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风山乡 |
释义 | 龙风山乡隶属五常市管辖。位于市境中部,龙凤山水库北侧。乡政府驻地距城区50公里。 龙凤山乡,因该地区古称“龙凤川”而得名。开发较早,1881年(清光绪七年)添设五常厅后,属学田社。清末,五常府于此设置学田乡。中华民国成立后,初隶第五区,后改隶兰彩桥区。东北沦陷后,始为兰彩桥、学田地保,1940年1月改设兰彩桥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兰桥乡。1947年初,划归第五区管辖。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致富乡。1958年秋,改称致富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光辉公社。1961年从光辉公社划出,成立龙凤山公社。1984年2月,改为龙凤山乡。 龙凤山乡地处张广才岭西麓,境内多山多水,山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有全省大型龙凤山水库。全乡总面积224.4平方公里,有耕地3.87万亩,土壤肥沃,盛产水稻。该地培植的西洋参和人参,是国内的名贵中药材。龙凤山水库养殖的“龙凤鲫”鱼,体肥肉嫩,鲜美可口,誉满省内外。全乡共辖五一、八一、乐园、胜源、王家炉、富强、兴源、学田、双发、龙凤山、小常堡等11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73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约占13%。乡政府驻地乐园村汪家店。 境内学田村南部的“学田村遗址”,1986年出土有人类化石,经鉴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年代距今4.2万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