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桑镇 |
释义 | 隆桑镇位于德保县、田阳和田东三县交界处,东与田东县作登乡相邻,西、南分别与本县的那甲乡、足荣镇相连,北与田阳县五村乡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0公里,二级公路210省道穿过境内,交通比较便利。现下辖11个村委会124个自然屯233个村民小组4114户,2002年末总人口17088人。境内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壮族人口占93%。全镇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890亩。该镇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辅以高梁、豆类、薯类;副业以养殖山羊为主,年出栏约占全县总数的70%左右。 自然资源隆桑镇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一块等待投资开发的热土。经地质勘探,境内矿产有铝土矿、铜矿、金矿、铁矿、煤矿、锰矿、磷矿、锑矿、水晶矿、重晶石、大理石等20多种。地方民俗隆桑镇民情淳朴。县内壮、瑶民族风俗各异。稻作风俗有开耕、播种、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农历七月间,旧时闭城门,禁行人,户间各户烹肠煮酒于田间聚饮,一日而罢。饮食风俗有打血、筐烫肉、血肠、酸肉、酸鱼、霉干菜、竹棒饮、豆腐团、麦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鸡、金锅饭、马由炒冷饭、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红薯窑、花生窑等。婚俗中有答歌为婚,结婚中有定婚礼、结婚、包办婚礼,还有分姓、送种子、哭嫁、拜别父母、赏新娘、三朝回门认新等各俗。生育风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满月、百日、盘花扣销、挂彩等习俗。节日庆贺习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扫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风俗各异的节日。牛魂一节每年于农历五月举行,是日,乡间各户染五色糯米饭,宰猪祭礼供奉耕牛,用鸡、鸭肉来犒劳耕牛。 文化活动南路壮剧,俗称“呀嗨戏”或“马隘戏”,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很受群众欢迎,现壮剧常用的唱腔曲调有马隘调、平板、叹调、喜调、哭调、采花、高腔等,拌奏乐器有马骨胡(是主奏乐器),配乐器有土胡、二胡、三弦或秦琴及笛子等。演奏时具有和声色彩,深厚悠扬,悦耳动听,很有民族情感。德保山歌民间叫“吟诗”或叫“唱欢”,在壮家瑶寨,男婚女嫁、劳动生产、逢年过节、谈情说爱等场合,多以山歌来表达喜庆、欢乐、爱情等。壮族山歌分为南路山歌、北路山歌系。南北路山歌都以七言为一句,有平仄、有押韵。南路山歌以四句为一首,以两人为一组合唱,有高低声两部,唱出的山歌高亢、激情、清雅、动听。北路山歌以八句或十句为一首,一般以3至7人为一组来合唱,有高低两部声,歌声雄壮、稳定、悠扬、振奋、引人。山歌历来是采取自唱、对唱、合唱的形式,通过山歌抒发感情、赞颂好人好事、抨击时弊、揭露坏人坏事。近年来,在各乡镇歌圩、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县、乡、村分别举办山歌比赛,吸引成千上万听众,很受群众欢迎。 体育发展隆桑镇隆桑街上的篮球场,原来是土地庙所在地,在篮球场建设大会战中,当地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自觉地拆除了土地庙,建起了一个标准的灯光篮球场。. 地方特色许多名特优农产品,八角、茴油林种植有上万年历史,现有林地34万亩。八角亦称大料,为八角树之果实,因辐射状的果呈八角形,故称八角。干燥八角果呈棕红色,八角果所含的主要成分为茴香脑类挥发油。八角有强烈的山楂花香气,味甜,性辛温,香和味兼具,药食兼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作用,是应用于饮食烹调或食品加工的重要辛香调味料,因其香味醇厚而去腥膻,促进食欲,是烹制厚味菜肴的常用调料。天保茴油。以八角树叶熬蒸而成,天保茴油具有凝固点高、折光性好、含脑率高、香味浓郁、纯正等特点,具有杀菌、健胃、驱风,祛痰、止咳、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等疾病之作用,是生产40多种医疗药品和香料、食品、牙膏、化妆品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该产品出口量占全广西的90%,占全国的50%。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拆迁工作2007年8月德保县隆桑镇团委积极组织广大青年团员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田德铁路拆迁工作。 一是及时召开各村团支部书记会议,统一思想。二是发挥各村团干、团员在拆迁工作中骨干带头作用,从自家及亲戚朋友的说服教育做起。三是加强宣传,组织精兵强将组成宣传组重点走访“钉子户”,对他们进行耐心说服教育,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群众明白田德铁路对德保未来经济发展与个人家庭利益的得失利弊关系。 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截至2007年8月23日,该镇已经完成田东至德保铁路(隆桑段)93亩征地补偿协议,完成任务的7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