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王庙镇
释义
1 河北大名县辖镇

龙王庙镇位于河北省大名县辖内,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75万。辖2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王庙村。106国道和邯(郸)大(名)公路纵横过境。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冀、鲁、豫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1953年置龙王庙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元月赵站乡并入。1997年,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北漳、西范堤、三角店、郑村、双庙、东木堤、西木堤、庙一、庙二、庙三、庙四、甘庄、东曹口、西曹口、前街、冀拐、寨里、王庄、东苑湾、西苑湾、新苑湾、花二庄等27个行政村.

龙王庙镇属黄河冲积平原,黑龙港流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漳河、卫河、马夹河三条河流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花生、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和各类干鲜果品的种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龙王庙镇邮政编码:056904

2 辽宁东港市辖镇

龙王庙镇位于东港市境内西北部,北纬40.01°,东经123.45°。东临马家店,北接凤城市蓝旗镇,西隔大洋河与小甸子镇相望,南与黄土坎、马家店镇毗邻。境域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7.5千米,全镇总面积79平方千米,镇政府所在地龙王庙街,距东港市府49千米,距丹东市府90千米。现辖8个村委会,共有83个村民组,至2002年末全镇人口为20,496人。邮政编码:118321。

龙王庙镇历史上是大洋河中下游水路头,原称青草坡。从清朝末年开始,龙王庙就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陆。路交通便利的运输条件而商贾云集,成为丹东地区商贸最繁华的古集镇。曾以辽宁八大集市之一和丹东地区最大的庙会而闻名于辽宁省。

一、地理位置

龙王庙镇位于东港市境内西北部,北纬40.01度,东经123.45度。东临马家店,北接凤城市蓝旗镇,西隔大洋河与小甸子镇相望,南与黄土坎、马家店镇毗邻。境域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龙王庙街位于大洋河东岸,距东港市府49公里,距丹东市府90公里,是石(佛)龙(王庙)和集(贤)龙(王庙)公路终点,宝(山)黄(土坎)公路穿越境内。

二、自然环境

龙王庙镇地处北温带,属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600毫米,降雨期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70天,冰冻期120天,年平均日照数为2450小时。

镇域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部地势起伏多为丘陵,足玉米,大豆、水果生产重点区;西南部为在洋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水稻生产的黄金宝地。东北部的卧虎,太子山和东南部的桦木、五龙山是境内主要山恋,其中卧虎山最高,海拔176米。大洋河自北向南流经镇域西部,境内有江山头、卧虎、南围水库,于屯,丛屯和马家堡塘坝,总面积2,623亩,蓄水量31万立方米。全镇总耕地面积5万亩,其中旱田2.6万亩,水田2.4万亩。山林1.5万亩,果园1.2万亩。

(一)土地资源

境内中部平原土壤黑质,属草甸土,黑土层50—60厘米,有团粒和徽团粒结构。肥劲长,有后劲,是高产稳产农田,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尤其适合水稻种植。本地区生产的水稻米质好,远销全国各地,可与前阳大米媲美。西部为淤黑壤质土,高度熟化,养分含量高,适于种植各类蔬菜,早在民国初期,龙王庙的大白菜和香菜就闻名于丹东市区。

(二)水利资源

境内水源丰富,大洋河干渠和土门水库低线工程纵横穿越境内,是农田灌溉得天独厚的条件。分部在东北部山区的3座水库(江山头、卧虎、南围水库)和三座塘坝(于屯、丛屯和马堡塘坝),面积2,623亩,蓄水量31万立方米,可灌田3,800亩,养鱼19万尾。

(三)矿藏资源

花岗岩是境内的主要矿藏资源,主要分布在卧虎山、太子山和南华山等地。总储矿量约10980万吨,年开采量l.2万吨。主要用于各种建筑,畅销东港市境内。经探测,三道洼村化石岭储藏化石矿约20万吨,现已准备开采。

(四)林木资源

境内有林面积1.5万亩,其中用材林1.1万亩。育苗105亩,森林覆盖率37.1%,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山陵地带,品种有落叶松,槐树等。有板栗225,6亩,果树7344亩,年产水果12,420吨。

三、镇区建设

龙王庙镇现辖8个村民委员会,共有83个村民组,至2002年末全镇人口为20,496人。改革开放以来,龙王庙镇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镇功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镇共有柏油道路65公里,其中普通道路45公里,高标准道路20公里,绿化覆盖面积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65平方米,现有水厂4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640吨。龙王庙镇区发展整体布局结构为“三横”“两纵”“一环”的主要道路骨架,在镇内沿街和路形成“十”字型镇中心,沿“十”镇区内发展商贸街。沿镇区以后河以东,变电所一带为工业较集中地区,在此基础上扩大工业区规模,沿镇区内的新开街,鱼菜街、和平街布置居民区,从而形成西南部工业,北部居民区,主要公共设施居中的布局结构。

在工业发展方面,依据龙王庙镇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和镇域内资源条件,继续巩固和发展纺织、电器、水泥制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在商贸发展方面,龙王庙镇处于宝黄公路与石龙公路、集龙公路交汇处,是东港市域西北部各镇与凤城市南部各镇农副产品集散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较好的交通优势,以建设果菜批发市场为龙头,把龙王庙镇变成东港市西北部农副产品生产和集散中心地,推动全镇服务业,加快龙王庙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城镇快速发展。

3 山东单县辖镇

3、山东省单县龙王庙镇

龙王庙镇位于山东省单县,共辖28个行政村,6万人,地域面积8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8万亩。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设施齐全,电力资源丰富,是投资热土、创业家园。

龙王庙镇采取多元招商策略,力保工业经济发展。几年来,合同利用外资6.2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1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50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电器制造、纺织器械、蚕茧、棉花、面粉加工、制药、包装、化工等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全力谋划经济发展。目前,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了万亩桑园、万亩棉花、万亩瓜菜、万亩特色作物种植及规模畜牧养殖的农业发展格局。

地理位置

单县龙王庙镇位于单县城东西部,周边与六个乡镇接壤。镇驻地龙王庙村西距单县城13公里,东距安徽省砀山县40分里,南距河南省虞城县50公里。新老定砀路东西贯穿全境。 历史沿革 镇驻地龙王庙村由来以久,明天顺年间(1457-1464),孙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易名孙庄,后建龙王庙一座,遂改称龙王庙。清朝乾隆年间,又建龙王庙塔一座。庙、塔一东一西,相得益彰,宏伟雄壮,风景可观。1938年10月,成立辛羊区抗日民主政府。1958年9月设红光人民公社,次年1月改为龙王庙公社,1984年更名为龙王庙乡,2002年5月撤乡设镇。 自然状况 该镇工农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小城镇建设已具规模,集贸市场繁荣。全镇现辖24个行政村,121个自然村,人口5.4万人,土地面积88.8平方公里,耕地8.8万亩。几年来,全镇为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一直把培植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尽量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利用率。目前,全镇以小孟庄、大苏楼为中心,向周边辐射14个行政村,发展养蚕专业户3000余户,桑园2.7万亩;以毛楼、东大孟庄为主,发展山药0.7万亩,以刘土城为中心,发展冬枣千余亩,苗圃270亩,因地制宜发展陆地蔬菜1.2万亩。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发展名、特、优、稀品种。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全镇坚持走适应市场、科学饲养、规模发展与农户散养相结合的养殖路子。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我镇始终坚持“以井保丰,以河补源,旱涝兼治,讲究效益。”近几年,先后修通了太行堤河、蔡邱河、五支河。全镇每40亩一眼机井,全镇一周之内就可浇一遍水。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大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我镇共有缫丝、面粉加工、木线条加工、纺织机械、纸管制造、化工、太阳能制造等乡村企业。湖西纺织机械厂生产的纸管,质优价廉,商誉好,远销外省及周边县市。缫丝厂带动了全镇桑养蚕生产的发展,所生产的蚕茧远销苏杭一带。 龙王庙镇自古是名人、商贾云集定居之地,呈东西长方形发展,号称“三里长街”。近几年,全镇已有复合肥、蔬菜、西瓜等批发市场。街道的相继拓宽和两侧商贸区的规范建设,为集贸市场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每逢集日,货物聚集,交易红火,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讯设施已形成全省一流的通信网,境内建有4座移动通讯塔,村村架设了电信缆线,通讯设施齐全,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现已安装电话6010部,信息联通国内外。电力资源丰富,全镇低压线路改造全面完成,辖区内建成11万伏变电站一座,另20万伏变电站正在筹建中。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龙王庙镇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诚招商,产业招商靠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招商,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孔实成效。全镇党员干部,落实责任,奖罚严明,从书记、镇长到一般干部,从镇直部门到行政村,都下达了具体的招商引资任务,逐步进行量化分解,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底进行综合考核,完成任务的重奖,完不成任务的重罚。 优化环境,搞好优质服务。凡进入我镇投资的,镇政府负责“四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网及场地平整。未经招商办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企业内检查、收费、审计、集资、摊派,并治理企业周边环境。对客商投资兴办,特大技术项目,重点龙头企业可按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原则,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我们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对企业切实做到有事必办,有难必帮,有求必应,以真情召来客商,留住客商。 全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卫生事业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体系,全镇有卫生院3处,医疗卫生网点27个,基本满足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医疗需要,达到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标准。现已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成功实行了小学、中学合点并校。目前,全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