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保护区介绍

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部25公里的龙池地区,距成都85公里,地处岷江上游西岸,属岷江上游水源防护带。面积34000公顷,199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山地森林。 本区地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植被区系上属于中国-日本-喜马垃雅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垂直带谱完整。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区内有高等植物2500多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的有珙桐,二类保护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篦子三尖杉等6种,三类保护植物有领春木、梓叶槭、厚朴、穗花杉等9种,特别是珙桐在区内广泛分布,面积在10公顷左右的纯林就有2片。本区的特有植物种类也较多,如灌县复叶耳蕨、灌县槭、灌县长鳞杜鹃等。保护区还是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种类达200余种。动物区系属于南北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动物种类非常丰富,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猎、金丝猴、羚牛、云豹、豹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大灵猫、小灵猫、猕猴等13种,并为我国画眉和雉类的分布中心。由于保护区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东距特大城市成都市区仅85公里,因此,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开展国际交流、科学研究、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和开展生态旅游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意义。

其地理位置是:东经103°32′至103°43′,北纬31°04′至31°22′,地跨都江堰市的虹口、龙溪、白沙乡,总面积为3.1万公顷。

(一)地质地貌

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体系上,为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属华夏构造体系,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于扬子淮地台和青藏地槽区,地质构造复杂,从元古界到第四层显露,总厚度达2万余米,境内地层从老到新,元古界为黄水河群和震旦系下震旦统火山组成;古生界为泥盆系、石炭系、云叠系;中生界为云叠系、体罗系;新生界为第三系。

按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都江堰市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全区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500米-4582米,属中高山地带,山型为侵蚀溶性断块状中山和侵蚀构造型齿状高山,在海拔2400米左右为林地和裸岩,海拔3000米以上为水源涵养林区,主要为花岗岩、闪长石等。该区是龙门山脉主体,区内主要山峰为虹口光光山(海拔高度为4582米)和龙溪尖尖山(海拔高度3841米)。龙溪尖尖山伸廷至龙池岗(海拔高度3072米),分为两支(南支、北支)、形成马蹄山体,龙池盆地夹在其间,龙溪河纵贯穿全区,部分源流形成地下径流注入龙池,龙池以北除沼泽,湿地外有较大面积流石滩;区内白沙河发源虹口光光山,流至白沙镇汇入岷江,全区坡陡谷窄,山峦起伏。

(二)水文

1.地表水

该地区主要河流为龙溪河和白沙河,均属岷江水系,是境内常年性自然河,另有一些山溪小河。该地区河流特点是:水网密,水系单一,河流流向与两侧山岭延伸方向一致,主要呈树枝状,伞状,在龙池盆地形成复合状,河水流量较丰,具有明显的春夏两汛。

2.地下水

龙池地区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年降水量在1900毫米左右,而后蒸发量为720.1毫米,大量的降水渗透到土壤中,决定了该区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径流模数每秒平方公里大于6升,在平坦地带易形成沼泽。地下水的补给与气候地形条件密切相关。

(三)气候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使保护区成为“华西雨屏”的组成部分,加之地形复杂,相高度较大,从低向高出现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寒温带气候变化,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0-1900厘米,冰层厚度达15厘米左右,但山地土壤并不出现冻土层,冰棱线在海拔1750米左右,大雪之后,时常出现“冰花世界”的绚丽风光。湿度大:平均湿度在80%以上; 气温低:平均气温在10℃左右,一月最低气温可过-10℃左右,7月最高气温25℃左右。

日照少:历年平均日照总数小于900小时。

(四)土壤

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本区特有的山地土壤类型,大体可分为山地黄壤(1300-1900米)-山地棕壤(2000-2400米)-山地灰棕壤和山地灰化土(2300-3600米)-高山灌丛草甸土(3600-4500米),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逐变。盆地为冲积沙壤和小片沼泽草甸土。

动植物资源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历史悠久,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气候温暖湿润,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多样植被类型和完整的垂直植被带谱

保护区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垂直分异,形成了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垂直分布上,除基带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人为活动影响,只在局部地段残遗外,常绿落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均以原生性或原始状态在保护区内连续分布,呈现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序列以其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列为主要的保护对象。

植被垂直带谱从低到高依次为:

850~1500m 常绿阔叶林带

1500~2000m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2000~2400m 山地落叶阔针混交林带

2400~3400m 亚高山暗针叶林带

3400~3800m 亚高山灌丛带

3800~4000m 高山草甸带

4000~4582m 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

每个植被带又包含了多个植被类型,据现有资料可以分为16个重要的植物群系。

丰富多采的动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08科,1063属,2510种;其中被子植物161科,965属,2254种;裸子植物10科,31属86种;蕨类36科,67属,180种;苔藓约50科,100属,390种;1997年在保护区内召开的国际苔藓植物研讨会上,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其苔藓的种类密集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多样

保护区古老的地质历史,加之第四纪冰期的特殊地理环境(西、北均有高大山脉拱卫),使保护区基本上未受到冰川危害而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保存了许多白垩纪,第三纪的孑遗物种。以珙桐、水青树、连香树为代表的古老孑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属国家一级保护的1种,二级重点保护10种,三级首批保护植物计18种。

动物方面区系的古老性以大熊猫为代表,是大熊猫的重要分布中心地之一,野生大熊猫数量约10~20只,活动在保护区海拔1400~3400m的广大区域。此外,还有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等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小熊猫、猕猴等许多二级保护动物。同时保护区还是中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分布中心之一。

由于保护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保护区内保存了许多在发生上很古老,但分布区十分狭小的本区特有种。如灌县复叶耳蕨,灌县杜鹃、灌县槭、灌县黄茅等,成为保护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走进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你就是翻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高山峡谷、瀑布飞泉、奇峰怪石、飞禽走兽、原始森林、青松翠竹、绿叶红花、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季相变化,四时景色各异。春看杜鹃、山花野卉怒放,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夏观莽莽林源、碧波深潭、瀑布飞泉;秋赏杉绿枫红、花揪金黄,层林尽染;冬望云天高远,银装素裹,神态万千。登高远望,峰峦重叠,群峰漫舞、云遮雾绕,彩霞满天、平畴沃野、一马平川、闭目凝思,涤荡心肺,神清气爽。

保护区于1997年建立了保护区动植物博物标本博物馆、馆内藏了动物标本220份,植物标本400余份和图片资料。并与国内外科研院校、WWF等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活动。

保护区在外围保护带和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推荐线路有:深溪沟—大水沟——阎王片峡谷地质、动植物科考、登山探险游。(观深溪沟峡谷、虹口峡谷、阎王片峡谷景观千仞峭壁、嶙峋怪石、群峰高耸、河谷深切、雄伟壮观,更有飞来峰奇观如雄狮啸天、依天长剑;燕子岩动物化石遗址,探寻生命的起源;峡谷内林壑优美、绿荫蔽日、风光旖旎,山泉溪水碧蓝如玉,沿纵横交错的沟谷四处奔突,时而激越狂奔、时而娇羞平静,二郎旮梯级瀑布、大水沟梯级瀑布倾泻而下,如虹似练,其声如雷气势磅礴,高山流水、幽谷来音,置身其间体验大自然博大深远。

管理机构

保护区2004年8月成立保护区管理局,确定人员编制40人,目前保护区工作人员40人,在编人员38人。保护区工作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保护区管理局设局长一名,副局长两名。

局领导具体分工如下:

局长赵志龙:主持保护区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和计划财务工作。

副局长代德云:协助局长分管行政后勤和宣传教育工作。

副局长杜晓敏:协助局长分管资源保护、科研和党建工作。

管理局设四个科:

办公室: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做好全面直协调工作;安排组织起草单位文稿,综合性文字材料,初审科室草拟文稿,协调分管领导处理、协调机关日常事务,制定年初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调查了解管理局各方面 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搞好党建工作、人事、劳资等工作;负责管理好保护区的档案及资料,组织开展人成效考核;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呼种财务政策,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及时上报各种财务度划,审计报表,并向分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衽财务监督;监督搞好基建和各保护站账务管理;负责职工工资增减报批和收支单据的初审,严格财务管理;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科研所主要职责:负责科研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对外交流合作及保护区相关科研项目争取和实施;组织常规性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开展大熊猫等平分秋色野生动植物监测和研究;负责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数据库。完善科研档案;负责保护区宣传教育工作,承办社区群众科技培训和社区群众参与保护技能培训;指导各保护站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宣传教育科: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牵头负责保护区对外宣传、科普宣传,自然、生态、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及教育;负责宣教工作,开懈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宣教;指导保护站(点)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旅游宣传活动,牵头承办大型培训活动,安排内部职工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开展成效考核。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资源保护科:其中资源科下设三个保护站:龙池保护站、深溪沟保护站和大水沟保护站,由于地震将站点房屋损毁,目前只有龙池保护站和瓦子坪保护站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制止在保护区内盗伐林木、乱采乱挖药材、非法狩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搞好护林防火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负责森林资源调查,切实掌握区内资源消长的第一手资料;组织保护区巡护活动;协调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规范和指导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指导保护站开展保护工作,负责保护站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各保护站(点)开展护林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基础设施

保护区共设局机关1处、野生动物救助站1处、保护站3个。

局机关:位于都江堰市迎宾大道307号,位于市区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保护区各区之间的连系。

野生动物救助站: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主要针对在保护区内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和都江堰市境内发现的野生动物开展救助。

大水沟保护站:管护区域南起八角庙,北至白沙河上游的原始林区。是保护区内最重要的保护站。保护站选址于实验区边界的大水沟口,位于通往核心区的主要入口处。

该区域原始森林面积大,占保护区原始林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大熊猫种群数量大,金丝猴、羚牛分布密集,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过去由于管理没有跟上,常有虹口乡村民进山采矿、挖药、偷猎行为发生;特别是该区域边界东与彭州市,西与汶川县交界,外地居民常越过山脊边界,进入核心区采药、偷猎,对核心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不受到破坏,使原始生态环境在没有任何人为干扰的状态下自然演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和管理,配备充足的管护人员和设备,修建设施较完备的管理站,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活动。同时要加强巡山工作,在通往附近市、县的山岭要道上设防布哨,捉拿进入保护区内偷猎的不法分子。

大水沟保护站的建立,不仅对保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可作为华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和监测的后方生活基地。因此,该保护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应适当扩大。

深溪沟保护站:深溪沟保护站位于虹口乡入口一带的深溪沟沟口,紧邻都江堰市至虹口八角庙公路。该保护站的管护范围主要包括白沙河中游的虹口乡大部分地区。南起棕花村,北至八角庙,东西以虹口乡界为界。该区域内集中了虹口乡95%的居民,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面积大,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为猕猴、黑熊等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有大熊猫、小熊猫等珍稀动物分布其间(2000年1月,一病危大熊猫下至海拔1100m处的深溪沟被当地村民发现救治)。由于该区域面积大,居民多且居住较分散,特别是边缘山区居民保护意识淡薄,乱砍烧柴,乱挖药材,随意采摘林区大熊猫主食竹笋等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严重,盗伐林木和偷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自然保护工作难度较大。

为了加强该区域的自然保护工作,保护站应加强执法力度和经常性的巡山护林工作,并对社区居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以及森林防火的管理及宣传,特别要加强对边缘山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和自觉性,依法护林,防止林缘线后退。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对在自然保护工作中作出成绩的居民给予奖励。

深溪沟保护站除承担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外,还负责白沙河鱼类资源的保护监测工作,管理白沙河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并为经深溪沟往返龙池景区的游客提供服务和帮助。因此该保护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能满足相应功能的需要。

龙池保护站:龙池保护站位于龙池景区内。该保护站的管护范围主要包括龙池生态旅游景区及龙池镇所属区域,南起岷江北岸,北至长河坝梁子,西以汶川县边界山脊为界。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野牛坪一带珍稀植物种类繁多,为保护区珍稀植物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内珍稀野生动物有猕猴、锦鸡、大熊猫、小熊猫等。由于该区域旅游项目开发较早,外来旅游人口多,内部人为建筑接待设施密集,因此该区域的保护工作应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强对区内经营单位和游人的环保教育;充分发挥保护区自然博物馆的作用,使其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出相应制度,搞好防火了望观测,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站要加强巡山护林工作,制止当地居民进入保护区内打柴放牧,防止“两乱”事件的发生。协助和指导当地居民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恢复森林植被;并与周边单位协作,严厉打击经汶川县境内进入保护区偷猎和盗伐林木的不法分子。

根据上述保护站的管护范围及保护重点的不同,并综合考虑各站的位置、工作内容及功能、工作量、人员活动频率、管护区内的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交通通讯条件等因素确定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设施规模。

扩展阅读:

1

http://www.biodiv.org.cn/nies_multimedia/asp/default.asp

2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1%FA%CF%AA%A3%AD%BA%E7%BF%DA%B9%FA%BC%D2%BC%B6%D7%D4%C8%BB%B1%A3%BB%A4%C7%F8

开放分类:
自然熊猫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熊猫起居地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0次
最近更新:2011-07-01
创建者:zy19842006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baikerenjia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