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器造型奇特,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形象生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
基本信息
简介
历史
龙蟠虎踞壮威严--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残高29、直径80厘米,重约100千克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承载鼓的座架。鼓是用于战争、祭祀乐舞等活动的乐器。《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从水陆攻战图像上看,建鼓作为军乐器,常与丁宁共同使用。
古代文献记载龙为水族之长,虎是山兽之君,龙虎集于一身,显示出此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击鼓发声,似乎是龙吟虎啸。鼓座形体巨大,同类器罕见。器身满饰蟠虺纹,线条流畅。外壁铸有铭文两周,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从出土地点看应是舒国之器,也应是舒国高级贵族所使用的物品。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