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岭镇 |
释义 | 1 江西南康市龙岭镇龙岭镇有两处,分别是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和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岭镇。 ◎ 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 基本简介龙岭镇位于江西省南康市东南部,距市区6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委,共有246个村小组,人口31266人,耕地18396亩(1226.4公顷)。 龙岭镇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境内有京九铁路、105国道、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在李家山出口。已初步形成李家山工业小区,以工业为重心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龙岭工业区企业已达6家。 2004年,龙岭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701.29万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国税542.2万元,同比增长65.3%;地税66.7万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472元,比2003年人均增收253元。 ◎ 招商引资全年签约资金1.05亿元,实际进资1100万元,其中顺发针织厂签约资金1000万元,实际进资600万元。村级招商取得突破,龙岭村年内引进家具厂4家,实际进资达80万元。 ◎ 行政区划[代码]360782103:~001金龙居委会 ~200樟桥村 ~201龙岭村 ~202黎边村 ~203下棚村 ~204丘边村 ~205汪背村 ~206贝山村 ~207王村村 ~208清田村 ~209李源村 ~210卫上村 ~211秀峰村 ~212新屋村 ~213向阳村 ◎ 历史沿革以境内龙岭村命名。解放初属潭口区潭西、潭南二乡和蓉江区文峰乡的一部分。合作化时属潭口区丘边、贝山、王村和蓉江区的文峰秀峰、李源及太和片的黎边7乡,17个初、高级社。1958年属卫星公社。1959年属潭口公社。1961年从潭口公社分出龙岭、王村二公社,1965年王村公社并入龙岭公社。1968年并入潭口公社,1972年复设龙岭公社。1984年改为龙岭乡。1996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樟桥、下棚、丘边、汪背、黎边、龙岭、杜背、贝山、向阳、新屋、王村、秀峰、卫上、山梓、李源、罗龙、清田等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樟桥村。 ◎ 圩镇建设成立城管和环卫队伍,建立圩镇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了圩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启动金龙大道两转盘建设,硬化金龙大道西段路面,对路灯进行了维护。新建商住楼40套。全年累计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450万元。 ◎ 工业园区2006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工建设龙岭工业西区,根据规划和安排,龙岭镇需承担主要征地拆迁任务。按照市里的要求,整个工作必须在2006年完成。针对任务重、时间紧的状况,龙岭镇迅速行动,主动应战,抽调9名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在工作中,龙岭镇镇村干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全身心投入,全天侯出击,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各种应酬,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在整个工作中,没有一个干部缺席、迟到、早退,做到时间服从工作,夜以继日地做好工作。我们有的干部“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工作,有的干部把征地拆迁工作放在首位,并见缝插针地做好其他工作,做到“十个手指弹钢琴”。正由于有这样一批干部,我们的干部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总体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 “三农”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措施,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贴55.6万元,农业税税率调低3%,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9931亩,比上年增加13%。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重点扶优扶强六大产业,全年生猪出栏20810头,新增栏舍面积2085平方米;草莓新增种植面积50亩;引进老板创办下棚百亩提子基地、贝山蚕桑基地,种桑面积达50亩;新果业面积200亩;开挖鱼塘面积60亩。 ◎ 新农村建设龙岭村被列为市首批新农村建设8个重点村之一,全面开展了“三清”工作,“三改”工作积极展开,实施了绿化工程、道路(水沟)硬化工程、农民住宅新区建设,建立了休闲竹苑,新建篮球场1个。引进华亿木业有限公司创办皇竹草育苗基地,面积10亩。村容村貌明显变化。其他各村“三清”工作全面铺开。 ◎ 兴办实事硬化金龙至邱边、汪背,樟桥至贝山村级公路,总里程7公里。清田至赣县村级公路年底实现贯通。投资7万元对山贝小学校舍(危房)进行改建。邱边小学于10月正式搬进上新校上课。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农民1775人次。在板材城新增200千瓦伏安变压器1台,对18台变压器进行增容。投入2万元资金对镇敬老院进行全面修缮。 ◎ 社会事业硬化金龙至邱边、汪背,樟桥至贝山村级公路,总里程7公里。清田至赣县村级公路年底实现贯通。投资7万元对山贝小学校舍(危房)进行改建。邱边小学搬进上新校上课。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农民1775人次。在板材城新增200千瓦伏安变压器1台,对18台变压器进行增容。投入2万元资金对镇敬老院进行全面修缮。 龙岭镇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坚持统筹发展,齐头并进。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全年共完成“四术”任务608例,其中二女户结扎3例。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促进了广大育龄妇女实行计划生育。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新发放计划生育政策“一卡通”1321张,更多的夫妇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了民征伐预备役工作。今年新征入伍新兵8人。三是完成了林改工作,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四是认真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100%。五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龙岭镇制定了《创建和谐平安龙岭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年和谐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和谐“110”。成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了高效的运转机制。和谐“110”已成为全镇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常设机构。二是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落实了相关责任制,镇综治办加强了宏观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年内开展了铁路、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8次,全镇未出现大的刑事案件和群体上访事件。三是落实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镇有299户家庭享受了农村低保,累计发放资金18.9万元。 2 四川南充市嘉陵区龙岭镇龙岭镇位于嘉陵区西南面,李蟠公路穿镇而过,距区城40公里,距城南高速公路大通入口21.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0.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78米。辖16个行政村,58个社。2005年底,总人口21378人,其中农业人口19875人。总耕地面积16290.37亩。 人口计生率2003年为93%,2004年为94%,2005年为92%;人口自然增长率2003年为4‰,2004年为4.5‰,2005年为3‰。粮食总产量2003年5434吨,2004年6928吨,2005年8444吨;油料产量2003年810吨,2004年651吨,2005年744吨。国民生产总值2003年4124万元,2004年4901万元,2005年5726万元;农业总产值2003年2736万元,2004年3036万元,2005年3550万元。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003年3100万元,2004年4000万元,2005年5300万元;实现利润2003年95万元,2004年99万元,2005年116万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003年11000万元,2004年12830万元,2005年15100万元。 普中在校生2003年1460人,2004年1350人,2005年168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年均在98.8%以上。教育部门中级技术职称25人。镇建文化站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个,镇卫生院1所。乡村公路建设2003年36公里,2004年37公里,2005年39.5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1790元,2004年1869元,2005年2119元。外出劳务收入2003年1304万元,2004年2200万元,2005年2612万元。 下辖龙岭、尚家坝、苏丹沟、牛寺沟、芭蕉桥 、玉皇观、对面坡、陈家沟、天井坝、何家坝、三教寺、贺家沟、铧镗沟、富垭口、高河坎、楼梯沟16个本,155个社。李盘公路贯穿全乡,交通方便,通信实现程控化,畅通无阻。 龙岭镇下辖村: 飞龙村 尚家坝村 苏丹沟村 牛寺沟村 芭蕉桥村 玉皇观村 对面坡村 陈家沟村 天井坝村 何家坝村 三教寺村 贺家沟村 铧堂沟村 富垭口村 高河坎村 楼梯沟村龙岭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8689 男 9949 女 8740 家庭户户数 467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8687 家庭户男 9947 家庭户女 8740 0-14岁(总) 4979 0-14岁男 2803 0-14岁女 2176 15-64岁(总) 12373 15-64岁男 6510 15-64岁女 5863 65岁及以上(总) 1337 65岁及以上男 636 65岁及以上女 70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43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