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卢山岩画
释义

卢山岩画,位于海西州天峻县江河乡卢山山丘上,生动地反映了古老的柴达木文化,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极高的学术意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卢山岩画位于海西州天峻县江河乡卢山山丘上,此距江河乡政府约8公里。山丘位于江河右岸,海拔3800米,相对高度约40米。山丘南部地势开阔,水草丰美,岩画散布于山丘,在南山坡上有平面的30多块花岗闪长粉岩上。单独的、不相连的有面的岩石,即为一区,共31区。最大的为第一区,岩画约30平方米,画面约20平方米,上面有158个个体形象。最小的岩画仅数厘米,其画面仅一动物。画面描绘的主要内容有动物(主要以牛、马、鹿、鹰、豹子、狗为主,牛最多,鹿次之)、狩猎、战争、生殖及藏文字等。凿画于魏晋--隋唐时期(上限)、吐蕃时期(下限)或晚唐时期。打制技法分为垂直打击法和阴线轮廓勾勒后加以磨光法两种。1985年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协同进行调查研究。1986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卢山岩画位于海西州天峻县江河乡卢山山丘上。山丘南部地势开阔,水草丰美,岩画散布于山丘,共31区。1985年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协同进行调查研究。1986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岩画距西宁372公里。另在天峻县鲁芒沟内约4公里的东山根,也发现有三处不同形态的兽类岩画。整个场面以写实手法反映了高原动物群居生息的场面,作岩画时间在佛教盛行于当地的元明清代。

地理位置

卢山岩画位于天峻县布哈河谷的江河乡卢山山丘上,此距江河乡政府约8公里。山丘位于江河右岸,海拔3800米,相对高度约40米。

岩画特色

制作技法精致,绘制风格独特,表现内容广泛,包括动物、人物、狩猎、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爱等方面的内容。画面上的动物神态灵活,生动逼真,有飞禽,有走兽,更多的是马牛羊等家畜。射猎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古代先民的狩猎生活。

岩画中的生殖图,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是青海岩画中的珍品,其表现了刺激性畜生产的巫术思维,也反映了吐蕃民族的文化观念。

卢山岩画有270幅个体形像,最大的为第一区,岩画约30平方米,画面约20平方米,上面有158个个体形象。最小的岩画仅数厘米,其画面仅一动物。画面以动物,狩猎,战争,生殖和藏文字等为内容,其时代稍晚于野牛沟岩画,凿画于魏晋-隋唐时期(上限)、吐蕃时期(下限)或晚唐时期。打制技法分为垂直打击法和阴线轮廓勾勒后加以磨光法两种。

动物以牛和鹿居多,牛的形态有被狩猎的牛和单独静态的牛,在制作中对小头,大角,户胛从艺术上作了夸张处理,突出了长形尾巴。对鹿角作了大胆夸张,枝叉打凿得很精细狩猎画面4幅,有车猎,单人猎围猎等三种方式;战争画面有2幅,两人站立对身,腰悬箭囊,两矢相连;生殖画面一幅,男为侧身,女为正面,突出了生殖器的部位。

制作技法

卢山岩画在内容上要比野牛沟岩画丰富一些,如生殖、战争等场面。制作技法也不相同。其时代稍晚于野牛沟岩画。卢山岩画多为倾斜轮廓打击法,而野牛沟岩画则多为垂直通体打击。卢山的倾斜轮廓打击法往往施于与野牛沟相似的垂直通体打击法之上,即卢山岩画许多为两期加工。或许由于时代稍晚一些,故在制作技法,绘制风格上,卢山岩画都比野牛沟岩画要精致一些。在卢山岩画中,形象最多最集中的为一号岩画,岩面面积约20米见方,其上有150多个形象。使人们颇感兴趣的是车猎和生殖图。车猎为双辕位马,人立车上,引弓如月。箭射向车后的野牛。为了形象地表达射猎的意图,制作者将箭矢飞行的弧线也打凿出来。

艺术含义

在卢山岩画中,形象最多最集中的为一号岩画,岩面面积约20米见方,其上有150多个形象。使人们颇感兴趣的是车猎和生殖图。车猎为双辕位马,人立车上,引弓如月。箭射向车后的野牛。为了形象地表达射猎的意图,制作者将箭矢飞行的弧线也打凿出来。这幅图打制精细,形象准确。画面虽然有些漫漶不清,但其绘制意图却依然可以看得清楚。画面一男一女。女的正面,双腿微曲向两边分开。在两腿之间、臀部下面,打凿出一直径约3厘米的圆点,以象征女性生殖器;男的在女的左面,从侧面绘制,生殖器很突出。紧接着男女图的下面,有一条打制得很规范的曲线,两边分布有许多圆点。由于对男女生殖器的强调,故其交媾场面不易直接表现,而采用象征性的符号(圆代表女性,曲线代表男性)的集合来表示。这种用符号来表现交媾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其它地方如内蒙阴山也有发现,即岩画界所谓的“蹄印”或“漥穴”。这幅画的意义在于使人们对吐蕃的某些文化观念和观念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这里的交媾,无疑带有刺激牲畜生产的巫术意义;而符号象征的表现方式,则使我们对如何理解所有岩画形象有所启示。如牛的制作者想表达的未必是牛的本身。或许借牛的形象来表达牛之外的抽象概念。人们在这幅画中已经看到,制作者借“有形”的交媾,来表达“无形”的生殖概念。

景点

“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市

向西,铁路线翻过宗务隆山口,一片葱郁的绿色世界便映入眼帘。从火车站广场到德令哈市区,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阴,绿化隔离带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时尚的路灯随路延伸,远远望去,一座崭新靓丽的城市就在眼前。美丽的巴音郭楞河像一条银飘带穿城而过,将德令哈分成河东、河西两大块。

德令哈市地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的中心。海西州古为西羌地,那条辉煌的南丝绸古路“羌中道”穿过塔里木盆地直抵西域,青藏铁路在海西州境内长达536公里。海西州的主体为柴达木盆地,面积占青海的41.7%。藏族、蒙古族都在草原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址。农历六月那达慕大会是草原文化最丰富的活动。

姊妹湖——褡裢湖

德令哈西部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镶嵌有一大一小两个美丽恬静的湖泊―――托素湖和可鲁克湖。大的叫托素湖,是咸水湖,面积180平方公里。小的可鲁克湖是淡水湖,面积57.4平方公里。两湖间被一条银色小河“传情河” 所连通,犹如德令哈盆地的一对孪生姐妹,故称“姊妹湖”。又因两湖一起形似褡裢,又合称褡裢湖。民间传说中它们是由一对古时的情侣变化而成,称之为“情人湖”。尽管两湖近在咫尺,却生态各异,风姿迥然不同,均为游览胜地。

托素湖在蒙古语中意思是“酥油湖”,无遮无拦,极具神韵,有“天外黑风吹海立”之感。初春湖水融化,湖畔芦荡广布,黑颈鹤、斑头雁、鱼鸥、野鸭等几万只禽鸟从遥远的南国飞来,栖息在湖心约一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夏秋季节,托素湖畔翠草如毯,金色的凤毛菊,嫣红的赤砂,紫色的苜蓿,以及沙棘、沙蒿、芨芨草、骆驼刺等展现出缤纷景象。湖沼上有飞鸟盘旋,远处黄羊、麋鹿徜徉,牛羊成群,敖包点点。风平浪静时,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风云变幻时,浪涛汹涌,银花飞溅。湖畔还有一座猴山,守望着这个湖。

美丽的可鲁克湖意思是“水草丰美的地方” 。湖泊小巧玲珑,丰姿绰约,水面绿如翡翠,水天一色;湖边芦苇婆娑,绿草如茵。湖中有60多种植物,寄生着30多种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放养有鲤鱼、青鱼、鲫鱼、团头鲂、螃蟹、青铜虾等水产品。湖中还放养有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麝鼠。

旅行贴士:

可鲁克湖位于德令哈市西南42公里处,距西宁约500公里,从大柴旦乘汽车或格尔木乘火车都可到达。青新公路自湖边通过。可鲁克湖建有码头、游艇、摩托艇、帐房餐厅等接待设施。网鱼区可以看到养殖场的渔工们捕鱼。湖中捕捞上的柴达木鲤鱼,最大的有十多公斤,肉嫩味鲜。托素湖则处于未开发状态。

天峻石林

天峻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青海湖西侧,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古国所在地,有着很多动人的传说,而且风景迷人,被誉为“青海湖畔的香格里拉”。县城西南不远处的天峻山是柴达木东方的屏风和门户。天峻山最高峰海拔四千多米,坐西朝东,巍峨高耸,异峰幽洞,奇秀天成。松柏挺立,绿草铺地,风光绮丽,景象万千。在主峰两侧的天峻沟和瞎熊沟里奇峰林立,亦幻亦真,山坡上矗立着数以百计的造型奇特的巨石,沿着铺满碎石的山间道路缓步前行,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千奇百怪的巨石组成了壮观的石林景观。有的笔直高大,有的傲骨不凡,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武凶猛。或淡雅,或浓烈,光怪陆离,浑然天成,造型似猛兽、石屋、石堡、人物、牲畜……妙趣横生,色彩斑斓,多半呈青灰色,褐、红、灰、白等色掺杂其间。既有云南石林的秀丽清雅,又多了许多雄浑伟岸。石林入口处,一尊石驼仰头卧地,仿佛是神山的守卫者。石林一侧,有一座达十多丈的石壁,石壁间有许多石洞。向下一块绿草滩上横卧着几块粉红色的岩石,多姿多态。天峻山也是动物的乐园,栖息着雪豹、马鹿、獐子、石羊、黄羊等动物,还有老鹰、雪鸡、马鸡等珍禽。

天峻石林的岩层构造与云南石林相同,都是喀斯特地貌孕育出的奇景盛观。形成于距今约3.5亿年前的石炭纪。只是天峻石林在形成过程中遭遇了青藏高原抬升造成的缺水、干旱,水蚀过程未能完成,经过漫长的风蚀后,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独特风貌。

旅行贴士: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天峻石林藏在深闺人不识。如今315国道正好从县城通过,从西宁到天峻仅3小时车程。一路上穿越环湖公路,欣赏青海湖美丽的高原风光。天峻县还有雪山冰峰、神山神泉、县城东北方约18公里处壮观的石经院、小九寨之称的秀龙沟、关角山二郎洞、没有围墙的野生动物园等,多彩的旅游资源一定会让游客不虚此行。

德令哈西部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镶嵌有一大一小两个美丽恬静的湖泊―――托素湖和可鲁克湖。两湖间被一条银色小河“传情河”所连通,犹如德令哈盆地的一对孪生姐妹,故称“姊妹湖”。又因两湖一起形似褡裢,又合称褡裢湖。民间传说中它们是由一对古时的情侣变化而成,称之为“情人湖”。尽管两湖近在咫尺,却生态各异,风姿迥然不同,均为游览胜地。

德令哈西部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镶嵌有一大一小两个美丽恬静的湖泊―――托素湖和可鲁克湖。两湖间被一条银色小河“传情河”所连通,犹如德令哈盆地的一对孪生姐妹,故称“姊妹湖”。又因两湖一起形似褡裢,又合称褡裢湖。民间传说中它们是由一对古时的情侣变化而成,称之为“情人湖”。尽管两湖近在咫尺,却生态各异,风姿迥然不同,均为游览胜地。

吐蕃墓葬群

属于唐代早期大型吐蕃墓葬群,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1983年六大重要发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在长约7公里的都兰热水等4个自然村,共有大小墓葬200余座。多呈方形,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坐落于一座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热水大山,面临察汗乌苏河,高出地面约30多米,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为“九层妖楼”,为梯形双层封土,远望犹如城阙一般雄伟壮观。墓葬封土堆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墓堆下还有3层夯成的石砌围墙,每层高约1米,宽3米,其上是沙石和夯土层组合而成的墓墙。墓冢从上而下,每隔1米,便有一层整齐的横穿冢丘的柏木,有9 层之多,这种封土堆构筑形式和风格,为我国以往考古发掘中所罕见。从封土堆顶部往下约6米处,是一座长方形的动物陪葬墓。约9米处,有一座十字形陪葬墓,陪葬墓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5米,众多随葬品,世所罕见。出土文物有皮靴、金饰品、木碗、木鸟兽、陶罐、古藏文木牍、彩绘木片和一批绚丽多彩的丝绸织品。丝绸质地良好,图案清晰,色彩斑斓,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图案有珍禽异兽、花草树木、人物车马等。其中的佛像、人物狩猎、西域人图像、织锦袜等,是我国首次发现。粮食陪葬品只有显贵墓中才有发现。吐蕃墓葬群,对研究吐蕃文明史、中西文化交流以及柴达木的历史均有重要价值。当地现已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都兰吐蕃(吐谷浑)文化保护中心。

旅行贴士:距都兰县城东南30公里,距西宁市500多公里。

芦苇船

这是柴达木盆地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又一奇观。诺木洪西南一带地势低洼,大大小小的湖泊密布,在大漠深处散发着诱人的芬芳。湖泊中芦苇茂密,迎风摇曳,枝叶婆娑,仪态万千,更兼水鸭游弋,飞禽翱翔,鸟鸣之声不绝于耳。芦苇船是天然生成的。一丛丛、一簇簇生长在湖泊中的芦苇,枯水季节,它们吸收湖底养料生长;涨水季节,竟一一浮在水面,随风飘游,大者如房间,小者如床板,芦苇的根须扭结在一起,结实而柔韧,人站在上面,以木棍作篙,便可撑行在水面,满湖畅游,为奇特的柴达木之旅增添了独特的情趣。

旅游指南

从西宁乘班车,三个小时到循化,再经过一个小时可到孟达景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