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鲁甸乡 |
释义 | 鲁甸乡位于玉龙县西北部,地处老君山腹地,东与巨甸镇和黎明乡接壤,南与怒江州兰坪县相连,西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北与塔城乡毗邻,总面积574平方千米。乡境海拔在2100—383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霜期18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下辖鲁甸、新主、杵峰、太平、安乐5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甸心村距县城156千米,海拔2570米。境内主要居住有纳西、傈僳、汉、普米、彝、藏、白等7个民族。2006年年末总户数4037户,总人口170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37人。 乡镇概况全乡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5612亩,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0350亩,粮食总产量9111吨。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种植面积12000亩,产量340800千克;小麦种植面积11400亩,产量119200千克;白芸豆种植面积19500亩,产量2920000千克;马铃薯种植面积4300亩,产量1290000千克。在经济作物中,油菜种植面积3125亩,产量372800千克;烤烟种植面积3320亩,产量459000千克;药材种植面积12000亩。 年末大牲畜存栏8800头,年内牛出栏920头。猪存栏12900头,年内出栏14155头;羊存栏12790只,年内出栏5050只。肉类总产量1386吨。禽蛋产量51吨。 全乡生产总值完成4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923.3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4.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5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5元,比上年增加196元。 特色产业该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省外、国外。2006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9225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药材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药材产业。拥有企业5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4个;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4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500户。 发展理念2006年内,乡党委、政府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坚持走“三集中一到位”的路子,坚持走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五个研究”,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了从大户带动到全面启动,实现了小市场和大市场的对接,实现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在林政管理和矿山整治工作中,研究制订了《森林防火扑火应急预案》,成立了护林防火应急指挥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具有针对性的路检路查工作,严厉打击偷砍盗伐和运输木材的违法行为。为加大对矿山的整治力度,专门成立了杵峰铁矿和五点石矿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矿山协调好公司和矿区群众的关系,及时作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对矿区可能引发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排查,调处铁矿开发过程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相继成立杵峰和五点石铁矿运输协会,成立了由县交通、国土、稽查、公安、税务、鲁甸人民政府、巨甸镇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工作组,在巨甸设立验票点。 发展建设截止2006年底,该乡已实现通水 、通电 、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乡有2156户通自来水,有568户饮用井水,有18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60%)。有3857户通电,有84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1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5.54%、 20.90%和 52.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4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89户(分别占总数20.90 %和41.83 %)。到2006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18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63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乡有2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87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4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6年内,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80万元。鲁甸中学砖木结构教师宿舍楼、鲁甸完小教学楼、太平完小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杵峰完小教学楼开工建设,新主完小教学楼建设项目进入筹备阶段。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全年累计组织科技培训19期5780人次。年内,云南港鑫公司在鲁甸建立药用植物产业示范区,云南菌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华合作总社食用菌研究所在鲁甸进行林下羊肚菌扩繁基地建设,丽江华利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岭南保健品开发公司、思茅祥和农业开发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云南雷森科技有限公司在鲁甸建立科研示范及生产基地。 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人口出生率为7‰,计划生育率为95%。太平村委会卫生室建设项目已立项,杵峰村委会卫生室建设已列入县卫生局储备项目。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户为单位参合率达到93%,以人口为单位达到90%。 全年共向外输出986名务工人员。同时,随着产业种植大户种植规模的扩大,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大。全乡每年就地解决13万个工日的富余劳动力,每个工日可获得不少于15元的收入,全乡产业大户一年支付给农民的工资达320万元。 全乡示范建成52口沼气池,全乡沼气池达到58口。 年内,争取扶贫信贷资金80万元,投入到药材、芸豆、烤烟、林果、畜牧等产业发展中。安乐村委会吾丁石50户安居工程项目完成一半。 全年累计发放退耕还林款,粮食直补及烤烟煤、肥补贴近150万元。 7月17日,乡内遭受严重的雹灾和洪灾。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共拨出救灾资金9万元,安排防灾、救灾粮食7000斤,化肥14吨,水泥15吨给受灾群众。巨鲁公路太平段、鲁甸至杵峰公路阿曼生路段、鲁甸甸心至格子兰公路、丽维公路新主段、安乐拉八乐公路和乡内各大小桥梁通都受损,通过采取政府补助和群众投工投劳等措施进行修复。 年内,开工建设装机容量1.76万千瓦的新主河、太平河电站,完成投资110万元的安乐农电网改造工程。投资1300万元开通新主、杵峰、太平、安乐的移动基站及新主、杵峰的程控电话,实现移动通讯覆盖全乡。投资940多万的鲁甸河流域土地整理复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投资50万元的鲁甸街至拉美荣生物开发基地公路修复工程已完成。鲁甸甸心至格子兰公路建设项目竣工。丽维公路新主段进行简单的修复。投资二千多万元的巨鲁公路建设,已完成巨甸及太平岔路口的油路铺设任务。 所辖村委鲁甸村委会全村辖甸心、甸南、甸东、甸北、甸头、拉美荣、马厂、汛上8 个村民小组。总面积 28.93平方千米,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 11℃,年降水量900—1100 毫米。总户数1379 户,总人口 5516人。有劳动力3015 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42人。全村耕地面积14178亩,人均耕地面积2.57 亩。该村适宜种植玉米、白芸豆、荞麦等农作物。有林地139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5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5亩,主要种植苹果。有草地 400亩;荒山荒地500 亩。全村经济总收入 1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9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药材为主。 安乐村委会全村辖思米杵、喇叭乐、格庄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67平方千米,海拔290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00毫米。总户数487户,总人口1860人。有劳动力1395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10人。全村耕地面积5158.4亩,人均耕地面积2.77亩。有林地6800亩。该村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全村经济总收入6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6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玉龙县营欣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于年内在该村进行开发、采挖。 杵峰村委会全村辖大村、小村、下村、点石、阿曼生、美早林、美念布、大小羊场8村民小组。总面积113.49平方千米,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100毫米。总户数919 户,总人口3898人。有劳动力266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79人。全村耕地面积11800亩,人均耕地面积3.02亩。有林地152000亩,草地4100亩;荒山荒地3550亩。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全村经济总收入224.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和药材种植为主。该村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玉龙县恒山矿业开发公司于年内在该村进行开发、采挖。 新主村委会全村辖红字片、新字片、东字片、金字片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1000毫米。总户数894户,总人口3982人。有劳动力2322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95人。有耕地面积12586.5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该村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林地72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苹果、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全村经济总收入610.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8.52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太平村委会全村辖核桃树、秀水塘、塘上、大水沟、拖八课、依盖、拍底、箭牌、彝族9个自然村。总面积13.8平方千米,海拔 2500米,年平均气温 11℃,年降水量800 毫米。总户数434 户,总人口 1730人。有劳动力1167 人。有耕地面积 5648亩,其中,水田面积48 亩,旱地面积5600 亩,人均耕地面积3.2 亩。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有林地4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2 亩。主要种植苹果。有草地5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33.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 元。 农村科技鲁甸乡积极组织各种技术培训,多途径、多渠道引导无业人员就业,进行劳务输出。加大就业前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少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为少地农民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年内共转移劳动力1947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