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释义 | 鲁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整合办学资源,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实力,2009年8月学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入,并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80余人。 学科建设学院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软件理论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教研室,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拥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安全与系统结构、高性能网络、网络协议分析、图像处理、软件设计、系统维护、单片机、嵌入式系统、ERP等高标准实验室15个,其中,“国产软硬件集成应用”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经学校批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鲁东大学软件学院,面向IT企业培养软件人才。 师资力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42名,博士10名。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质提供良好的学科环境。 学院发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学术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为学生成长创造优良的条件。按照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准确定位,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和优势的战略原则,积极推进学院各项事业持续有效发展。 该学院努力建设并形成崇尚学术,尊师重教、和谐宽容、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起适合于学术发展的机制,力争在学科建设、本科生教育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使学科的主要学术指标和教育教学指标进入山东省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该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项、山东省信息产业厅计划项目2项。2007-2009年,学院教师在各类权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8部;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该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 8 项、山东省级一二三等奖 25 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16项,山东省级一二三等奖18项; 2007年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山东赛区三等奖1项,2008 年获得“全国嵌入式软件设计比赛” QT 类特等奖1项,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三等奖1项。 学院重视第二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通过举办才艺大赛、大型书画摄影展、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服装设计大赛、交谊舞大赛、影音重塑大赛、宿舍文化创意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2007-2009年,该学院学生有200余人考取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国内知名院校研究生,有90余人考取各地教育局教师,有50余人考取各地公务员、选调生或事业单位,在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多个方面走在了学校前列。 学院积极拓展办学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与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金蝶(青岛)软件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联合建立了11个专业就业实习基地,该院还是山东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并与柯莱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齐鲁软件园、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软件园、江苏昆山软件园等开展就业合作,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国内大型企业或软件行业就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该院坚持“夯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激励知识创新”的办学宗旨,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力打造专业品牌,为同学们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平台,为国家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技术人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