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岗区实验学校
释义

龙岗区实验学校现有九个年级72个教学班,学生4102人,学校建立了广播站、电视台、开通了校园网,完善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环境优美、舒适、怡人,文化氛围良好,学习气息浓郁。

设施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8.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有教学楼三栋,综合楼一栋,实验楼一栋,文化综合馆一座(文体综合馆内有篮球馆、音乐厅、室内游泳池、乒乓球馆和室内塑胶跑道),食堂两个,运动场一个及地理园、植物园和小动物园各一个。现在创建了第二校区.(初中)小学标准教室72间,全部安装有多媒体平台,功能室 69间,设备齐全,每位教师配备一台办公电脑。校园绿化正在向立体化发展,绿化覆盖率达100%。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5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中学一级教师71人,小学高级教师68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133人,大专学历73人。学校始终坚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目标实现的保证”的观点,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几年来,学校出资十几万元,先后派出19位教师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上海学习,派往全国各地参加长期学习和培训的老师达50多人次。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7人,区级骨干教师25人,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团结向上、肯于钻研、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乐于微笑着面对工作,乐观地看待人生,诚恳地对待他人,认真地完成任务。

办学特色

学校从开办起就开始了办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在学校管理上,坚持把九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段,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构建起“整体规划,分线管理,分层落实,全员负责”的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管理特色。学校确立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能力,体验成功,使学生在品德、知识、技能、智力、特长和身体诸方面获得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依靠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使德育的时空得到了延伸。

学校科研工作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指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几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省级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和国家级课题《学生自主性活动教学》已经结题,学校被评为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和实验的市级以上课题有九项,其中有,国家级课题《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验》研究、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实验研究》、《多维度的学生评价机制构建研究》《小学音乐课程中民歌表演教学研究》《数学小步训练》等课题。

办学成果

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三次被评为“龙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一次被评为“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并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龙岗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龙岗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龙岗区德育先进学校”、“先进职工之家”、“深圳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青年教师岗位成才先进单位”、“深圳市绿色学校”等称号。发布者:chenhg 浏览次数:235 发布时间:2008-3-20 17:00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发展规划(2006——2010年)

(2006年5月13日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

2000年,该校制订了《龙岗区实验学校2000年—2005年发展规划》。六年了,实验人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奋斗,现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001年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2003年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2004年高标准地通过省一级学校的评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设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和深化教育改革,未来五年,我校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挥九年一贯制的育人优势,实现学校跨越发展,根据《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年规划》及《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发展规划》(2006—2010)中确立的在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规划。

实验学校有两个特色班,一个合唱班一个舞蹈班,两个班屡屡获奖,特别是舞蹈班。曾去北京参加晚会,现准备去香港做示范课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基本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突显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为建设成熟、完善、规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奋斗。

二、背景分析

(一)办学现状及优势

该校是全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开办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办学规模大,设备设施先进。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学校创办至今虽只有六年,但已由当初的18个教学班、700多学生,发展为现在的65个班、3800多学生。学校占地面积6.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2%。各类功能室69间,教室与教辅室之比超过1:1,各教室配备有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师办公实现每人一台电脑,教学仪器按省一类标准配备。运动区内有4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6个;综合文体馆建筑面积0.8万多平方米,内有篮球馆、音乐厅、游泳馆、乒乓球馆和室内跑道。生活区内有师生食堂1座,可供1000人就餐。

学校教师素养较高。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8人(含聘用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133人,大专学历7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现有中级职称79人,高级职称22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中职以上占47.9%。

学校办学效益显著。创办之初,学校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现代化、实验型、示范性”的办学目标,树立了“为了学生的一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整分结合式”管理模式;整合德育资源,优化德育途径,追求德育实效,加强团队一体化建设,构建起“欣赏型德育模式”;在我区率先开展课程实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多元化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艺术、体育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坚持科研兴校,校本教研有声有色,努力打造出“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科研新模式;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六个一百”工程,构建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以“英语周”、“语文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各科竞赛和中考成绩均居全区前列,科技、艺术、体育比赛成绩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多次被评为全国“双有”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和龙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先后通过区、市、省一级学校评估。

(二)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地球村”等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教育局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策略,要求各校转变办学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校地处龙岗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教育影响辐射面广,家长期望值较高。因此,学校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全心全意求发展,尽职尽责抓质量,迎接新的挑战,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九年一贯制的办学给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动力,提高了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学校学位紧张、班额过多、管理战线过长,学生年龄跨度过大、个性差异大,教育层次多,给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班级管理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加了工作难度。

其次,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均衡,聘用教师比例偏大,高水平的教师如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偏少,教师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再次,九年一贯制办学实验虽然在管理模式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有关学校课程建设、办学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研究和实验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大胆实验、努力探索等等。

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实验学校。

(二)办学目标

当教育实验的先锋,创九年一贯制的品牌,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到2010年,我校跻身于深圳市对外窗口学校,初步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

1.精细化的学校管理。建立完整的学校管理体系,将制度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实施规范化。师生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每个管理干部都能负起责任,胜任本职工作,落实工作计划,保证工作效果。

2.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具有完善的办学条件,在现有设备设施基础上,加强教学仪器、设备高标准配备,扩大学生活动场地,利用好功能室,增加图书种类。完成新运动场的扩建工程,安装电子屏。绿化美化校园,增加路灯与座椅花坛,争创深圳市及广东省“绿色学校”。

3.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五年内,建设起一支有现代教育理念、作风民主、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建设起一支有奉献精神的、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建设起一支敬岗敬业、教艺过硬、开拓创新、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有35%的在市、区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并形成梯队。

4.多样化的课程类型。建立起完整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体系,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特色鲜明。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大力研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对现有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的比例达到90﹪以上。

5.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我们的教育必须以生为本,必须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夯实基础,发展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个体在品德、知识、技能、智力、特长和身体诸方面获得发展。

6. 有层次的校园文化。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营造起师生间、生生间和谐融洽、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氛围,形成“崇德、尚美、求真”的优良校风,“讲科学、讲协作、讲奉献”的良好教风和“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的良好学风。

7.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深圳特区的实际紧密结合,积极开发特色项目,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有效途径并总结出成功的办学经验,实现在实验性、艺体、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到2010年,学校体育一个项目成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两个项目成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8.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学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这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考合格率、优秀率、低分控制率等各项指标及综合指标保持全区前列。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体育达标率达100﹪。

四、学校办学策略

以满意理念为先导,以素质推进为表征;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开发为攻略;以精细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提高绩效为目的。

1.突出一个主题:追求卓越。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高效率的发展,高品位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确定每年中考和调研考试的质量目标,升学率高不等于应试教育,关键在于怎样追求升学率,评价质量的同时更要关注效益;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过重负担,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把握两条主线:常规与改革。常规为本,改革取胜。正确处理好重点发展与一般发展、常规发展与改革创新、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常规抓实,精细管理。同时要创新搞活,改革那些学生、教师不满意的价值取向,改革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旧的常规,创新适合学生和教师满意的新常规,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树立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要使教学工作让学生、教师和学校满意,必须要树立岗位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责任是基础,是基本的要求;质量是追求的目标,是努力的方向;科研是手段和方法,是实现质量效益的有效途径。三种意识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效整体。

4.实施四大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是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校本课、多样化的学校活动、多样化的社会体验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人格发展;协调发展战略,协调是一种和谐,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差异关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产生薪火传衍的效益;特色发展战略,个人的人格特质是不相同的,各学校的实际也是千差万别,只有发展所长,走特色发展道路,才能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不断产生满意的评价,使满意成为一种口碑。

工作任务和模式

(一)讲效率,精细管理,完善“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紧紧抓住管理效率这个核心,以“整分结合”管理模式为依托,细化责任目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形成精细化管理模式。

1.继续探索“整分结合管理模式”中各个模块之间职能的相互协调规律,明确各年级组的职责,提出年级组、教研组的具体的管理目标,赋予年级组和教研组一定的管理权限,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在文化课、体育、艺术等方面从基础做起,长年坚持。高效实现管理目标。

2.修改并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对薄弱领域的管理,防止管理出现真空,做到依法管理、依章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忠实执行学校计划与决议,全面负责本部门与所担负年级的责任,包括安全责任,教学质量,任务分解。并适时提出建设性建议,主动并有创新地工作。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九年一贯制实践经验,统一思想,职责明确,协同合作,重视教改和科研,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班子要成为团结协作,勤勉务实,思想超前,廉洁民主,结构优化,管理高效的领导集体。

4.实行“问责制”,对于未能履行职责工作,或不作为、对重大事情不呈报,或工作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各层级的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写出责任说明。积极落实国家人口政策,建立健全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应急机制。

(二)抓养成,分层落实,构建“三全育人”的德育模式。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活,营造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实行全员、全程和全面育人(“三全育人”),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1.以“知荣明耻”教育为核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德育内容,分层设计德育目标,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诚信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诸方面形成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和目标系列。

2.优化德育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建构合理的德育认知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建设德育基地;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优势,组织学生按年级序列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生成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转变空洞说教式的育人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体现时代特点,多采用渗透、观看录像、体验、活动、讨论、榜样示范德育课程建设等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知情意行融成整体。

4.成立思想品德教研组和德育研究中心组,对“三全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学生道德形成的规律,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尤其要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班主任,总结有特色的班级管理经验。

5.建立有效的德育目标评价体系,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从小事抓起,从身边抓起,常抓不懈,切实抓好日常行为、课堂常规、作业习惯、校风校纪,使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到85﹪以上。

(三)重常规,课程改革,突出“三个为主”的教学模式。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抓实教学常规,积极开展课程的改革与实验,面向全体学生,构建“三为主”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学校“三表”(教学人员分工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评价与反馈,常规抓实。坚持各层次的听课制度和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巡查制度。

2.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树立新的教材观,大胆创生教材,重组体育、音乐、美术、电脑课程。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建构。

3.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倡“兵”教“兵”(学生教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练习,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4.打造精品学科。以区教育局批准的基地学科为基础,创建“小步训练”、“分层教学”、“自学辅导”、“悦读乐写”等学科特色。

5.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结构要素,探索“三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树立校本教科研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研究,形成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同伴模仿跟进,集体反思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

6.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提升活动课程实施档次,做到经常化、系列化、规范化。重点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学分制管理,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四)塑名师,立足课堂,精心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

立足课堂,练就教师真功夫;挑战自我,开创教育新经验;大胆实验,造就“科研型”教师队伍。提倡“公信力”、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

1.实施“名师工程”。把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培养成区市“学科带头人”、学校“首席教师”、“特色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帮、扶、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要给这些名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2.依靠区学科基地的优势,重点建设好基地学科,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品牌,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坚持进行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业务培训和资格培训。

3.坚持“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或自定课题开展研究,在案例中体验,在讲台上锤炼,在反思中领悟,在实践中提高。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

4.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合理组合教师团队,突出教师整体育人功能。以年级组为单位,在学校指导下,优化组合各科教师,形成协作、互补、高效的年级教师群体。

5.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与评价管理,尽力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建立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年度考核称职教师达100﹪。对违反教师师德、弄虚作假,由于不负责任,出现教育、教学事故,要视情况问责,并做出相应处分。

6.好教师的标准,有爱心,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有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高水平的导教能力,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自觉从事社会工作的热心,有个人特色。

(五)挖内涵,提升品位,建设具有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使师生员工感受、体验校园的真、善、美,获得快乐,增进健康。学到真道德、真学问、真本事;人人具有厚得载物之心,悲天悯人之情。学会“爱美、赏美、创美”;激发求知、创造的兴趣与动力;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健康体魄。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都成为内化学生公民道德的教具,让学校每一个教职工都成为学生做人的典范。

1.完善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规划学校文化专题区域,突出文化主题。加强学校楼顶文化、走廊文化等的建设,加快学校400米塑胶跑道和运动场的建设,满足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需求。积极创办绿色学校,努力扩大绿化面积,增加绿色的文化韵味,提高绿化面积覆盖率,力争达到70﹪。

2.创造和谐的学校文化与人文关系。师生心情舒畅,工作补台协调,关心教师工作与业余生活,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人类特有。学校文化包含全校师生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它让师生自觉地投入学校的活动,形成一种教育背后无形的力量,也是学校综合素质、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有文化就有成绩、有品位、有特色、有气质、有能源、有风尚。

3.提升传统文化项目的品位,坚持改进“三节两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语文周、英语周)的育人功能,加大师生的参与面,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项目。

4.寻找校园文化新的生长点,挖掘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文化内涵,形成学校“节日文化”、“社团文化”、“课间文化”、“班级文化”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系列。一个学生在某种学校文化熏陶下,会形成他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这些将影响他的一生发展。

5.坚持抓好校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等的宣传作用,树“八荣”之风,禁“八耻”之行,形成和谐、满意的生生、师生关系。

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建立健全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完成学校各项基本建设;培养一支素质全面、结构合理、团结向上、专业合格的教师群体;学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教科研气氛浓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育人民满意的学生。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实验与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生命价值,加快学生个性化发展。保持教育教学质量全区领先的优势,总结学校德育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各项工作令上级和人民满意。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各学科至少拥有2名以上的“科研型”教师,有两门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使我校跻身于深圳市对外窗口学校,初步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满意教育办学模式。

保障措施:

(一)人事制度保障

抓住教育系统人事改革,实施职员雇员制的契机,激活用人机制,合理设置职位,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民主管理保障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教师改革进取。发挥群团组织和广大教师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共同完成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三)评估机制保障

建立有效的评估检查机制,改革和完善学校评价方法,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功罚过。激励教师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四)教育科研保障

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观念,做到问题校本化,方法科学化,成果高效化,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科研保障。

(五)社区环境保障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调动家庭、社会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成立有家庭、社区参加的学校管理委员会,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准备申办省绿色学校,现已开设第二校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