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河镇 |
释义 | 1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我国有多个乡镇以龙河镇为名,分别是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龙河镇、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安徽省舒城县龙河镇和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 ◎ 简介龙河镇地处南岸中山区腹心地带,由原崇实乡、长岭乡、河面乡、龙河镇“三乡一镇”合并而成,下辖23个村(毛天坝、金子庙、皮家场、杉树坪、凤凰山、石堡、文庙、石仓坝、洞庄坪、长坡、红庙、中合场、三磊子、杉木岩、大月坝、庙堂坝、冉家河、冷浸溪、陡磴子、柏木园、铁炉沟、岩榜、多坡坝)1个居委会(观音寺居委),156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039人,全镇幅员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315万公顷,境内海拔275米至1434米,山区立体型气候明显,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长坡西瓜萝卜、河面优质大米等土特产远近有名。 ◎ 经济发展全镇幅员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31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0.118万公顷,森林面积0.44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11439万元比上年增12.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5758万元、1796万元、3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13.5%,13%。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703.6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570万元,增长20.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业完成增加值57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粮食产量2.57万吨,增长11.3%;油料产量0.1489万吨,增长14.23%;蚕茧0.0287万吨;水产品0.0353万吨,增长68%;肉类总产值0.3078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1165.1吨。乡镇企业完成总收入3200万元,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600万元,增长10.7%,上缴税金50万元,增长11%。 全年工业总产值4120万元,完成增加值1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税281万元。 ◎ 社会事业交通运输业完成客运量2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其中,公路、水运客运量分别是11.2、9.3万人,各增长3.5%、7.5%。完成货运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公路、水运货运量分别是1.62、0.48万吨,分别增长9.8%、12.5%。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88.67万元,增长5.7%。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48.7万元,增长9.9%。城镇电话用户达0.143万户,增长5.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2163户,增长1.9%。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7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96.1万元,增长45.6%;更新改造完成98.5万元,增长66.1%;房地产开发1780.7万元,增长10.7%。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12万元,增长8.4%。完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0.4万元,比上年增长9.1%;城乡集市数3个;集市贸易成交率72%。社会发展共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生1500人,增长-14.9%;小学8所,小学生在校生4482人,增长5.6%;幼儿园1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文化站1个,体育场、馆4个、卫生院2个,病床位数40张。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岗职工90人,年平均工资8520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各32、32.4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8829万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22元,增长15.4%。年末总人口51039人,其中城镇人口10597人,乡村人口40442人。人口出生率11.49‰,人口自然增长率6.5‰。 ◎ 主要成果2005年是龙河镇全面完成“十五”规划和科学谋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丰收之年。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致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龙河”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了年初确立的32项目标任务。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社会稳定得到巩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特色产业龙河镇三大支柱不断增长全镇坚持“优化布局壮大规模、提升品质打造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各村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导与扶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投入的办法,把“弱”产业做“强”、把“小”产业做“大”、把“强”产业做“稳”、把“大”产业做“精”。 一是蚕桑产业长效发展。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因地制宜,强化措施,切实发展蚕桑产业。以科技进步为保障,建立了专业知识培训的长效机制;以规模生产为手段,建立了组织化生产的长效机制;以发展大户为动力,建立扶持激励的长效机制。及时宣传推广大棚养蚕等先进适用技术,扩大蚕桑产业规模效应,重点加大红庙、洞庄坪等15个蚕桑产业基地村建设,保证了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发种11462张,并通过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扩大桑树栽植规模2300亩,累计扶持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481家,家庭人均拥有投产桑500株以上的达1800户,发展密植桑园6212亩、大行桑6655亩、四边桑3945亩,拥有桑树2860万株。 二是畜牧产业亮点凸显。畜牧产业是全镇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转观念、升品质、壮规模、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按照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的总体要求,突出“三抓”,保持了畜牧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抓基地建设,结合实际,协调利用,连片带动发挥区域条件优势,建成了以居委、陡磴子、杉树坪为代表的4个畜牧生产基地村。二是抓产品质量,通过在抓繁改、上标准、扩规模、给政策上下功夫,重点扶持了瘦肉型优质猪、黄牛改良、劣质公牛改割以及渝泰一系优质母猪的发展。全年实现出栏生猪23675头、发展推广渝泰一系母猪110头,出栏肉牛3069头、黄改921头、改割公牛103头、新培训输精员8名,出栏山羊14905只,出栏家禽431832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648.73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三是抓规模养殖;全镇把加大专业大户的培育发展纳入畜牧工作重点予以落实。全年新发展畜牧大户31户,累计拥有年存栏生猪50头或出栏生猪20头以上的大户46户、年养牛10头以上大户22户、养羊50只以上的12户,杨仕洪、向小明等一大批畜牧生产专业户涌现出来,特别是在残疾人张国相的带动下,正式挂牌成立了龙河镇樱桃谷种鸭基地,成为养殖行业引民致富的新亮点。此外,通过采取引导发动、政策支持、措施配套等手段,兼顾农民与市场、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农村与城镇“三连接”,有力促进了畜牧产业生产一体化。联农生猪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入社社员达42户,优质种猪达220头,全年出栏生猪达4200头,出售仔猪4300头。三是油菜产业形成规模。通过在“推广”二字上狠下功夫,采取三项措施全面落实“渝黄一号”油菜生产任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一是强宣传,领导重视群众知悉,为推广奠定基础。组建了“渝黄一号”油菜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了宣传后勤组、技术指导组、督促检查组;召开了村干部、社干部、群众代表“三级”动员会,印发了品种情况介绍和种植技术资料;组织宣讲队深入村社院坝,进行传统油菜与“渝黄一号”油菜产量、品质方面的对比,让群众普遍接受这一高产、优质、高效的油菜品种。二是重指导,把握方法掌握技术,为推广提供保障。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实行“三到四定位”,即:技术人员直接到户、农用物资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工作人员定人、定岗、定责、定片,使群众科学种植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抓亮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推广增添动力。在多坡坝村建立了1000亩“渝黄一号”油菜种植示范片,并以油菜生产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全镇村社干部参观,学习种植管理方法,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渝黄一号”油菜生产的实效性以及发展这一产业带来的经济实惠。龙河、长坡、崇实、河面四个办事处分别落实了200亩示范片,23个村分别落实了100亩示范点。全镇种植“渝黄一号”油菜4570亩,其中种植4亩以上的大户13户、2亩以上的大户121户。 五网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年来,镇党委委政府抓住扶贫开发机遇,通过从三大工程建设(“畅通工程”、“人饮工程”、“水保工程”)入手,广泛发动群众,用活政策,用好项目,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一是重点完成董家河村到杉木岩村、崇实办事处至张家山、崇实办事处至陡磴子村、蒋家坝至白屋的“四路”24.5公里村道公路建设。此外,对原施行的村道路管护办法进行了改进,从2005年12月起,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全镇13条78公里村道公路按每公里300元/年落实管护经费,对2005年已新修的10.04公里、整修43.7公里村道公路按原有奖励政策进行了兑现,共计兑现51650元,有效保证了“建成路、管好路”目标的实现。二是以解决人畜饮水、提高抗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治水为中心,用活“一事一议”,破解了“群众认识滞后、资金筹措困难、项目建管不力”三大难题,广泛而深入地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全年投资30万元,对10口山坪塘实施了标准化整治,同时整修了渠堰4条、微水15口,特别是争取国家资金110万元,建成了皮家场村水保工程。三是抓住国家加快“三网”(农村电网、电视宽网、农村通讯网)改造步伐的有利时机,把“三网”改造纳入建设重点,加大了推进力度,实现村通电话率达100%、社通电话率90%,完成电视宽网改造3100户,农村电网改造覆盖9个村4335户,第二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 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全镇围绕破解城镇建设无资金投入的难题,积极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合理开发,促进土地价格增值,从而筹集了资金,保证了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从改善市容市貌、治安环境、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治理,投资30万元,完成二环路公厕建设,整治大桥头及农贸市场安全隐患,补植行道树750株,改造增设路灯38盏,极大地增强了进住场镇的吸引力,全年新增场镇人口950人,营造了“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的居住环境。二是投资150万元启动了政府新办公楼搬迁工程建设,预计明年国庆节以前实现搬迁入住;三是通过引资方式,投入300万元全面启动场镇自来水改造工程;四是争取市上项目实施场镇滑坡治理,年内将完成前期勘测设计,力争明年开工建设。五是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土地置换的办法集中建设居民点和向公路两旁聚集,全年共完成青怡庙农民新村建房24间、金家场居民点搬迁16户69人,建房4147.2m2,共改造农村住房17851m2。通过上述工程的实施,龙河场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为打造“市级中心集镇、县级卫生场镇、农业产业大镇、工业经济强镇、劳务输出重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全镇把抓工业经济与加快城镇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把抓工业经济与推进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商贸流通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发展工业经济、开发贫困地区、拓宽就业渠道的新路子。一是投入180万元实施技改的龙河烙铁厂(原龙河渝丰冶炼厂即硅铁厂),效益显著增加,预计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增加就业120人;二是龙河火炮厂运转正常,单项生产技术已获国家专利,加大生产投入,实现了规模升级;三是投资350万元的高洞岩水电站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四是红砖厂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供不应求;五是投资100万元的畜牧饲料加工厂开工建设;六是投资500万元的董家河电站完成规划设计、手续报批等工作;七是投资120万元的金家场希望小学主体工程完工,将于明年春季开学入住。此外,全镇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商贸流通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全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98人,输出农民工226人次,实现了劳务收入5518万元,全年共实现招商引资项目意向合同投资总额14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20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2户,私营企业2家。 ◎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建方面,坚持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严格按照中、市、县的周密部署,经过5个多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实效。镇级8个党支部134名党员和25个农村党支部1312名农村党员分别参加了第二、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镇出动宣传车4次,办专栏75期,书写标语2500条,编制简报19期,发放宣传资料600份,与外出党员书信联系勾通365次,电话联系勾通612次,接成学习对子87对,确保参学率达到100%。通过深入开展支部集体和党员个人存在问题的查找,全镇党员办好事实事386件,并对6类41个集体问题和党员个人问题452个进行了彻底整改,基本实现了“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活动室建设、党员发展工作顺利完成,“三级联创”、“三会一评”、“三会一课”等制度得以健全,全镇党员干部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重点工作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严格按照“为民、务实、勤廉”的要求,坚持从严治党、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健全机制、筑好防线、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确保了全镇机关职工无一例违纪违法事件发生,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迈上新台阶。素质教育方面,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在深入开展“十佳共产党员、十佳职工、十佳村干部、十佳社干部、十佳种养大户、优秀驻村干部、遵纪守法文明模范户”争优创先活动基础上,将“十佳人大代表”列入评选范围,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稳定断巩固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认真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计生奖励扶助、退耕还林、优扶救助、困难救济、社会低保等党的各项支农政策,尤其在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上,通过采取政策培训、代表评议、专项检查、案件查处等方式,切实做到了“政策界限一个不突破、违规收费一个不放过”,以确保农村大局稳定。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62件,办结59件,人民满意办结率95.2%。结合“创建平安乡镇”活动和“四五普法”验收工作的开展,取得县政法委、法院的支持,于10月11日召开了公开捕判大会,及时整治和惩处了一批犯罪分子,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镇及时排解人民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积极为民兴办实事好事,在理顺民气、化解民怨、转变民风上狠下功夫,圆满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六大民心工程”。一是按期完成了敬老院搬迁工程,于7月30日举行了搬迁入住仪式;二是投资5.13万元,在石仓坝村6社新修容积90立方米水池一座,解决了该村53户200余人多年饮水困难问题;三是开展了安全隐患整治,投资近2万元对多坡坝公路入口段进行了硬化;四是为化解民怨,扎实开展村社财务清理,已完成文庙、岩榜等六个重点村的财务清理;五是通过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向上争取了场镇自来水改造项目,目前该项工程已全面启动;六是为实现村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初步形成了《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将在恰当的时间下发。此外,为帮助村社寻找发展项目,积极引导群众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石仓坝村新购进3万株枇杷新品种大规模成批进行种植,皮家场村充分利用水保园项目发动村民种植板栗3万株,毛天坝村引进种植梨树2万株。 ◎ 政府形象2005年,全镇紧紧围绕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为民能力为目标,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六好”党委、“五好”支部为载体,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力打造“五型”政府。 特别是在今年重庆市免征农业税后,党政一般人围绕“服务观念的根本转变”这一主题,用学习研讨引导观念转变、用责任压力促进观念转变、用示范效应带动观念转变、用工作制度保证观念转变,及时扭转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倾向,短时间内实现了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机关干部职工和村社干部“四级”责任网络体系思想的“转型”。同时,着眼于提高“三力”狠抓班子建设,突出把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力”问题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问题,着重围绕致力于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的要求来展开班子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龙河”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先进性教育学习,班子整体和班子成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认真查摆了在党性修养、组织原则、党风廉政、执政理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措施进行了全面整改,使班子形象有了新变化,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塑造了“团结、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龙河镇龙河镇隶属讷河市管辖。位于市境东部,讷谟尔河北岸,东与德都县毗邻,东南与克山县北兴镇隔河相望。镇政府驻地距市区42公里。 龙河镇名来源于驻地龙河屯名。龙河屯,原名“他本沁”,达斡尔语“五个”之意。后金天聪初年,达斡尔族郭贝尔氏(亦写作郭博勒氏)首领乌默迪率部众迁居讷谟尔河畔,建立了他本沁、莽鼐、霍赤、倭都台等屯落。清代,隶属布特哈总管(后为副都统)管辖。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划归东布特哈总管管辖,1910年(清宣统二年)改隶讷河直隶厅。中华民国成立后,初隶讷河县第五区管辖。1919年以后,达斡尔族人陆续迁出,随之汉族人口渐增,并将“他本沁”改称“龙河屯”。东北沦陷后,改称龙河镇,初隶龙河镇区管辖,1938年1月改设龙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设置龙河区,后改为第五区。1955年5月,改称龙河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分设龙河、保安、友好3个乡。1958年9月,将3个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翌年3月改称龙河公社。1966年8月,将辖区内北部划出,成立友好公社。1984年4月,将龙河公社改为龙河镇。 龙河镇辖区濒临讷谟尔河,南阳河、石底河纵贯全境,土壤肥沃,水草资源丰富。全镇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万亩,为全市麦豆主产区和马铃薯种薯基地之一。多种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0%以上。镇办工业有淀粉厂、砖厂、皮革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920万元。全镇共辖高潮、勇进、康庄、勤俭、龙河、永胜、先锋、保安、新生活等9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2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3%。镇政府驻地龙河村。 境内东部保安村蚕场屯后岗坡上的“莽鼐古墓群”,为清代达斡尔族郭贝尔氏(又写作郭博勒氏)的墓地,共有11位将军墓葬,故亦称莽鼐屯为“将军屯”。 3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龙河镇位于宿迁市西南苏皖两省结合部,与泗洪、睢宁及安徽省泗县毗邻,素有“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之称。2000年撤乡建镇,辖夹河村、双蔡村、大罗村、桥庄村、姚庄村、沈桥村、和平村、陈圩村、挑沟村、戚圩村、董王村等11个行政村和朱大兴居委会、龙集居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全镇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13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万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任务;全社会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32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9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新增“三来一加”项目20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241户,新增私营企业38个。全年实际到帐外资6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达800万美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综合考核名列全区第五名,荣获2007年度目标管理完成奖。 龙的“神韵” 河的“灵秀” 一方区位: 龙河镇位于江苏宿迁城区西南,距宿迁主城区约十分钟车程,地处苏皖两省四县结合部,西与徐州市睢宁毗邻,西南与安徽泗县接壤,南与泗洪相连,隶属宿迁市宿城区,素有“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之称。全镇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辖13个村居,常住人口5.5万,耕地面积4.2万亩。 一大交通: 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宁宿徐一级公路、宁宿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交汇贯穿,拥有宁宿高速线上宿城境内镇域唯一的交通互通道口。同时,徐洪河黄金水道穿境而流,北通骆马湖,南下洪泽湖,1000吨货船可直达边境潘山码头。兼得运输成本优势与效率优势于一身。 一位名人: 龙河是爱国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朱瑞将军的故乡。亦有百丈敦煌、梅花九岭、龙头山脉、洪武选都之美传。 一大产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已形成以纺织为龙头、兼服装、电子、面粉、木材、肉食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这里人力资源丰富,地处两省三市四县交界处的劳动力可直接进入园区企业就业。素有规模养殖传统,历创“百万雄鸡下江南”之壮举,留有“养鸡上学堂、养鸡娶新娘、养鸡盖楼房、养鸡去留洋”之民谣,为省外贸鲜蛋出口生产基地。年蛋肉鸡养殖总量180万羽,日产鲜蛋15吨。以新农村建设领军的三产成为龙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累计已有11家房产开发商入驻龙河,龙华、龙兴、梨园、桥庄、双蔡等项目相继开盘,销售形势喜人,朱瑞里集中居住区等项目进展顺利,全镇呈现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龙河镇先后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十强乡镇”;“省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省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省法治平安创建先进单位”、“省农科教示范乡镇”、“省先进基层党校”、“省卫生乡镇”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10年,全镇全年实现GDP9.3亿元,同比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8392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205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7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3%和42.2%. 一种精神: 龙河素以领先发展赢得“龙河精神”之美誉。“十二”五期间,龙河将围绕“突出一条主线、构筑两大保障”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人口聚集”计划,大力度开发,高速度推进,努力实现“一年变化、二年变样、三年变靓、四至五年再造一个新龙河”的发展目标。 龙河镇正日益成为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4 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 历史沿革龙塘市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设立,归属定安县管辖, 明清两朝属文峰图、东河图、居安图、高山图、新三图领地。民国时期设立龙塘乡,隶属定安县国民政府定二区管辖,同时归属苏维埃政权四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龙塘乡人民政府,1950—1958年期间,龙塘境内曾分设过若干小乡、中乡。1958年10月撤乡成立龙塘人民公社,1959年定安与屯昌合县时,成立龙岭公社。1961年与屯昌分县后恢复龙塘公社。1983年10月撤社成立龙塘区公所。1987年3月撤区公所建乡镇时,成立龙塘镇人民政府。2002年9月“龙塘”更名为“龙河”,政府改称为龙河镇人民政府。 ◎ 区位龙河镇位于定安县西南部;东接龙门镇;南附翰林镇与金鸡岭林场:西与屯昌县接壤;北连富文镇。距定安县城49公里,距屯昌县城15公里,距东线高速公路32公里。途径龙河镇的屯(昌)—黄(竹)公路(省道)连接东线高速公路与屯昌县城,是海南省三条横向交通要道的必经之路。 ◎ 行政区划龙河镇辖区105平方公里,全镇13个村委会(即岭寨、南勋、西坡、茶根、旧村、平塘、龙界、水竹、绿林、天群、安良、鸭塘、石塘)、1个居委会(即龙河居委会)、101个自然村、204个村民小组、2个农场(石八农场、安良牧场)。 ◎ 人口现状(2009年)全镇总户数6394户,其中农业户5563户。全镇总人口33221人,城镇常住人口8038人,占总人口的24.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左右。 ◎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1、基本情况(2009年统计)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5297万元,财政收入214万元,农业生产总值1520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53元。 2、主要工业企业 龙河镇域现有工业企业主要有茶根糖厂、安良供水厂和镇属自来水、农机修造厂、机修塑料厂等。 龙河茶根糖厂是定安县两大糖厂之一,现有占地面积11.7公顷,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职工人数365人,含带眷人数共1009人。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20万吨/年,日生产能力1500吨/日。目前实际生产量为16万吨/年,年产值6238万元,用水量98万立方米/年,用电量268万度,排污量1.53万吨/日。 ◎ 镇域土地利用情况和主要经济作物龙河镇属低丘陵地,大部分均为幼龄玄武岩母质发育而成幼龄赤土地,结构良好,植被亦佳,适合发展糖蔗、橡胶、南药(槟榔)等经济作物。 全镇土地面积构成为:耕地36165亩,林地23150亩。耕地中,水旱田15915亩(水田10980亩,旱田4935亩),旱地20250亩。人均耕地1.24亩,其中人均水旱田0.5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槟榔、橡胶等,到目前为止我镇现有主要农作物:水稻24600亩;甘蔗18960亩;蔬菜5235亩;花生3240亩;橡胶18195亩;槟榔12496亩;水果3605亩。 ◎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镇共有小型水库3宗,自来水厂1间、食品厂1间,移动基站个,13个村委会全部实现硬化村道路路通。全镇建设生态文明村47个。 ◎ 组织建设情况全镇共有16个党支部69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67名,占党员总数的12%,共有11个村党支部进行了办公楼硬化改造。 ◎ 文教、卫生、社会福利情况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3所,其中中学教师51名,中学生1186名,小学教师164名,小学生2369名,中心卫生院1所,医生6名,病床18张,私营门诊4间,药店5间,乡村卫生站13个,敬老院1所,供养6人,全镇参保25873人。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3所,其中中学教师51名,中学生1186名,小学教师164名,小学生2369名,中心卫生院1所,医生6名,病床18张,私营门诊4间,药店5间,乡村卫生站13个,敬老院1所,供养6人,全镇参保25873人。 ◎ 领导机构许声耀(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王正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吴多毅(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黎照安(武装部长) 陈明坤(镇人大副主席) 陈 飞 (副镇长) 邓智飞(组织委员) 王春(宣传委员) 5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龙河镇龙河镇位于省级风景名胜万佛湖中心服务区,舒岳公路(省道317)穿境而过。距县城25公里,距省会合肥仅80公里。境内山峦起伏,凼泊星罗棋布,山清水秀,环境优美。92年以来尤其是近5年来,龙河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农业兴镇、旅游富镇、工商强镇”的发展战略。龙河镇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万佛湖旅游开发突飞猛进。99年龙河被上级列为全省195个示范小城镇之一和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近年来,龙河镇立足于库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一系列“无门槛”的优惠政策。镇党委书记杜世忠、镇长唐德志。 6 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 地理位置长寿区龙河镇地处长寿城区东北20公里处,东邻垫江县,南靠长寿湖、双龙镇、新市镇,西与葛兰镇接壤,北接石堰镇。长梁高速路合兴立交桥出口至政府驻地500米;属浅丘平坝地势,土壤肥沃,龙溪河流经12个村达19公里,拥有独特的长寿湖区气候,是长寿区有名的鱼米之乡。幅员面积89.9平方公里,耕地42344亩,其中田30686亩,土11658亩,辖17个村,115个村民小组,14336户,48616人。 ◎ 农业经济龙河镇幅员面积89.9平方公里,耕地42344亩,其中田30686亩,土11658亩。绕全镇而过的长寿湖为养殖业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使全镇近万亩夏橙等水果独具品位,为该镇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该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四大基地建设,即:优质粮油基地、优质柑桔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畜禽、水产养殖基地。他们在贯岭、咸丰、金光等沿湖村,主要以龙溪河为依托,充分发挥独特湖区气候优势,建设集中连片的万亩优质夏橙基地、3000亩沙田柚基地和20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大力扶持具有资金实力、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集约化和公司化经营,不断推动农产品走出龙河,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带动沿湖村民尽快致富;在河堰、太和、八卦等浅丘平坝村,主要是依托其传统种养殖业, 因地制宜调整农产品结构,做大做强笼养鸡、蚕桑、优质粮油等农副产品,培育和发展更多的特色村组和种养殖大户,努力形成“一村一品, 一队——业”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力发挥重庆龙河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公司二期工程建设, 尽快形成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扩大“龙河兔”品牌效应,带动马同、福星等周边村的产业发展。 目前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2005年,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优质油菜种植面积3000亩,夏橙投产面积达10000亩,规划落实杂柑4000亩,新发展大棚西瓜400亩,落实大棚蔬菜500亩,年产笼养兔60000只,建成集约化生猪养殖基地1个,小规模生猪养殖场5个,预计今年新增出槽优质瘦型生猪近10000头,建成特种水产养殖场1个,年产名特水产品100万吨。 ◎ 龙河镇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镇长 叶 超 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武装、财政、税收工作;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李长路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通讯、邮政、交通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高 波 主持纪委工作,分管政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建设、信访调解、水利农机、农电、旅游、招商引资、经济发展、企业、贸易、商会工作。 党委组织委员 张 忠 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干部、人事、计划生育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 汤诚国 分管民政、残疾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 张 旗 分管林业、畜牧、救灾、扶贫、新农村建设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 黄诗明 分管村建、国土、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工作; 党委统战委员 李文秀 负责统战工作,分管工会、共青团、妇女、退休、保密、保卫、档案、保险、后勤工作;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李家明 负责武装工作,分管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工作; 党委宣传委员 沈洪英 负责宣传工作,分管文化、广电、体育、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卫生工作; 副镇长 张恩勤 分管农业、粮食、供销、气象、科技、统计工作。 副镇长 程建军 分管地质灾害、市政市容、天然气、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 基本情况◎ 交通便利交通便捷。境内有长梁高速公路合兴立交桥出口,合龙路、合葛路,合双路已硬化,加之纵横贯通的镇村组公路,形成了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信息传输畅通。 ◎ 物产丰富矿产及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等矿藏。有发电站、建筑公司、红砖厂、塑料加工厂、苕粉加工厂、油料加工厂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29000吨,种植优质油菜5000亩,种植豫蓍王6000亩;引进种植大户发展大棚绿色无公害蔬菜150亩,带动其他农户种植蔬菜5000亩;引进恒河公司建立600亩杂桔示园1个,落实杂桔种植面积4500亩,改良劣质夏橙3000亩,夏橙投产面积达10000亩;新建大型“PIC”种猪养殖场1个,规模生猪养殖场5个,种兔养殖场1个,特种水产养殖场2个。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元,比上年增加187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