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毅 |
释义 | 革命先烈简介1916年出生,即墨市灵山镇灵山二村人,1932年毕业于即墨第五小学,随即考入即墨县信义中学就读。 受影响的背景这期间,他目睹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产生了忧国忧民的念头,经常与同学谈论国事。他对许多问题的独特见解,深得一些进步同学和教师的钦佩。信义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经常向学生灌输耶稣是“救世主”的思想。鲁毅却不信那一套,说耶稣不过是“一个灰土鳖”。这话传入牧师那里后,便以开除学籍威胁鲁毅。鲁毅生性刚强,愤然离开了这所教会学校,考入了益都师范。 抗日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鲁毅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逐步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面对现实,他渴望寻求真理,寻求变革社会、改造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但是,正当他准备完成学业施展抱负的时候,芦沟桥的炮声响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鲁毅眼看祖国山河破碎,同胞被屠杀,民族仇恨燃烧在胸中,他辍学回到家乡,决心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去。 “芦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这年冬天,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秘密在即墨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斗争。1938年春天,鲁毅结识了从青岛回乡开展抗日活动的“民先”队员马金铭,两人既是邻村,又有亲威关系。不久,便由马金铭介绍加入了“民先”组织,接着,又在第九区“民先”小组的帮助下,参加了胶东八路军第五支队,成为一名抗日战士。鲁毅在革命队伍里迅速锻炼成长。练兵场上,他刺杀勇猛,矫捷灵便,枪法准确。战斗中,他冲锋在前,机智勇敢,多次立功。1941年,鲁毅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又被选送到胶东“抗大”学习。1942年冬,他被派回家乡即墨开展工作,担任了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民主政权即墨第九区区长。 当时,即墨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日伪顽合流,沆瀣一气,联合反共。国民党地方武装在即墨九区建立了“抗八小组”等反共组织,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破坏抗日斗争,实行白色恐怖。鲁毅来到九区后,一面带领区干部深入到各村组织发动群众,同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一面扩大充实区中队,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不畏艰苦,经常顶风冒雪,行程几十里,辗转在全区十多个村庄开展对敌斗争。一天傍晚,当他获得伪乡队正在后疃一带抢粮抓人的消息后,便立即带领区中队赶去,提前埋伏在路的两旁。待伪乡队带着抢来的牲口和粮食得意洋洋地路过时,鲁毅一声令下,战士们猛虎般冲过去,打的敌人四处逃窜,截下了粮食和牲口,全部还给了群众。 鲁毅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与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他热爱群众,群众也全力保护着他。敌人对鲁毅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千方百计地搜捕他,甚至不惜重金收买,但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天,鲁毅正在泉上村开会,突然遭到了日伪军的包围,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在这危急的时刻,一位老大娘不顾自己一家人的安危,硬是把鲁毅拖到了家里,拿出了儿子的衣服给他换上,让他躺到炕上盖上被子装病发汗。敌人来搜查时,老大娘沉着应付,说是自己儿子。敌人折腾一顿,也没发现什么破绽,鲁毅在群众的保护下安全地脱险。 由于鲁毅和区中队战士的艰苦工作,九区的抗日局面逐渐打开,不仅直接控制了一些村庄,而且还在一些敌占区建立了内线关系和联络点,区中队经常凭借他们提供的可靠情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疯狂的日伪军不得不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 1943年初夏的一天,鲁毅率领区中队正在移风店一带活动,突然接到上级指示:一股日军将于近日由蓝村北上平度,沿路进行“扫荡”,要求区中队插入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扰乱敌人行动。鲁毅立即集合区中队传达了上级指示,并于拂晓出发,直插敌后。当队伍行进到平度沙岭村南时,与北去“扫荡”的日伪军遭遇,当即展开了激战,但因敌众我寡,他们陷入敌人包围中。鲁毅沉着地指挥区中队抢占有利地形,边打边撤。战斗到上午8时许,区中队弹尽援绝,与敌人展开了肉搏。这时,一个日本兵向鲁毅扑了过来,鲁毅眼疾手快,甩手一枪猛然向敌人头部打去,敌人应声倒地,脑浆崩裂。接着,又冲上来两个日本兵,鲁毅赤手与之展开了肉搏,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敌人把鲁毅关押在南村日伪据点的炮楼里。 中共即墨县委领导得知鲁毅被捕的消息后,立即组织营救。当天晚上,便通过南村据点的内线与鲁毅取得了联系,约定深夜以火为号,里应外合将他营救出去。就在鲁毅从炮楼跳下时,被敌人哨兵发现,营救未能成功。敌人怕夜长梦多,连夜把鲁毅押往蓝村火车站宪兵队。 日军宪兵队长先对鲁毅许以高官厚禄,鲁毅淡淡一笑,坚定地拒绝。宪兵队长凶相毕露,命令打手用刑。鲁毅被打手踢倒在地,抽皮鞭,坐老虎凳,严刑拷打,折磨得全身鲜血淋漓,多次昏死过去,但始终坚贞不屈。 不幸辞世1943年4月的一天,鲁毅被杀害在蓝村火车站西侧的野地里,年仅27岁。 大学教授简介鲁 毅 原名胡惟溥,男,1925年12月生,山东省即墨市人。外交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肄业,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毕业。1949年前后为华北大学哲学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史研究生。 社会地位从1950年起,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国际关系史教研室副主任、外交学院中国对外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曾赴法国参加国际会议。外义学院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教研处处长、《外交学院学报》主编、院党委副书记。曾应邀赴英国考察外交官培训。现为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荣誉及成就曾应邀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任国际关系史副主编)、《政治学》卷(任编委兼国际政治副主编)、《外交大辞典》(任编委);还参与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主编之一,获学院优秀著作奖)、《外交学概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卷本《国际关系史》(任副主编兼第一卷常务主编、获中国图书奖)、《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任主编之一)。另发表论文数十篇。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人物简介鲁毅,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昌县人,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82年至1991年任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办事员至主任科员;1991年至1995年,任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主任科员至正处级秘书;1995年至1997年任深圳商业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1997年至2003年任深圳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任深圳商业银行董事、监事;2003年至2005年任深圳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2005年任罗湖区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党组书记;2006年2月24日当选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现任宝安区委书记。 工作简历1982.08——1991.00,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办事员、主任科员; 1991.00——1995.06,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主任科员、正处级秘书; 1995.06——1997.12,深圳市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1997.12——2003.08,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兼任深圳市商业银行董事、监事; 2003.08——2005.07,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 2005.07——2006.02,深圳市罗湖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党组书记; 2006.02——2010.06,深圳市罗湖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党组书记; 2010.06——,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宝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人选。 记者眼中的鲁毅注重民生 鲁毅在罗湖工作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实干,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求真务实抓落实”,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层一线。 作为罗湖区工作的主要落实人之一,在人民路改造工程、穿衣戴帽工程、危险边坡治理中,他经常三天两头到工地现场办公;在规划金融城、商业城、珠宝城、工业城和梧桐山艺术小镇的“四城一镇”工作上,他事无巨细,亲自督办、亲自抓。对涉及民生的工作,他都格外尽心。2008年6月开始,鲁毅亲任罗湖老住宅区城中村“插花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门禁卡”和视频监控器在全区推广,使城中村管理有了很大提升,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率也大为下降。2007年,鲁毅提出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品德、社会实践等课程中的教育新理念,兴办“4点半少年军校”,组织离校学生到军营参观、学习,保证了学生的离校安全,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鲁毅平易近人,也很爱护干部,但他对干部要求很严,对自己要求更严。 作为记者,我还有一点印象深刻的就是鲁毅很有才,出口成章,话语很精炼也很精确,极富文采。 四川省劳动模范鲁毅鲁毅,男,达县人,中共党员,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清运管理所驾驶员,四川省劳动模范。 鲁毅系部队转业军人,在部队曾多次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志愿兵,1997年从部队转业到达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作。在工作中,多年的职业磨炼,鲁毅练就了一手“闻(气味)、听(声音)、看(零件)、摸(温度)”的检车绝活。车辆有没有问题,甚至问题在哪,他只要通过“闻、听、看、摸”,就可以判断得“八九不离十”。12年来他默默奉献,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弘扬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奉献精神,从来没有要求公休假日,还处处做好事。 由于工作突出,被四川省市政市容协会表彰为2009年度环卫行业先进个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