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环葡韵 |
释义 | 龙环葡韵是澳门八景之一,以住宅博物馆为中心的典型葡萄牙人生活方式及场景。在凼仔岛南岸的海边马路上,有1921年建造的五幢标准葡式小别墅,青白两色的墙面,有双层的和单层的,前廊和露台,是典型西欧的建筑风格。 概述面临大海的海湾,昔日曾是水上飞机的起落点。两端围绕着小山岗,风平浪静、绿树成荫、环境十分幽雅。当初是葡国高级官员的官邸,后来澳门政府旅游司把它改建为博物馆,1992年评为有建筑价值的房屋群,前三幢为博物馆、后二幢为展览馆和迎宾馆。特区政府成立,正式作为住宅博物馆对外开放。 土生葡人之家第一幢“土生葡人之家”,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和澳门现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土生葡人是指当时葡萄牙人与东南亚一带的马来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产生的族群。土生葡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他们通常信仰西方的宗教,又有明显的东方生活习惯。观众可透过这座博物馆回顾过去葡国政府、英国大班、满清民族和往来澳门的高官富商的那段显赫时光。室内陈列一个传统的土生葡人家庭生活场景,摆设着19至20世纪初的家具、工具和装饰物,别具风格,中西混合,布满全屋的老照片,见证了土生葡人于澳门居住状况,反映出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门的写照,这座博物馆重温20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 海岛之家第二幢为“海岛之家”,展示凼仔和路环两小岛的地理、历史,城镇风貌的过去、现在和展望未来。是澳门唯一一座反映路凼历史风貌的小型博物馆,从石器时代的考古到今天的各项大型建设。透过十个专题包括路凼地区地形及名称演变、历史沿革、近代民生、岛屿交通史、庙宇文化、葡式建筑、特色食品、娱乐场所。自1999年11月重新开放以来,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观众和本地居民都可透过展示文物、图片、说明文字等,系统地了解海岛的过去与现在。 葡萄牙各地区之家第三幢“葡萄牙各地区之家”的双层建筑,主要展出葡萄牙各地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以及风土人情的旧照片、图片和文献等。通过他们富于地方特色的衣着和用具,观众可从中了解该地居民的生活模式、社会风俗及生活习惯等等。 迎宾馆第四幢展览馆和第五幢“迎宾馆”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展览馆举办不定期艺术品展览,包括摄影、字画、陶瓷及雕塑等主题;“迎宾馆”是民政总署对外接待场所,分两个楼层,举办讲座或其他官方活动等,并借以进一步加强澳门与各国各地之间文化艺术交流,澳门历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驰名于世。 综述整个龙环葡韵景区以住宅博物馆为中心、包括小岗上的嘉模圣母教堂、图书馆、市政花园。为增加“龙环葡韵”之独特色彩和展示对各地观众之殷勤服务和热诚,博物馆在建筑群的第一幢旁边,专设了一间龙环葡韵茶水亭,供游人小憩和品尝一些澳门特色糕点。众多的名胜古迹、中外建筑及街区小巷,都已成为澳门凝固的文化。澳门的博物馆文化,不应简单地用眼睛观看,而应该以心去细读。 龙头环龙头环别称龙环,是凼仔岛的古老地名之一。凼仔天后宫、北帝庙等庙宇的楹联石刻中均有出现龙环、龙头环等字句。澳门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位于凼仔海边马路,俗称澳门住宅博物馆,由5幢翠绿色小型别墅构成。这个建于20世纪初的葡萄牙式建筑群,是澳门八景之一。 海湾昔日曾为水上飞机起落点,一九六八年后形成了海滩一大片红树林。岸边砰石马路旁,五座一列的葡式建筑,兴建于一九二一年,如今掩映在绿树中,成为游人喜到之处,更成为拍摄婚纱相的好地方。 “龙环”是凼仔100多年前的旧称,“葡韵”指葡国风情。1921年落成的5幢建筑,曾是葡萄牙高级官员的官邸,也是一些土生葡人的家庭住宅。1992年,5幢建筑被评为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群。 20世纪80年代,5幢建筑得到修复,被改建为博物馆,由西至东分别为“土生葡人之家”、“展览馆”、“葡国地区之家”、“海岛之家”和“迎宾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前的露天广场,是特区政府和社团等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1999年12月5日,澳门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现由特区政府民政总署管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