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可荣 |
释义 | 个人简历男,1970年出生于安徽繁昌。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199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2年6月获安徽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1月晋升副教授,2008年7月晋升教授。 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农村社区发展。目前主持及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4项。主要著作有《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研究——对北京、安徽三村的个案分析》、《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研究》等5部。曾在《农业经济问题》、《青年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学术活动集锦2009年9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与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如何发挥合作社服务功能研讨会”在金海种业举行。鲁可荣教授以及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全国知名的合作社问题专家参与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出谋划策2009年7月7日,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鲁可荣教授携科研人员对沙门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进行调研。鲁教授对该镇大学生村官的“结合实际,抱团创业,反哺农村”的创业思路表示肯定。 鲁教授一行先后考查了县劳动力服务中心沙门工作站、滨港工业城部分企业,与该镇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交流讨论,详细了解了该镇工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鲁可荣教授指出,沙门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实践性强,作用发挥得很到位,特别是玉环劳动力服务中心沙门工作站体现了创业特色,具有独创性和推广意义;大学生村官创业思路不能仅限于农村、农业,要有长远的眼光,立足当地实际,狠抓滨港工业城开发带来的各种机遇;创业实践基地要着重服务好当地工业经济,劳动力服务中心要在一产从业人员转二进三中发挥桥梁作用;同时,他希望大学生村官在创业的道路再接再厉,走出自己的特色,形成长效机制。 论文与专著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运用社会学、发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来分析欠发达农村社区发展的内部动力以及外部因素,运用社区发展理论和社会系统整合论等理论,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类型的重新划分,以农民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寻求促使我国大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外部动力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欠发达农村社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探索欠发达农村社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对构建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系统理论,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社区发展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之三)-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研究》共分八章,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类型及特点,乡村旅游与乡村功能变迁,乡村旅游与农民生活方式变革,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建设等内容。为了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历时三年多,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全面地调查了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特别是对北京昌平的乡村旅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考察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此书是这一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立足于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的目标和有利条件,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和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系统地研究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全书由上、中、下三篇内容组成,上篇主要介绍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涵、农村社区功能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国际和国内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快农村社区发展的重大意义。中篇主要是运用自组织理论结合农村社区发展的实践对农村社区发展动力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系统的形成机制。下篇主要根据实地调查研究资料,选取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村社区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