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角山庆唐观
释义

中文名:龙角山庆唐观

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境内

用于:唐王朝之祖祠

由来:老君先圣,托吉善行传言符命归唐

龙角山庆唐观

龙角山庆唐观是唐王朝之祖祠,道教圣地。相传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老君在羊角山显圣五次,托吉善行传言符命归唐。

宫观

龙角山,原名羊角山,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境内。相传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晋州人吉善行在该山见到老子显圣。老子让吉善行告诉皇帝李渊,他是皇帝的祖先,李氏王朝将长有天下。李渊闻言大喜,于是敕命在该山建老子祠,并改浮山县为神山县,改羊角山为龙角山。吉善行则被封为朝散大夫。从此,李唐王朝确认老子李耳为其圣祖,道教为皇族宗教。至玄宗时,又派内臣高力士将龙角山老子祠予以扩建,并更名为庆唐观。玄宗还亲撰《庆唐观纪圣铭》,并将高祖至睿宗共6位皇帝的御容供奉于观中。当时的庆唐观规模宏大,田产众多。后经唐末五代之乱,该观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该观都监道士梁志真至京城请求朝廷予以修葺,得到批准。在神山县知县韩望的主持下,修葺了老君殿、三清殿、三皇殿等三大殿。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改庆唐观为天圣宫。元大德七年(1303年),浮山县大地震,三皇殿崩坠于沟壑。1926年,观中失火,三清殿付之一炬。1948年,为支援解放战争,拆毁了老君殿。解放后,龙角山成为一座矿山。昔日的道教圣地,一度销声匿迹。最近,庆唐观已开始重建,并已住进道士,重新成为道教活动场所。而唐玄宗御撰的《庆唐观纪圣铭》,则历经沧桑,至今仍存,已收入《道藏》第十九册《龙角山记》。

相关历史

山西省浮山县龙角山庆唐观(也叫天圣宫)是唐王朝之祖祠,道教圣地。相传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老君在羊角山显圣五次,托吉善行传言符命归唐。"吾而唐帝之祖也,告吾子孙长有天下。"高祖为了政治的需要,认老君为祖宗,建老子祠祀之,并改羊角山为龙角山,浮山县曰神山县,封吉善行为朝散大夫。道教因此发展为皇族道教、皇家道教而达到鼎盛。太宗扩建为"兴唐观"。玄宗为庆唐之中兴,改兹为庆唐观,派内臣高力士将其扩建为"天下式"老唐庙。誉其为"发祥之地","受命之场","龙角仙都"。唐帝从这里向全国推行尊老为祖、崇道抑佛,以道治国和推崇老学的政策,创造了历史的辉煌。《道德经》从这里传遍天下,不论士庶,"家藏一本",贡举"加老子策",敦促老学大兴。庆唐观的历史作用和地位,见诸于国史,昭彰于御碑。在当今初中的历史课本中仍载有老子在羊角山显圣授命和李渊认祖建庙于羊角山之故事。

宋仁宗于大圣五年(公元1027年)改庆唐观为"天圣宫","庆唐观"便匿迹销声,日趋衰弱。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浮山大地震,三皇殿崩坠于沟壑;民国十五年(1926)祀神失火,三清殿付诸一炬;1948年,为支援解放临汾而拆毁了老君殿,香火由兹中断。 如今庆唐观自进住道人、成为道教活动场所以来,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信众们祈盼着龙角仙都能早日恢复,重焕异彩。

天圣宫古遗址,位于浮山县城南20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老子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开元十四年-726,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鹤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院及行廊大小三百余间。天圣五年- 1027,诏改为天圣宫。大中祥符七年-1014 遣宰相王旦奉玉册。玉宝上徽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八年古柏别生槐,高人一丈有奇……观有古柏千株,郡东第一胜景。乾隆二年-1737,县举人张大统倡捐重修。民国15年-1926,祀神失慎,致兆焚如。三清殿遂付一炬,殿内古昔遗迹,均烟无传.该遗址尚存历代碑碣47幢,其中不少为历代帝王所敕建。如“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系唐玄宗“御制御书”,为省级重要保护文物。其它如老子道德经幢和琉璃角柱,乐舞石刻等遗物尚存,地下文物亦不断发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