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庐镇乡
释义

庐镇乡:前身为庐镇乡、洪庙乡,2004年根据省、市、县区划调整要求,将庐镇乡、洪庙乡合并为庐镇乡,洪庙乡整建制并入,合并后又将杜祠村整建制并入庐镇村,石涧村整建制并入和平村,区划调整后的庐镇乡辖13个行政村,279个村民组,总人口18790人,总面积131平方公里。乡内人勤物阜,风光旖旎,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有着光荣的革命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乡镇简介

庐镇乡地处安徽省舒城县西南山区,与桐城市、潜山县接壤,并与本县河棚镇、晓天镇、城冲乡、燕春乡相交,重要省道马安路(马河口—安菜),县道庐中路(庐镇—中义)贯穿而过,成为乡内主干道,上游河棚河河源头在境内的姚咀村二姑尖(海拔950米)和安菜村王道人坟上,张冲村花岩山海拔1062米,是全县第二高峰。 庐镇乡采取五条措施,迅速贯彻落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在全乡开展思想解放、更新观念大讨论。召开乡村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动员会,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是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完成800万元招商任务。网上发布信息,借四个创业协会、四个办事处和县园区平台,搭建平台,寻找抓手。抽调专人住省外招商。目前板材厂、电缆线厂、水电站等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是在资源优势上做文章,开发绞股蓝,油茶、三龙井水电站、大理石、百丈岩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是发挥能人大户带动效应。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五是狠抓环境改善,促经济发展。建停车场1处,修水泥路16.5公里,筑桥梁2座,建通讯塔3座。

庐镇乡已形成油茶、板栗、茶叶、中药材四大基地,松、杉、竹、水力、山野菜、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万佛湖”牌绞股蓝、江山大合柿、“龙舒”牌石材畅销省内外。

境内有百丈岩瀑布、黄石岩瀑布、三龙井、花岩山、二姑尖、通关桥、棋盘石、仙人洞、黄道人墓、仙字岩、高庙等旅游景点。老关岭界碑传说优美动人,省人防一号工地、省公安厅二号工地防空洞四季如春。

小集镇已具规模,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行政区划

庐镇乡前身为庐镇乡、洪庙乡,2004年根据省、市、县区划调整要求,将庐镇乡、洪庙乡合并为庐镇乡,洪庙乡整建制并入,合并后又将杜祠村整建制并入庐镇村,石涧村整建制并入和平村,区划调整后的庐镇乡辖13个行政村,279个村民组,总人口18790人,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庐镇村31个村民组,689户,2658人,面积1028亩;沈河村18个村民组,380户,1074人,面积13954亩;二河村18个村民组,410户,1411人,面积7081亩;黄柏村27个村民组,407户,1630人,面积16396亩;姚咀村14个村民组,238户,907人,面积12564亩;大桥村18个村民组,403户,1332人,面积12069亩;张冲村19个村民组,328户,972人,面积15593亩;柳林村17个村民组,351户,1387人,面积10544亩;小街村23个村民组,443户,1488人,面积17423亩,江山村18个村民组,271户,1025人,面积1066亩;林河村12个村民组,205户,787人,面积11416亩;安菜村25个村民组,415户,1518人,面积30491亩;和平村39个村民组,690户,2541人,面积26880亩。

地理气候

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群峰交错,海拔高程110m-1000m,主要组成物质为庐镇关群灰色含黑云钾长片麻岩,变质基性火成岩,粉沙质壤土组成;安菜村境内榴辉岩是大别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有极大的科研价值。

庐镇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历年平均气温为13.6℃,一月平均气温为1℃度,七月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最低平均气温-16.3℃。

年平均降雨量为1433.5mm,年平均径流量6574立方米,5-8月份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54%,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最高风速为3.2m/s,最小风速为22m/s。

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1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9%,比2000年增长34%,年均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450万元,年增长31%,第二产业产值4500万元,年增长11%,第三产业产值3050万元,年增长14.4%,三产分别由2000年的48∶43∶9调整为31∶41∶28。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30元。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茶、茶叶、板栗、毛竹及松杉为主,人均住房面积24.4平方米,其中楼房占25%,砖瓦房占42%,全乡劳务输出人数6200人,为全乡收入的主要来源。

乡内人勤物阜,风光旖旎,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有着光荣的革命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全乡已形成油茶、板栗、茶叶、中药材四大基地,松、杉、竹、水力、山野菜、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原始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仲夏,绿叶浓荫,苍翠欲滴;金秋,霜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冰雕玉砌。乡内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峰峦叠嶂,沟壑交错,苍松翠竹,植物繁茂,瀑布三叠,山石神奇,用“奇、幽、秀、妙”四字可概括其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华东第一瀑的百丈岩瀑布,落差 136.7米,银波三叠,白练长垂,气势宏伟;拱形规则、天然形成的石拱桥“通关桥”,其跨度达100米,高约50米,桥下可容纳几百人避雨;天然形成的仙人洞,幽深莫测,云遮雾绕;仙字岩,呈“仙”字形,惟妙惟肖;合掌石,状如合掌;棋盘石,造型逼真,情趣幽雅;象头石,石形如象头;特别是极具科研和观赏价值,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榴辉岩地质遗迹保护区,一条世界级科考观光精品线路已开通,为国内外地学专家及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了探求地球深部奥秘的绝佳场所,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及世界地质公园。

社会事业

该乡在乡村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在村民组选配纠纷信息员279名,保证了人民调解组织覆盖全乡。与此同时,该乡从司法所、村企负责人、德高望重的群众中选任了58名人民调解员,其中35人为高中以上学历,法律素养、道德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水平普遍较好。并且该乡不断完成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制度,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互相衔接的工作联动机制,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时效。截止7月底,全乡共排查出婚姻纠纷、房屋宅基地等纠纷33件,调处成功33件,调处成功率100%,对5件有典型意义和社会影响的民间纠纷制作了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防止和避免因邻里纠纷引起械斗、自杀2件,成功制止和避免了群体性械斗1件,防止和避免了集体到省赴京上访2件,基本实现了民间纠纷调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当事人满意,旁观者受益”的处置效果。

人文历史

老街传说

庐镇老街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的庐镇乡,距县城45公里,与桐城市中义乡相邻,省道舒桐路经过庐镇老街。清朝道光八年《修闸碑记》记载:“峡口似关,居民聚矣,因本府之名,故称之为庐镇关也”。

据舒城县志记载,庐镇老街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属庐州府,为和(肥)安(庆)通道,兵贾必争之地。相传朱远璋和陈有谅交战时,曾路过此地屯兵,至今,石道上仍留有战车碾过的沟印。到了明末清初,做生意的驻兵增多,渐渐成了小镇并繁荣兴旺。

清朝年间,这里匪盗严重,虽有驻军,但因是县州交界,山高路远,两地官吏相互推诿,民不聊生。为此,乾隆四十三年,朝廷立“禁碑“于老街,文曰:“正堂加五级”。周围州县官吏均得服从管理、调遣、共剿匪盗。民国二十四年后,相继有红二十八军,皖西支队、地方游击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古清明居

唐家大宅院位于庐镇乡舒洪公路旁,距乡机关2.5公里处的棠岭,它是舒城县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幢典型清代古民居。

掩映在青山绿水、苍松翠竹下的唐家大宅院,是由清代嘉庆年间桐城籍商人唐礼宽为五个儿子出资建造的,宅院坐东朝西,背靠着墨黛的青峦,面向淙淙流淌的小河。整个宅院占地8亩,共有房屋49间,一律的青砖灰瓦,其中正屋两栋,厢房六排,构成四进六出,就象一个等距离的木梯,恰好分隔成五个天井。房外是木雕的回廊和青石铺就的甬道,两条甬道的尽头又各开了两扇侧门。门外是院,院内院外都植满了树,微风吹来真是“桃李屋外夭,红杏墙头香”。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1593

男 6202

女 5391

家庭户户数 304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1406

家庭户男 6060

家庭户女 5346

0-14岁(总) 2365

0-14岁男 1208

0-14岁女 1157

15-64岁(总) 8264

15-64岁男 4543

15-64岁女 3721

65岁及以上(总) 964

65岁及以上男 451

65岁及以上女 51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518

自然条件

庐镇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历年平均气温为13.6℃,一月平均气温为1℃度,七月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最低平均气温-16.3℃。 年平均降雨量为1433.5mm,年平均径流量6574立方米,5—8月份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54%,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最高风速为3.2m/s,最小风速为22m/s。

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群峰交错,海拔高程110m-1000m,主要组成物质为庐镇关群灰色含黑云钾长片麻岩,变质基性火成岩,粉沙质壤土组成;安菜村境内榴辉岩是大别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有极大的科研价值。

治安状况

庐镇乡内人勤物阜,风光旖旎,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有着光荣的革命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舒城县庐镇乡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渗透融合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确定了“点上求辐射,线上求延伸,面上求覆盖”的工作思路,形成乡、村、组三级干部抓创建、警民携手保平安的良好工作格局。

庐镇乡把经济发展与平安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全乡开展了“科技下乡支农、平安创建进户”、“引导群众抓产业,发动群众创平安”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了综合治理职责,建立健全了村组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接边地区治安防范、集镇市场秩序维护、重点区域打击整治“五个防范网络”;成立了乡便民服务大厅和村全程代理服务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平安创建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普法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律进课堂普法,利用便民服务大厅普法,通过调解矛盾纠纷和查处治安刑事案件以案释法,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群众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逐步下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