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河乡
释义
1 河南省濮阳县鲁河乡

鲁河乡位于濮阳县中北部,辖47个行政村,4.7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

濮阳县东南17公里,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4.7万人,耕地7.5万亩。境内交通便利,西邻106国道,省道汴张线贯穿南北、鲁河路横贯东西全境,全乡4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近年来,鲁河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以工兴乡”战略,紧紧围绕“以农引工、以工促农、工农互动、良性发展”这一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全乡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230万元,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完成60742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完成142万元,乡财政收入完成134.5万元。先后荣获市级林业建设森林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龙乡精神杯;县级文明乡镇、治安模范乡镇、先进“六好”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立功单位等荣誉称号。

鲁河乡代码:410928203。鲁河乡邮编:457167。2006年,辖47个村委会:鲁河村、刘坊村、水杨村、许屯村、李庄村、高庄村、贾庄村、寨上村、邢庄村、前巴河村、东巴河村、中巴河村、西巴河村、梁庄村、柘桑树村、田庄村、季家村、西杨村、安家村、王家村、南杨村、前白楼村、西白楼村、东白楼村、中白楼村、顾头村、翟庄村、高庙村、铁留庄村、新村、前杜固村、后杜固村、龙宿村、东寺上村、西寺上村、顾家庄村、丈古集村、前杜庄村、后杜庄村、李屯村、豆楼村、朱庄村、王庄村、前南孟村、刘南孟村、朱南孟村、张庄村。

鲁河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素有濮阳“小粮仓”的美誉。境内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占地面积1500余亩,中原油田一厂、采油五厂分属东西两侧。乡党委、政府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建设了鲁西特色养殖区、鲁中林下经济区和鲁东工业区。鲁西特色养殖区以广源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乡养殖业。目前,全乡生猪存栏达30万头,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253家,存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18家,形成了寨上、巴河、柘桑树等12个养猪专业村;金鸣养鸡场已通过农业部审批验收,成为全市首家无公害禽产品生产场;濮阳市裕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牛存栏已达1000余头。鲁中林下经济区以前杜庄、顾头、中白楼等6个村120余亩的林地养殖示范区为中心,辐射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鲁东工业区以神龙纺织品有限公司和银源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优质棉2.4万亩,促进了全乡纺织业的发展;以金信面粉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乡近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目前,全乡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全乡现有各类经济实体209家,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34家,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全乡已经形成了畜产品、纺织业、面粉业三大支柱产业。

按照“搞活商贸,外引内联”的方针,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规划建设了商业楼28栋,商业建筑面积达6700余平方米,沿街进行了绿化、美化,完善了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个“清洁、整齐、繁荣”的新型小城镇已初具规模。

2 黑龙江省龙江县鲁河乡

鲁河乡位于龙江县西北部,东接龙江镇,南靠龙兴镇,西北部与碾子山区接壤,滨洲铁路、碾北公路贯穿鲁河乡境内,并有火车、汽车站点。全乡幅员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17.6万亩,有行政村7个,46个自然屯,总户数6676户,26672人。乡政府驻地鲁河村。

鲁河乡名源于驻地鲁河村名。鲁河乡一带,中华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龙江县第三区和第二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碾子山保,1938年4月改隶碾子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隶属龙江县碾子山区,1948年改隶第四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龙德乡。1958年6月,与双合、三道沟、头道沟乡合并,改为繁荣乡。同年9月,与合山乡

合并成立繁荣人民公社。1960年将合山、东太平川、西太平川、一心等生产大队划归合山公社管辖。1961年将公社机关由前王蒙沟移驻鲁河生产大队。1978年因公社机关移驻鲁河大队,改名为鲁河公社。1984年5月,改为鲁河乡。

鲁河乡辖境地处丘陵漫岗和半山区,雅鲁河流经乡境。为防治水害,修筑了雅鲁河防洪堤,并引雅鲁河水建成了全县著名的九龙灌区。全乡总面积2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是龙江县主要产粮区之一,尤以盛产马铃薯和加工粉条闻名全县。乡办工业有采石、制砖、水泥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2102万元。

3 江苏省灌云县鲁河乡

概况

鲁河乡位于灌云县东北部,三面环水,孟陬公路,242省道(在建)贯穿境内,全乡总面积4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38亩。辖后腰庄、北六队、正兴、民治、南兴、鲁河、沈场、沈杨庄、兴二、吴赵庄、兴三、双闸、兴五、兴四14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721人,现行政上归四队镇管辖。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9179万元,农业总产值8255万元,工业总产值23714万元,乡财政收入2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元。近年来依据本乡比较优势,实施“水上鲁河”发展战略,走“盖柿之乡”之路,是苏鲁地区最大的芦柴销售市场。劳务输出、网箱养殖、种植柿树、贩运芦柴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新亮点。

农业

全乡三麦面积22429亩,水稻面积9498亩,全年粮食总量17426吨,平均亩产361公斤;棉花10699亩,总产769吨,平均亩产皮棉72公斤;蔬菜种植7638亩,三禽饲养量50万元,生猪饲养量2.6万头,水产养殖产量510吨;全乡已有网箱1500口。

工业

2002年全乡完成工业产值23714万元,其中:乡办5234万元,村级以下1848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1641万元,全乡实现销售收入23227万元,实现税金800万元,完成工业利润3100万元。

第三产业

2002年,全乡新增个体工商户 22 户,新增从业人员60 余人。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全乡长年在外劳务人员4600人。外出务工人员中,既有从事二、三产业的,也有一些举家外出承包土地从事一产的。

〔财税金融〕2002年,全乡财税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实现财政收入251万元。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工资足额发放。2002年,信用社、邮政等到各项存款2205万元,各项贷款2853万元。

社会事业

2002年,全乡抓住一调两改的机遇,投入200余万元新建鲁河中学教学楼、实验厅、报告厅3幢,鲁河中心小学教学楼3幢。完成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教育设施配套建设。鲁河中学被命名为“创建省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鲁河中心小学正在创建市实验小学。全乡计划生育率91.6%,人口出生率9.9 ‰。新疏浚正兴大沟1条,挖土方78万方,开挖甜水井1口,新增自来水用户600余户。

产业结构调整

2002年,全乡围绕建设“两带五区”的工作思路,着力建好善后河坡千亩立体种养殖经济带,孟陬路沿线盖柿生产经济带和蛋鸡、牛羊、生猪、淡水养殖、蔬菜生产特色经济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特色区域经济。

小城镇建设及村道路改造

2002年,鲁河乡继续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集镇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改造取得了新的进展。

外引内联

2002年,鲁河乡牢固树立“乡外就是外”观念,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靖江络纶棉业有限公司联营新办轧花厂,引进内联资金450万元;兴办与镇江联营的苏兴面粉厂,引进内联资金120万元;与镇江崔明伟先生合作兴办的特种养殖厂,引进内联资金320万元。

受上级表彰情况

2002年,全乡分别被市县授予“网箱养殖之乡”、“村民自治示范乡镇”、土地管理执法“模范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