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游青碓遗址 |
释义 | 201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游文化部门正式将该遗址命名为青碓遗址。据悉,青碓遗址年代距今约9000年,是龙游县境内年代最久远,同时也是我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期遗址,青碓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提前了2000年,比良渚文化提前了4000多年。另据专家研究,根据青碓遗址的文化遗存,甚至可以大胆推断:龙游人可能是杭州人的始祖。 遗址核心面积三万平方米 2010年8月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龙游县博物馆一起,对龙游县境内的衢江、灵山江流域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发现了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青碓遗址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寺后村西面500米处,灵山江西岸,海拔约50多米。所在位置原有一个相对高度约1.5米左右的丘堆,在数十年前被取土平整。经现场踏勘,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夹炭红陶器、石磨盘、石磨棒等上山文化特征的遗物。 8月23日至8月31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游县博物馆采取试掘和探铲勘探的办法对遗址进行正式调查。试掘面积共12平方米,分一南一北两条探沟。勘探表明,现存遗址最深处约为1.5米。初步勘探确定,遗址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70多米、东西宽约160多米,遗址核心面积约30000平方米。 龙游人是杭州人始祖? 研究发现,古人类迁徙都是从山地到平原再到丘陵。而青碓出土的文化遗存,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具有浓郁的上山文化特征,距今9000多年;上层出土的夹砂、夹碳陶片,则带有跨湖桥文化(位于萧山一带)的特征,距今8000多年。而跨湖桥文化多靠近浙江东部平原地区。这意味着,早期龙游人很可能是今天杭州人的祖先。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异,当时生活在浙西的古人类开始逐渐向东部迁徙。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先生介绍,青碓遗址是浙中及附近地区继上山遗址后发现的第十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衢州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青碓遗址的发现,充分证明整个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蒋乐平说,青碓遗址的文化遗存基本完好,没有受到明显破坏,是浙江省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青碓遗址,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价值,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突破。” 距今1万年至7000年之间,浙江人怎么“进化” 青碓遗址的发现,其价值是为距今1万年至7000年之间,浙江人是怎么“进化”的提供了参照。青碓遗址的下层属于上山文化,其年代可能在距今9000多年。青碓遗址的考古领队,省考古所研究员蒋乐平告诉记者:“在上山文化时期,当时的浙江人已经会熟练地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比如盆子、罐子、盘子等等。而该遗址出土的一副‘石磨棒+石磨盘’的组合可以说是当时的‘高科技’,人们当时用它来碾米脱壳,‘石磨棒+石磨盘’不是几十年前还有农村人家在用吗?谁能想到上万年前浙江就有了呢?” 而当时间往后推了1000年,这个遗址来到跨湖桥年代时,“科技”再次向前发展了。“在跨湖桥时期,浙江人已经发明了陶釜,陶釜是一种炊煮器,是用来烧饭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人已经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了。同时,这个阶段的人,可能是生活比以前要富足,也更加具有审美情趣,他们制作出了彩陶,而陶面的纹饰也开始变得复杂。另外,盆、罐、盘的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