读中学时就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解放初,他在丹阳执导过一部反映土改的歌剧《赤叶河边一群善良的人》,在当时颇有影响。他的父亲吕凤子看过后“入忆至深”,特意挥墨作一幅“老宋唱之一幕”以作纪念。1950年代,吕去痴还在金坛执导过两部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和《一家人》。1962年,华罗庚回金坛,吕去痴特地写了一首歌曲《华罗庚教授回母校》,并指挥全校师生演唱。今年60多岁的闻毅先先生当年曾是这首歌曲的领唱,到如今他都对老师的音乐才华赞赏有加:“吕去痴先生虽然是数学教师,但历届学校里面的师生大合唱都是他指挥的,轮不到音乐老师的。而且,他指挥的大合唱都是全县演出的压台戏,一上台就是几百号人,指挥起来,那个气势真叫雄壮,肯定是最后的夺冠节目。” 父亲吕去痴老先生不精书画,但一提起父亲却无比自豪,因为父亲一生培养了众多美术人才。刘海粟、徐坚白、李可染、吴冠中等人都是父亲的弟子,徐悲鸿也曾投身其门下学习国画。吕去痴颇有些自豪地说:“在丹阳城的北门,当地准备建一条文化街,那条街上有两个名人的故居最响亮,一个是吕凤子故居,一个是吕叔湘故居,就连吕叔湘还是我堂叔呢。” 吕去痴老先生曾经在1986念得江苏教育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探讨教育的精髓。文章如下: 也谈怎样看待“追求升学率”问题 金坛教育学会 吕去痴 观点读了杨寿征同志写的《怎样看待“升学率”问题》一文,我有不同看法。 原因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杨寿征同志谈了四点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社会上有一股片面的舆论,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在这股舆论的压力(或刺激)下,于是许多学校都在自觉地或不自觉的追求“升学率”。我认为,这还不是根本的原因,社会上的舆论只不过是一股“浪”,掀起这股“浪”的“风源”还在教育部门的内部。大家总还记得,是某一个市首先以“升学率”排学校的名次,以后各省,市竞相效仿。报纸上也经常宣传某某省高考成绩名列前茅,高考状元出在某县某校等等。于是“风”越刮越大,“浪”也越掀越高。这才是造成这一怪现象的根本原因。 纠正教育部门能不能纠正这一现象? 杨寿征同志认为不能,我认为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现象不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它是人为地造成的。当然也可以人为的纠正。国家教委对此决心很大,只要坚决不搞以考分排名次,坚决贯彻《七点意见》和《十项规定》,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并且,在全省树立几个贯彻教育方针确实好的典型,大刮东风(向无锡一中学习就是一阵小小的东风),让东风掀起巨浪,冲垮不正确的典型,我深信,纠正这一怪现象是用不着多长时间的。 作用外因不通过内因就能起作用吗? 杨寿征同志把“追求升学率”完全归咎于外部的压力,这是不正确的。据我所知,屈从于外部压力者固属多数,但追求个人名利者亦不乏其人。即使是屈从,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方能起作用。如果自己的办学思想端正,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怕丢“乌纱帽”,外部压力又怎样奈何你? 本质“追求升学率”本身就是片面的,盲目的行为。 大家知道,普通中学有双重任务,《七点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还要着重注意为四化建设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不顾双重任务而去“追求升学率”,这不是片面的,盲目的行为又是什么呢?有些人就喜欢在“片面”一词上做文章,说什么“追求升学率”是对的,只要不搞“片面追求”就行了,这真是自欺欺人的的糊涂观点难怪有人居然会闹出以“全面追求升学率”来否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笑话来。 指标“升学率”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项标准。 杨寿征同志认为,“升学率”是反映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这是错误的观点。 第一,《七点意见》明确指出:衡量一所中学办的好坏,主要看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全体学生负责,学生的品德,治理,体质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合格率如何,学生毕业后是否适应劳动或升学的要求。三项标准很清楚。所以,认为“升学率”是标准之一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升学或就业都是国家内部的需要,都是要经过考试(考核),录取(录用),只不过是标准各有侧重而已。高校侧重基础知识,某些重工业劳动或参军则侧重身体素质,一百个考上高校的女生也许没有一个能被时装表演公司看中,一千个考上高校的男生可能一个也不够格坐到飞行员的机座上去。为什么侧重基础知识的“升学率”就能反映教育质量,而侧重体质,体型的“就业率”却不能呢?说穿了,还是重知识,轻德,体,重升学,轻就业。所谓反映“教育质量”云云,不过是反映“知识质量”的一种巧妙说法罢了。所以,认为“升学率”是标准之一的观点是片面的,是一种偏见。 第三,单看“升学率”而不看学生进入高校后的表现,这是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态度。当前高校反映出来的高分低能,“六十分万岁”,“考试作弊”等不正常现象,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另一方面,在一大批就业和参军的学生中,却有不少的动人事迹在被人们传颂。为什么以上这些就不能反映教育质量呢?如果把学生的升学率或就业后的表现都载入教育质量的“功过簿”那么,“升学率”“就业率”都一样,仅仅是统计表中的一堆数字,除了反映毕业生的去向之外,还能反映教育质量的好坏吗?所以,认为“升学率”是标准之一的观点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讲台,“方寸”总痴迷——记优秀教师吕去痴 吕去痴是我国著名书画家吕凤子教授的儿子,吕凤子教授在丹阳创办正则职校,吕去痴幼小时就在正则小学读书。以后在丹阳县中读书,抗战爆发,随父亲来到四川,1940年考入当时的中央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在正则蜀校教书。抗战胜利后,举家迁返丹阳,他先在正则职校教书,1948年出任丹阳县中校长,1949年8月调至省丹中工作。1951年9月到苏南文教学院进修。1952年2月重新分配至金坛县中(今华罗庚中学)任教。1981年被调任金坛二中校长,以后又被调金坛教育学会工作,直至1987年退休。 吕去痴在金坛县中,教过几何,三角,但他最擅长的是教三角课程,他在三角教学中,坚持以课本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基础打扎实,教学时他要求学生必须弄清楚基本概念,讲解时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而且在教学中不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通过三角恒等式的证明,让学生掌握各种证题方法,不断发展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或者通过一题多解,沟通代数,几何,三角各分科知识,培养综合运算能力。学生普遍认为吕老师的的课教的活,过去每年高考对三角一类题目,学生大多能得心应手,很少失分。所以在文革前吕老师即被金坛县中誉为数学组的台柱之一。 教学他对教学很钻研,曾撰写《怎样在三角方程的教学中加强几何观念》,《三角方程的图解》,《三角教材中几个关键部分》,《改进三角教学的几点体会》等文章分别登载在《华师大教学》,《数学通讯》,《江苏教育》等刊物上。由于他教学有力,教学效果显著,1956年就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享受省劳模待遇。 吕老师酷爱集邮,他在解放前就开始集邮,记得他1955年在金坛县中举办邮展时,三间屋的会议室,分成几个隔档,把邮册布置的满满的。邮票有前清的,民国的和解放后的。国外邮票涉及到数十个国家,其邮票数量之多,不是一张两张,而是成册成册的。有国内外名人邮票,有纪念价值建筑物邮票,有各地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的邮票......他的个人邮展,可说是种类繁多,目不暇接,他当之无愧的是金坛集邮的鼻祖。可惜他的大量邮票,在文革中统统给红卫兵抄去了,他痛心至极,文革后虽多次追查,终无下落。 在这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只得从头做起,一张一张慢慢收集,退休后,他精力更集中,要在集邮上再创辉煌,在家编辑有意义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史的集邮。前几年还在金坛再次举办过《吕去痴邮展》。 近几年来,他根据历年心得,还在《上海集邮》上发表《邮票上古代汉人的头衣》,《古代妇女的体衣》,在《江苏集邮》上发表《对邮票上诸葛亮服饰一文的几点异议》等文章,以探究集邮的真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