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驴象之争 |
释义 | 驴象之争代指美国政治竞选,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又称为“驴象之争”或“驴象赛跑”。民主党与共和党分别以驴和象作为自己的象征,源于德裔美国政治漫画家汤姆斯·纳斯特的讽刺漫画。 来历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哈泼斯周刊》上,曾先后出现了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拟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象和驴,比喻当时的两党竞选。画中,两只动物分别坐在以白宫为支点的跷跷板的两端,忽上忽下,极富讽刺意味。不料漫画问世后,两党出人意料地都欣然接受了这两种动物:民主党人认为驴子其实是既聪明又有勇气的动物;而在共和党人的心目中,大象却代表了尊严、力量和智能。自此,驴和象就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分别以驴、象作为党徽的标记。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后来,人们干脆就用“驴象之争”来形容美国的两党政治。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这位漫画家出生在德国,他的绘画作品为现代的山姆大叔(Uncle Sam)和圣诞老人形象奠定了基础。纳斯特在6岁时随家人搬到纽约市,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艺术天分。由于他生长在繁华的纽约,因此常常会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对政治和社会的理解。 1862年,纳斯特开始为《哈勃周刊(Harper's Weekly)》工作。1886年离开编辑部时,他在漫画中使用的驴和象已被确定为政党的标志,而且他本人也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漫画家之一。早在他将驴子作为民主党的标志之前,纳斯特就已声名远扬,这主要是因为他曾用漫画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战场上的恐怖景象,而且还用漫画帮忙打垮了纽约的腐败政客特威得及其同党(Boss Tweed ring)。请继续阅读,了解纳斯特是如何确立今天美国两大政党的著名标志物的。 想要弄清驴子是怎样成为民主党的象征的,您首先要对托马斯·纳斯特所处时代的政治情况有所了解。尤其要指出的是,纳斯特很鄙视在南北战争中同情南方的北方民主党人(Copperhead Democrats),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内战。纳斯特认为他们是反对统一的种族主义者,而且他们在北方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纳斯特于 1870年发表了第一幅关于驴子的漫画,画中是一头驴子在踢一只死去的狮子。他在驴子和狮子身上分别写上了“Copperhead Press(意为在南北战争中同情南方的北方人所操纵的媒体)”和“Edwin M. Stanton(埃德温·M.斯坦顿,林肯的战争部长)”,埃德温·M.斯坦顿在漫画发表时刚刚过世。这幅漫画是对民主党媒体的直接回应,在纳斯特看来,这些媒体一直抱有反战思想,对斯坦顿很不尊重。 纳斯特的第一幅关于驴子的漫画。 1874 年,为了回应民主党人对共和党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Ulysses S. Grant)的不满,纳斯特在他的漫画中再次使用了驴子。当时大家普遍认为格兰特想第二次连任总统,甚至有的民主党人还把他比作凯撒大帝,说他是个试图掌握皇权的贪婪独裁者,而纳斯特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于1874年11月7日发表了题为“第三个任期的惊慌(Third Term Panic)”的漫画,影射民主党的媒体,尤其是《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是一头披着狮子皮的驴子。画中驴子身上写着“Caesarism(意为专制统治)”,它把其他动物吓得四散而逃。从这幅漫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纳斯特看来,民主党的媒体不过是在制造恐惧——表面上看来它们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实际上却是一群处于惊慌之中的愚蠢无害的动物。 尽管这一次纳斯特针对的仍然只是民主党的某些媒体,而不是整个民主党,但驴子最终还是成为民主党人的同义词。接下来,这位漫画家又多次在漫画中使用了该标志。在 1879年的一幅漫画中,他画了在大选中领先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紧紧抓着一只驴子的尾巴,驴子身上写着“民主党”。候选人正试图阻止驴子飞奔向写着“财政危机”的大坑。这则漫画其实是对美国1880年大选前夕的金本位和通货膨胀现象的暗讽。到19世纪80年代,纳斯特在漫画中对驴子的描绘已经使它成了民主党的全国性标志,不过民主党并未接受这个符号。 就在纳斯特那幅候选人拉着驴子尾巴的漫画中,还出现了另一个经纳斯特之手而出名的政治符号——共和党大象。它躺在地上,身上带有伤口,看上去很呆滞。虽然在纳斯特的眼中民主党驴子只是个傻瓜政党的标志,但共和党大象是另一回事。它代表着一个背离了其植根的社会自由主义的政党,而纳斯特始终支持着社会自由主义。请继续阅读,了解纳斯特和共和党大象之间的故事。 政党转变 您可能会感到疑惑:既然托马斯·纳斯特偏爱社会自由主义,他又为何会是共和党党员呢?这是因为,纳斯特是在两党转变各自宗旨之前加入共和党的。那么,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两党的历史都很复杂,转变是逐渐发生的,而民主党人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当选为总统是转变过程中的转折点。在罗斯福提出新政(New Deal)自由主义政策后,很多共和党人转而加入民主党。同时,该政策也引发了很多南方保守派开始为共和党投票。 和驴子一样,大象也是通过托马斯·纳斯特的政治漫画出名的。但是纳斯特对大象的感情和驴子不一样,大象代表着他一直崇拜的政党。在他的绘画背后有着深刻的共和党理念。可是,纳斯特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对共和党感到十分失望,因为他认为该党已经偏离了社会自由主义。这种失望,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共和党大象形象的基础。 在“第三个任期的惊慌”这幅漫画中,纳斯特第一次使用大象来表示共和党。漫画中,一头驴子披着狮子的外皮(中部)在恐吓其他动物,其中包括了大象(左上方),它代表了共和党选票。 在成为政党标志之前,大象在漫画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1864年林肯的竞选文献中,另一次是在1872年的《哈勃周刊》中。纳斯特在1874年的“第三个任期的惊慌”这幅漫画中首次描绘了大象,在这幅漫画中,一头伪装成雄狮的驴子在追逐被吓坏了的动物们;一只身上写着“Republican Vote(共和党选票)”的大象笨拙地跳向一个写着“Inflation(通货膨胀)”和“Chaos(混乱)”的大坑。大象代表着在南北战争中同情南方的北方民主党人的恐吓战术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纳斯特认为已经感到恐慌的共和党选民和媒体。 现实生活中的大象恐慌? 有很多人误解了“第三个任期的惊慌”这幅漫画,他们认为它是在影射《纽约先驱报》1874年11月发表的一则关于从中央公园动物园(Central Park Zoo)逃出来的动物的假新闻。很多人认为漫画中四处逃散的动物正是纳斯特对这条假新闻的回应。不过,纳斯特很可能在这条新闻刊登之前就已经画了这幅漫画,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事先知道这则新闻。 在发表了“第三个任期的惊慌”这幅漫画之后,纳斯特接着使用大象代表共和党人。他于1876年发表了题为“政治局势(The Political Situation)”的漫画,画中是困惑的山姆大叔,他的身上写着“The Vote of the People(人民的投票)”,他的下面是一只被迫要在“民主路”和“共和路”之间做出选择的双头象。另一则漫画发表于1876年总统大选之前不久,表现的是笨重的共和党大象踩踏在民主党老虎的身上。 纳斯特首次用大象来代表整个共和党是在1877年3月,当时极有争议的总统大选刚刚结束,他就画了一幅受伤憔悴的大象蜷缩在民主党墓碑前的漫画。纳斯特是想借这只虚弱的大象表明,尽管共和党的拉塞福德·B.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在失去了民选投票后仍然赢得胜利,但是这个胜利是痛苦且具有破坏性的。1884年,纳斯特甚至将一则漫画命名为“神圣的大象(The Sacred Elephant)”,也就是他曾经仰慕的政党的怀旧符号。和民主党不同的是,共和党最终采用了大象作为其官方标志。 纳斯特成功地使美国人接受了驴子和大象这两个政治符号,但是没人能清楚地解释它们为什么在近140年后仍然如此受欢迎。也许对此最好的解答是纳斯特本人的影响力。他是罕见的政治漫画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当时的政治。这一点可以从那个时代的名人口中得到证实。林肯称呼纳斯特是他1864年大选中“最好的征兵军士”;在1868年的选举中,格兰特也对“纳斯特的那支笔”赞不绝口[资料来源:OSU]。马克·吐温说纳斯特已经“为格兰特总统赢得了大选,更具体地说,是在文明进步方面打了个打胜仗。 两党简史: 早在建国之初,美国就已出现了两大党派,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利益集团。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代表新英格兰各州金融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权力集中于中央联邦政府,这是现今共和党的前身;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派,代表南方大农场主及北方中等资产阶级利益,反对把权力集中于中央联邦政府,1794年更名为民主共和党,这是现今民主党的前身。这时两党的政治分歧多表现为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个人政治分歧,多少带有英雄崇拜主义色彩。19世纪初联邦派解体,反联邦派也发生分裂,其中拥护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人正式建立民主党,而另一部分人组建国民共和党,1834年改名为辉格党。 南北战争前夕,民主党和辉格党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两党的内部又并非铁板一块,原则分歧依然存在,表现在“保奴派”、“中间派”、“废奴派”的划分上。随着利益分歧的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新一轮的党派分化和重组。拥护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和少数辉格党人组成了民主党,而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各派党人联合建立了新党——共和党。 南北战争结束、奴隶制废除后,两党之间很少再出现重大争端,一直延续至今。在这种动态平衡中,两大党派的原则性利益分歧渐渐消失,1907年至1913年出任过驻美大使的英国人詹姆斯爵士曾把美国的两党比作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都贴有表明盛有某种液体的标签,但两个瓶子都是空的”。1968年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也曾说过,在两党之间“没有价值一角钱的区别”。因为消除了利益的差异,所以到底是哪一党执掌政权,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而事实上白宫的权杖也一直在两党之间轮流易手:自1861年以来,共和党当选总统18位,执政84年;民主党当选总统8位,执政56年(至克林顿2001年任满),其间竟没有任何一个第三党派得以执政。 即便如此,两党对政权的垄断并未造成无党派人士生存空间的丧失,反而是日益开阔。在他们的冲击下,这两大党派因其自身弊端而导致的虚弱趋势更加明显,“最高层领导不力,中层组织虚弱,基层一盘散沙”。其中最具悲剧性也最富戏剧性的事例就是“水门事件”。在1972年争取连任的竞选中,尼克松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共和党组织,而试图依靠他个人的组织即“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结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尼克松狼狈地从白宫卷起铺盖走人。 关于美国这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情况,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创作了一幅政治讽刺画,他用驴表示民主党,象表示共和党。画中,两只动物分别坐在以白宫为支点的跷跷板的两端,忽上忽下,极富讽刺意味。不料,漫画问世后,两党出人意料地都欣然接受了这两种动物,因为民主党人认为驴子其实是既聪明又有勇气的动物,而在共和党人的心目中,大象却代表了尊严、力量和智能。后来,人们干脆就用“驴象之争”来形容美国的两党政治。 “驴象”的宗旨共和党与民主党区别两党政治主张无实质区别。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总统选举中,由两党最高组织机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本党总统候选人和总统竞选纲领。两党以在国会大选中获席位多少区分多数党和少数党。两党党员人数不定,视投票情况而定。 但是两党历史和具体主张有所不同。 美国民主党建于1791年,由部分种植园主和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企业家组成,当时叫共和党。1794年改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称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一蹶不振。1933年罗斯福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人民不满情绪竞选总统获胜并连任四届总统,民主党因而连续执政20年。民主党群众基础主要是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 美国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由反对奴隶制的东北部工商业主及中西部开发各州的农业企业家代表组成。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开始执政,并在南北战争中击败南方奴隶主势力平息了内战。1860年至1933年70多年中,除16年外,美国均由共和党执政。该党群众基础主要是郊区和南方的白领工人及年轻人。二战后中产阶级为其新的支持力量。民主党临阵改党徽沿用逾百年的驴子党徽成为历史 美国民主党在2010年11月2日中期选举前推出新党徽,取代沿用逾百年的驴子党徽(见左下图)。新党徽(见左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大写英文字母“D”,代表民主党,外面加上一个圆圈,颜色仍是沿用多年的蓝色,下面分别以蓝色写着民主党人(Democrats)字样、以红色写着“需要的改变”(Change That Matters)的口号。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凯恩形容:“这是民主党的新身份,紧密团结我们的精神。”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巧妙地用新党徽作比喻,指“驾车前进时,要把排挡放在D上;若放在R(意指共和党)上,就会后退!” 美国各届总统1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2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联邦党 1797年-1801年 3 托玛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党 1801年-1809年 4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党 1809年-1817年 5 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党 1817年-1825年 6 约翰·昆西·亚当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党 1825年-1829年 7 安德鲁·杰克逊 (Adrew Jackson) 民主党 1829年-1837年 8 马丁·范布伦 (Martin Van Buren) 民主党 1837年-1841年 9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辉格党 1841年 10 约翰·泰勒 (John Tyler) 辉格党 1841年-1845年 11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James Knox Polk) 民主党 1845年-1849年 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辉格党 1849年-1850年 13 米勒德·菲尔莫尔 (Millard Fillmore) 辉格党 1850年-1853年 14 福兰克林·皮尔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党 1853年-1857年 15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党 1857年-1861年 16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党 1861年-1865年 17 安德鲁·约翰逊 (Andrew Johnson) 民主党 1865年-1869年 18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共和党 1869年-1877年 19 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s) 共和党 1877年-1881年 20 詹姆斯·加菲尔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党 1881年 21 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共和党 1881年-1885年 22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85年-1889年 23 本杰明·哈里森 (Benjamin Harrison) 共和党 1889年-1893年 24 格罗弗·克利夫兰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党 1893年-1897年 25 威廉·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共和党 1897年-1901年 26 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党 1901年-1909年 27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William Howard Taft) 共和党 1909年-1913年 28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民主党 1913年-1921年 29 沃伦·G·哈定 (Warren G. Harding) 共和党 1921年-1923年 30 卡尔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党 1923年-1929年 31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党 1929年-1933年 32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民主党 1933年-1945年 33 哈利·S·杜鲁门 (Harry S. Truman) 民主党 1945年-1953年 34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Dwight D. Eisenhower) 共和党 1953年-1961年 35 约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民主党 1961年-1963年 36 林登·约翰逊 (Lyndon Johnson) 民主党 1963年-1969年 37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党 1969年-1974年 38 杰拉尔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党 1974年-1977年 39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党 1977年-1981年 40 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党 1981年-1989年 41 乔治·H·W·布什 (George H.W. Bush) 共和党 1989年-1993年 42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 民主党 1993年-2001年 43 乔治·沃克·布什 (George W. Bush) 共和党 2001年-2009年 44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民主党 2009年-?? 插曲两党前身早在建国之初,美国就已出现了两大党派,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利益集团。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代表新英格兰各州金融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权力集中于中央长联邦政府,这是现今共和党的前身;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派,代表南方大农场主及北方中等资产阶级利益,反对把权力集中于中央联邦政府,1794年更名为民主共和党,这是现今民主党的前身。这时两党的政治分歧多表现为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个人政治分歧,多少带有英雄崇拜主义色彩。19世纪初联邦派解体,反联邦派也发生分裂,其中拥护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人正式建立民主党,而另一部分人组建国民共和党,1834年改名为辉格党。 短命的辉格党辉格党(Whig Party)为美国在杰克森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时代的一个政党,自1832年至1835年间持续运作,反对安德鲁·杰克森总统及其创建之民主党所订立之政策。具体的说,辉格党拥护国会立法权高于总统内阁的执行权,赞同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纲领。该党自选‘辉格’为名,附和反对英国王室君主专权的英国辉格党,反对总统专断。辉格党党员中有许多杰出的全国性政治人物,如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与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以及卓越的领导者,肯塔基的亨利·克雷(Henry Clay)。包括哈里森在内,辉格党可以数出数名战争英雄,如赞崔利·泰勒(Zachary Taylor)与温菲尔德·史考特(Winfield Scott)。 在其存续的26年间,辉格党曾选上两名美国总统,哈里森与泰勒,两人皆逝于任内。另一名辉格党籍的总统约翰·泰勒(John Tyler)于继哈里森之职上任四个月后,即遭开除党籍;而其副总统米拉德·菲尔摩(Millard Fillmore)为辉格党最后一位担任全国性公职者。 该党最终因是否同意奴隶制度扩展至新领土之争而瓦解。党内为此争议生极深的裂痕,因而于185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弃现任总统菲尔摩于不顾,改提名史考特参选。辉格党自此未曾再产生出任何一位总统,其票源流失至主张保护本土文化的一无所知党(Know-Nothing)、反对蓄奴的共和党、甚至其所憎恨之民主党。 驴象之争经典战役南北战争前夕,民主党和辉格党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两党的内部又并非铁板一块,原则分歧依然存在,表现在“保奴派”、“中间派”、“废奴派”的划分上。随着利益分歧的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新一轮的党派分化和重组。拥护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和少数辉格党人组成了民主党,而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各派党人联合建立了新党——共和党。 南北战争结束、奴隶制废除后,两党之间很少再出现重大争端,一直延续至今。在这种动态平衡中,两大党派的原则性利益分歧渐渐消失,1907年至1913年出任过驻美大使的英国人詹姆斯爵士曾把美国的两党比作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都贴有表明盛有某种液体的标签,但两个瓶子都是空的”。1968年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也曾说过,在两党之间“没有价值一角钱的区别”。 因为消除了利益的差异,所以到底是哪一党执掌政权,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而事实上白宫的权杖也一直在两党之间轮流易手:自1861年以来,共和党当选总统18位,执政84年;民主党当选总统8位,执政56年(至克林顿2001年任满),其间竟没有任何一个第三党派得以执政。 即便如此,两党对政权的垄断并未造成无党派人士生存空间的丧失,反而是日益开阔。在他们的冲击下,这两大党派因其自身弊端而导致的虚弱趋势更加明显,“最高层领导不力,中层组织虚弱,基层一盘散沙”。其中最具悲剧性也最富戏剧性的事例就是“水门事件”。在1972年争取连任的竞选中,尼克松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共和党组织,而试图依靠他个人的组织即“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结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尼克松狼狈地从白宫卷起铺盖走人。 角力美债上限2011年7月3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7月31日晚间宣布,美国会两党已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以避免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违约。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经过数月讨价还价,就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达成协议,被认为是“驴”“象”的一次典型妥协。对民主党出身的奥巴马来说,协议可以确保到明年总统换届选举时都不用再为提高债务上限发愁,这是奥巴马坚持的“唯一底线”。对共和党而言,其所提出的削减赤字大于提高债务上限的主张以及不增税等要求均得到了满足。 奥巴马说,国会两党已就削减赤字和避免违约达成协议,违约将对美国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奥巴马说,这份协议的第一部分要求在十年内削减1万亿美元开支,这将使美国的年度国内开支降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能保证在教育和研究等领域的投资,以创造就业,并且削减开支不会过急,以免拖累脆弱的经济。协议第二部分是要在国会设立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在今年11月以前提出进一步削减赤字的建议。 奥巴马说,最重要的是,这份协议将使美国不会在未来6个月、8个月,或者12个月再次面临同样的危机,这将消除与债务相关的不确定性。 奥巴马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及提高债务上限的具体数额以及进一步削减赤字的规模。白宫在随后发表的一份公报中说,债务上限将至少被提高2.1万亿美元,协议第二部分计划削减赤字的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 对美国经济和民众来说,协议的达成消除了美国政府迫在眉睫的违约危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世界经济而言,新一波金融动荡暂时得以避免,国际投资者信心没有严重受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