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淡 |
释义 | 陆淡,网名“妙淡”,河南郑州人,男,1944年出生,中储股份郑州物流中心退休职工,自行车越野旅游探险爱好者,单骑旅游第一人,2009年8月9日骑单车进入罗布泊沙漠,杳无音信,家人报案后库尔勒警方展开搜寻。他的家人连续两次进入罗布泊找寻,郑州晚报曾连续报道,该报记者和探险爱好者也分两组深入沙漠找寻老人。经过多方找寻,10月1日夜,陆淡老人的家人终于在罗布泊湖心处找到了老人的遗体。 自行车单骑旅游第一人陆淡最大的爱好是骑自行车旅行,一次入川两次进藏,2007年5月又一人骑行西北,历时半年,行程18800多公里。陆淡骑车到过最北边的漠河,参加极光节;去过宜昌,领略三峡风光。他最想去的是西藏——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2005年,为庆祝60岁生日,他提出骑车去西藏,家人极力反对,没能拗过他。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辞掉工作,陪着父亲实现心中的夙愿。骑行到拉萨的第二天接到家里电话,陆淡岳父去世,父子俩中断行程,乘火车赶回郑州料理亲人的后事。 2006年8月份,陆淡和4名骑友再次进藏。中途骑友因为摔伤等原因,没有坚持到最后,陆淡一人坚持下来,尽兴而归。返程经过云南亚丁,手机没信号,找不到网吧,他和家人失去联系十几天,家人担心得不得了,差点报了警,至今提起来还心疼地数落他。 骑行大西北,一人的万里长征。07年5月20日,陆淡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从郑州出发,途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当地有邮政部门,陆淡都请人家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盖个邮戳留作纪念,密密麻麻地盖了近200个邮戳。 高原、雪山、沙漠、绿洲、戈壁、丘陵,陆淡一路骑来,一页页日记,记述着自己的“万里长征”。11月11日,陆淡骑车回到郑州,历时半年,行程逾18800公里。 骑单车只身进入罗布泊后失踪65岁郑州人陆淡,8月9日骑单车进入罗布泊沙漠,至今无音信 库尔勒警方展开搜寻,还未发现老人踪迹 郑州晚报联系库尔勒晚报,关注找人进展 65岁的郑州人陆淡,退休后开始骑车漫游全国。8月9日陆淡只身进入罗布泊,本来半月就该出来了,但至今杳无音信。昨日,陆淡的老伴习阿姨赶到本报求助,本报与库尔勒市警方取得联系,并与当地媒体联合,找寻这位在罗布泊失踪的郑州老人。 只身骑行罗布泊 1个月过去至今无音信 65岁的郑州人陆淡,退休后开始骑车漫游全国,1次到漠河,2次入新疆,3次到西藏,去年还骑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10年来年均骑自行车里程1.25万公里。可他自8月9日只身骑车进入罗布泊后,一个多月过去了,一直没和家人联系。 昨日中午,陆淡的妻子习英梅女士赶到本报求助,讲述了陆淡骑车进入罗布泊的经过。 去年,陆淡就和同伴一起骑车去过新疆,4人一起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顺塔里木河向东,20多天后从沙漠中走出来。老人回到郑州后,还是不甘心,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骑车进入有“亚洲百慕大”之称的罗布泊沙漠。 今年4月27日,陆淡约上另外3位骑友骑车去罗布泊,家人极力反对,但他还是出发了。4人赶到沙漠边缘时,其他3位骑友不愿再去了,陆淡于8月9日只身骑车进去。 习英梅哭着告诉记者:“陆淡从库尔勒走时,给我打了电话,说带了30升的水,称正常情况下会在半月之后,从玉门关附近出来给我打电话,半个月前,我收到他寄给我的这次进入罗布泊的地图,上面有他画出的行进线路,但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天了,却没有任何音信。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他从没有这么长时间不与家里联系,我已经向新疆库尔勒市报了警。” 库尔勒警方搜寻没发现踪迹 昨日上午,本报与库尔勒晚报以及库尔勒公安局取得联系,据当地民警介绍,习英梅已经于9月8日上午报警,并且把陆淡的相关资料传给警方,库尔勒公安部门已向罗布泊辖区的派出所下达命令,在沙漠中搜寻陆淡。但到昨日上午,库尔勒公安部门通过卫星电话与罗布泊里楼兰古城的派驻人员联系,没有发现陆淡的影子,他们将全力查找。 昨日中午,本报与库尔勒晚报取得联系,对方愿与本报联手,协同当地警方,找寻陆淡。昨日15时,习英梅称,她准备于今天从郑州飞往库尔勒,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也将赶往会合,母子一起去找寻失踪30多天的陆淡。 据科学家研究,每人一天至少应保证喝1.5升水,陆淡携带的30升水只够喝20天。本报将与库尔勒晚报一起关注搜寻的最新进展,祝愿陆淡老人平安归来。 迷上自行车40年 40岁到四川上学骑车去 上世纪50年代,陆淡全家随着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了郑州,1960年父亲病故,作为长子,陆淡初中毕业便开始工作。那时候个人有自行车的不多,只有单位领导和办公室有。一次,陆淡悄悄“挪用”了一下“公车”,骑着单位的二八自行车,去了趟开封,从此,他迷上了这种两轮的带链条的“家伙”,并发誓自己也要拥有一辆。1971年,陆淡用攒了一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二八车,以后出门他几乎再没坐过别的车。1984年,年近40岁的陆淡去四川接受成人教育,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坐火车,但他坚持骑自行车,比别人提前一周出发,最后按时赶到了四川。途中骑到西安时,陆淡亲戚给了他一顶帐篷,在夜里终于可以不再露宿,免去蚊虫叮咬之苦。 爱上骑行旅程 去漠河三峡、两次骑行进藏 上世纪80年代,陆淡骑车到过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参加了当地的极光节。之后骑车去宜昌,领略三峡风光。据习英梅介绍,在陆淡心中,一直最想去的是西藏——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2005年,为庆祝自己60岁生日,陆淡提出骑车去西藏,家人极力反对,但没人能拗过他。大儿子没有办法,为了父亲的安全,请假3个月,陪着父亲实现心中的夙愿。可骑行到拉萨的第二天,陆淡大儿子接到家里电话,岳父去世,父子俩只好中断行程,乘火车赶回郑州料理亲人的后事。2006年8月,陆淡再次骑行到西藏,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这次骑行陆淡还赶到四川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因为手机没有信号,半个月无法与家里联系,一家人提心吊胆的,最后接到他的电话才放下心来。 64岁骑车越过青藏高原 年均骑车2.5万里 去年5月汶川发生大地震,陆淡又出发了,他赶到震区,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后,从震区沿川藏线,和同去的3位同事骑车一起进藏。这次是陆淡第三次进藏了,此行他心中有一个更雄伟的计划,准备骑车越过青藏高原,去尼泊尔看一看异域风情。 到了拉萨后,陆淡提出要去尼泊尔,同去的同事被他的远行计划吓得当时就退却了,可陆淡心意坚定,他办好了去尼泊尔的相关手续。8月初,他独自一人,骑车越过了青藏高原,只身进入尼泊尔,在那里逗留了5天。他也许并不知道,就是在全中国,像他一样痴心于骑车周游全国的人,还没有人能超过他的纪录,10年来他年均骑自行车里程1.25万公里。 失踪路段跟遇难的余纯顺一样8月9日,酷爱骑车探险的65岁郑州老人陆淡,没听3位朋友的劝诫,带了30升水,只身由西向东进入罗布泊沙漠去探险,本来3天就能走到沙漠中第一个保护站,但到昨日已经30多天了,陆老先生还没有音信,家人着急到本报求助(昨日,本报曾报道)。陆的妻儿也于昨日起程,赶往新疆,要进入沙漠找寻老人。 老伴确认陆先生迷路的路段 这几天,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8点,陆淡先生的老伴习英梅,就不停地与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若羌县联系。昨日8时,习英梅老人告诉记者,她刚刚买到昨日19时从郑州去新疆的机票,而她的大儿子陆雨辰,于昨日8时,已从北京乘机去了新疆。“我不停地与库尔勒市公安局联系,找罗布泊沙漠内的相关情况,也与尉犁县联系,找到老陆出发的营盘古城,证实了他从这里打点行李,先向南去了35团的甘草连,从甘草连向西去了太阳墓和楼兰古城方向,我又与若羌县文体局联系,因为他们在沙漠中心设有一个文管所,一是负责文物的收集,二是为过往迷路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文管所也是一个流动的工作站,但那里的人根本没有发现老陆在那里出现过,在向西的罗布泊镇,老陆也没有在那里出现过。” 习英梅老人分析,陆淡老先生迷失的位置,应该在楼兰古城到文管所之间的这段大约170公里路段。 当地民警称这段路凶多吉少 若羌县文体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设立的文管所的位置,东边约100公里是楼兰古城,西侧近百公里正好是罗布泊镇,通过警方连续三日来查询的情况,他们发现陆先生8月9日到了营盘古城后,8月11日到了35团场甘草营,在此休整两天后,直向太阳墓方向去,因为那里有去楼兰古城的路,也就是说,从8月13日之后,就再也没有陆先生的相关信息了。 罗布泊派出所周民警介绍,从中原到罗布泊探险的人多是从东向西行走,从敦煌到玉门关后,再到八一泉,之后到罗布泊镇,那里有一个盐矿,有开矿的工人。探险者休整后到楼兰古城,再到营盘古城。但是这次陆老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是从西向东,想从玉门关走出来。“因为每年这段路上都有因为探险而遇难的人,我们发布告不让人进沙漠冒险,但还有很多人进来,但他们都是三五成群的探险者,以前极少有一个人进入这段路探险,因为那样凶多吉少,已知的只有一人单独进入过,他就是余纯顺。现在又多了一个,就是这位陆先生。”周民警介绍,一旦进入沙漠后迷了路,那就更难找寻了。因为罗布泊沙漠的面积是浙江省面积的两倍。 当年余纯顺就死于该路段 3年前,本报记者组团30余人,历尽艰难,穿越罗布泊沙漠,同时在沙漠中救出4位“弹尽粮绝”的探险者,其中带头的名叫钟林,他多次随团队进出罗布泊沙漠。昨日下午,记者与在乌鲁木齐的钟林先生取得联系,钟林先生一听老人在太阳墓—楼兰古城—文管所之间路段迷失后,大吃一惊。“当年余纯顺就是在这段路上迷路后遇难的呀!现在他的墓就在楼兰古城与文管所之间,离罗布泊湖的湖心(早已无水)很近。” 余纯顺完成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线,1996年6月13日,余纯顺即将完成徒步穿越罗布泊全境时,在罗布泊西段遇难。而这个西段,就是陆淡老先生现在失去联系的这一路段。 “他承诺这次回来,带我去海南岛” 对周围环境熟知的钟林先生介绍,因为3年前郑州晚报以及好心的郑州人救过他的命,他这次一定会协助本报和习英梅老人,尽最大努力去找寻陆淡先生。昨日上午到下午,钟林已经与当地的警方以及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联系,重点放在文管所到楼兰古城段去找寻。“我分析,老人最好的结局,是他迷失方向后向南,因为向南直走就是孔雀河,现在河里还有水,只要有水或者水草,老人应该还活着。”我们也希望老人能迷失到孔雀河边。 昨日19时,习英梅老人登上去乌鲁木齐的飞机,她在那里与儿子会合后,12日一起去库尔勒,转道营盘古城。“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他去年骑自行车带着我,去了山东的海边,我们搭帐篷在海边住了一个月,之后,他承诺过这次回来,带我去海南岛,还没有兑现呢!”老人临行前,眼里闪着泪水。 天涯孤旅探险者魂归罗布泊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19点半,“妙淡”儿子陆雨辰与搜救的向导经过艰苦不懈的搜寻,终于在大漠深处找到已经长眠的妙淡老人。妙淡是脱水后倒在罗布泊中的,他的山地车伴随在他身边。其家人、向导和当地警察将老人就地安葬。 妙淡是一位执着的骑行前辈,倒在了大漠深处,但他因执着而无憾。老人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圆了骑行罗布泊的梦想。 得知陆淡老人沙漠失踪的消息后,郑州探险爱好者龙占卫、王争辉自愿组织找寻队入罗布泊沙漠找寻。2009年9月29日,郑州晚报记者和两组探险队从郑州出发,从东部玉门关进入罗布泊,老人的家人从西边进入。 10月5日,记者接到陆淡老人的老伴习英梅的电话,称陆淡的遗体在罗布泊湖中心找到。习英梅老人对本报记者及两组探险队员表示感谢。老人称,她要为陆淡老人立个碑。“我父亲遇难地是雅丹地貌,路况非常差,车不容易开进去。”老人的儿子陆雨辰介绍,他们是以每15公里为半径画圆然后徒步进入,这样一环套一环地查询,仔细搜寻陆淡老人留下的车印和脚印。虽然罗布泊内部如迷宫,但最终他们还是找到了老人的遗体。 老人遗体就地埋葬 据罗布泊镇派出所史所长介绍,他们接到陆淡老人家人的报警电话,及看到郑州晚报、库尔勒晚报的报道后,立即组织警力沿老人进入处查找,但无果。9月中旬,陆淡老人的妻子和儿子赶到后,他们派车进入查找,仍然无果。9月下旬,陆淡的老伴和儿子再次进入罗布泊,终于在10月1日夜找到老人的遗体。警方称,这种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但还是被他的家人发现了,他的妻子和儿子的执著让人敬佩。据了解,因为各种原因,在法医鉴定后,家人就地在沙漠掩埋了老人的遗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