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塘村 |
释义 | 1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芦塘村芦塘村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芦塘村位于南陵县城东南部,205国道与318国道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为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500多亩,人口2580多人,740余户,35个村民组。区域内有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部、桃园初级中学、南陵县水电站。芦千路贯穿全村南北,柏山渠水源灌溉全村农田,农田基本治理,农民种田旱涝保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日势完善。 村支两委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村共引进企业8个,村民兴办企业5个,还有3家企业将落户本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670多人,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建立了2个家禽养殖场,5个养殖黄鳝专业户,人均纯收入达4500多元,比1979年增长了5倍。农村改水改厕和惠民饮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农村沼气工程和电视、电脑网络也逐步普及。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镇上等水平,村民个个遵纪守法,户户家庭和睦,社会治安稳定。 目前,村支两委一班人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继续带领全村村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构建和谐芦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芦塘村◎ 概况芦塘村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一个小山村。作为粤东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芦塘村由于盛产三棱橄榄已为人们所知晓。目前仅杨梅一项,种植面积就有6000亩之多,其品种齐全,有乌酥、流涎酥、福建红、浙江红、杉梅、青蒂等10多个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 ◎ 芦塘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为了响应汕头市委提出的“三大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等为主的生态型产业的号召,2004年底至2005年初,金灶镇委、镇政府成功谋划、组织了“中国百年三棱橄榄精品认证暨拍卖会”,有力地促进本地区三棱橄榄的销售,大大提高了三棱橄榄种植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品种橄榄的销售,使农民尝到了甜头,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至今,金灶镇芦塘村每年举办杨梅节,通过游客自摘品尝、购买、游玩附近的风景名胜,吸引外地客商前来采购等多种渠道促进杨梅的销售,打响“金灶杨梅”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杨梅的经济价值。当地杨梅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吸引了以毗邻的潮汕地区市民为主的大量周边民众到产梅区爬山摘梅,每年在杨梅盛产的5月中旬到6月底期间,每天上山的自驾车游客可达上百车次。去年,芦塘村更被授予了“广东旅游特色村”的称号。 芦塘乡村旅游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多以自助游为主。当地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毗邻的潮汕地区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据了解,旅游者到此参加乡村旅游,其动机一般是:(1)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享受;(2)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特别是增加少年儿童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了解;(3)各种类型的故地重游,如“知青情结”、“寻根情结”的推动;(4)渴望对神秘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这也就决定了芦塘村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附近的城市居民。有关调查显示,人们正在逐步放弃过去那种集中式的(如黄金周)、拉练式的长途跋涉,而更加钟情于在城市周边地区一两天、两三日的度假休闲,特别是双休日的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多以散客为主,旅行社普遍对此兴趣不高,游客多以随心所欲、闲庭信步式的自助游为主。 3 安徽省芦塘村芦塘村隶属于安徽省泾县昌桥乡。位于昌桥乡政府东南距乡政府3公里,全村14个村民组,人口1258人,居住分散,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村。 村党支部党员总数38名,其中:女性党员3名,党支部成员3名。书记:卫跃武;副书记:郑木生。 4 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芦塘村芦塘村隶属于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位于官亭镇东北,处于八十墩和黄店两村的结合部,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375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950亩,现有村民小组22个,人口1680人。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两次撤并村区域调整都将该村保留下来。因此,该村两委成员深入地认识到只有疑心聚力抓发展才有出路。 目前,一条长1.8公里的砼路面已正式使用,横穿各自然村庄的砂石路正在兴建,便捷的交通、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招商引资打下坚实基础。年产5万只长毛兔的养殖公司落户在该村的五坊村民组,眼下,该村两委瞄准已搬迁的小学旧址,准备修缮后与浙江一外商合资办服装加工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