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园村 |
释义 | 龙园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龙湖西侧,东南两面是龙湖的湖滨湿地,故早期村名为湖坪村。龙湖在侧,迎着旭日远眺龙湖,只见湖面荡起的涟漪映着晨光,宛如银龙腾跃于碧波之上跃入东海,因以龙源为村名,取龙由此奔腾而出之意。 简介龙园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龙湖西侧,东南两面是龙湖的湖滨湿地,故早期村名为湖坪村。龙湖在侧,迎着旭日远眺龙湖,只见湖面荡起的涟漪映着晨光,宛如银龙腾跃于碧波之上跃入东海,因以龙源为村名,取龙由此奔腾而出之意。该村明清时期的古大墓的墓碑刻的是龙源,古大厝大门上冠的村名也是龙源,后来或因龙源与(安海)灵源的闽南话音同,而灵源是佛祖圣地,又改为龙园。其施姓开基祖是由衙口分出的恢斋公,故村中小学名为恢斋中心小学。 据现存史料考证,龙园村的建立就是明末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年。先人择居龙园有着种种传说,这些传说总是围绕风水之说,村庄建在平缓的坡地上,北高南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南东三面流水入湖,可谓好风好水;村庄东南两面是大片湖滨湿地,可供垦殖,这里的土壤都是肥沃的冲积土,又有龙湖及流入龙湖的圳沟可供灌溉,水利条件极好。村南的大圳是流入龙湖最大的圳沟,其集雨面积达十平方公里,村西是一大片山坡地也可供垦殖。 龙园旧村区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初年,乾隆五年(1741)建造祠堂。以祠堂为中心,各房祧建造五开间带下落的古大厝,虽无雕梁画栋,却显古朴大方,其格局整齐有序。二十几幢大厝使旧村形成五横两纵的民居群落,道路畅通,雨水污水入沟汇入东南方的一个有1000多平方米的风水塘,村西北有大榕树(现已毁)。全村房屋坐向统一,可见当时族权权重一时,且有远见卓识,虽是源于风水思想,然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村居格局的科学规划仍值得今日借鉴。 龙园虽地处宝地,可在旧时代却屡遭兵祸,在上个世纪的上半叶就有两次战火入村,一次是1926年农历5月26日遭受浙江军阀汪边的烧杀抢掠,俗称“汪连火烧”,全村房屋烧剩七座,现旧村区房屋大部份为火烧后重建。另一次是1949年农历6月15日的国民党溃军的‘清乡’,炮轰烧毁民房,枪杀无辜老人,洗劫村民财物。对此战火兵祸,村人自嘲说:龙园是风炉穴,火会越烧越旺;每次战火过后,村子将更为兴旺发达。 今日,龙园这一风水宝地才尽显其风水,该村的农贸市场吸纳了陈店、古湖、坑尾等周边村庄的顾客,生意兴隆;村北工业区兴办了宏达纺织、康明毛绒、天利五金铸造等企业,村中尚有制衣、拉链、石材、建筑等多家企业,经济颇为发达。全村常住人口2600多人,旅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有1000多人。 历史沿革明、清属十七、十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英林镇龙山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龙湖镇;1961年属龙湖公社龙园大队;1984年改龙湖镇龙园村委会。 行政隶属区域龙园村委会系晋江市有名的侨乡、龙湖镇较大的行政村之一,位于晋江中南部,东滨湖泊—龙湖(龙湖镇即以此湖名之),西边筑有500米长堤坝的水库,南临陈店村,村前有一条小溪沟自西向东流入龙湖,北与古湖村相连,中有龙湖至英林的公路穿村落而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