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颅相学 |
释义 | 简述颅相学(Phrenology)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心理学假说。目前这种假说已被证实是伪科学。德国解剖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Franz Joseph Gall)于1796年提出了颅相学。 颅相学家们认为大脑是心灵的器官,而心灵则由一系列不同的官能构成,其中每一官能便对应了大脑某一特定的区域。这些区域被认为按一定比例构成了人的特性。同时,颅相学家们还相信,颅骨的形状是与大脑内这些区域的形状相关的,因此通过测量人的头颅便能够判断每个人不同的人格。 源起早在古希腊 - 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提出大脑机能和心理的关系问题,例如希波克里特和加伦都认为心理、智慧的部位在脑。17世纪笛卡尔在他的“反射思想”中提出,有一种“动物精神”沿着中空的神经管流动到脑子,通过脑中的松果体和灵魂交感,然后发出动作。18世纪哈特莱(1749)提出受刺激的神经波动,沿着中枢的神经引起大脑振动而产生感觉和感觉痕迹的记忆等等。 1776年阿斯特鲁克将上述思想加以归纳,概括为反射概念。他把反射分为:感觉神经、中枢神经低级部位和运动神经三个部分,指出随意动作和发射动作的区别。约在1809年前后,意大利医生洛兰图提出神经系统分工的假设,但他把感觉看做是延髓的技能,认为大脑活动是纤维的活动。1811年英国人伯尔和1822年法国人马戎第相继发现,通过脊髓前根的是运动神经,后根是感觉神经。这是他们各自提出的神经技能的两分法,后人称之为伯尔·马戎第法则。19世纪30年代生理学之父约翰·缪勒把反射概念引进生理学,认为反射动作也通过大脑,只是在大脑里不起什么作用。约在19世纪20年代有了显微镜以及化学硬化切片和染色等新技术的应用之后,人们发现了脑组织由白质与灰质、神经纤维的网状结构和突触等组成,从而提出了神经元学说和大脑机能分区学说等。 关于大脑机能的分区说,早在18世纪末,颅相学者加尔及其学生施普茨海姆(J.G. Spurzheim)曾宣扬脑的各部分皮质都有特殊机能,可按头颅的形状将脑的心理机能分为35区(如右图)。 他们宣称,观察一个人的头颅的形状就可以断定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面貌。例如,额突,被认为是贪得“8”的符号,扒手多数是额突的等等。但是科学家并不承认这种怪论,但这种观点对大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影响很大。 1861年法国人布罗卡发现脑的第三个前额基部是言语中枢。那时有个失语症患者前来住院治疗,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发音器官正常,但不能说话。五天后患者失去。布罗卡当天解剖尸体后发现,在其左脑第三前额回基部有一内伤。于是,他提出和弗卢龙相反的意见,认为脑是由相当于心理机能的各部分组成的。由此可见,大脑机能统一说和分区说的争论早已有之。 理论加尔从小就喜欢观察人的外表(尤其是颅骨外表)同心理的关系。例如,他根据个人长期的个案观察,发现眼睛明亮的人,一般记忆力较好;头骨隆起的人,可能象征着贪婪的脑机能,是监狱中扒手的特征等。根据当时生理和解剖知识,写了一套名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系列著作,除了就神经系统及其机能进行严谨、保守的阐述之外,还兼论颅相学。其基本原理如下: 1、大脑是心理的唯一器官; 2、头盖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脑的结构相关; 3、心可分为许多官能,加尔一开始给出的分类有37种,如“多情”、“野心”、“良心”等等,后增至42种; 4、任何官能的过度发展,均与脑内相应部分的增大有关。 因此,只要手摸摸颅骨,就能分析大脑内部结构特点,就能分析一个人哪些心理机能发达或者欠缺,故有人将“颅相学”称为“读隆起术”。 加尔的颅相学从来没有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他的脑机能定位思想在随后的100多那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他当时所做的定位是没有太多根据的,而且许多说法在现在看来完全是错误的。尽管学术界不认可,但民众似乎非常认可颅相学,人们甚至相信颅相学有助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例如,有一位学生颅骨上的破坏区比较发达,性格上喜欢虐待动物,后来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脑后集中了慈爱、友情、乡土情,有位女士后脑部位相当发达,事实上她的确是一位善于交际、注重友情的人。 影响当时在法国、英国和美国,颅相学曾经非常流行。各种颅相学学会、学院、杂志,在19世纪遍布英国和美洲大陆,直到20世纪初它们才逐渐绝迹。颅相学不具备科学性,但是颅相学中的科学思想,对于应用心理学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例如,第一,它指出大脑是“心灵的器官”,确立了生理心理学的基础,这对于心理学的独立是非常重要的观点。第二,它提倡的大脑机能定位思想,是近代脑生理心理研究的基础。第三,颅相学使得人们第一次这样广泛地宣传和应用同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虽然不够科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