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恩深 |
释义 | 中文名:龙恩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3月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 职称:教授、博导 职务: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 职务:四川大学灾后重建管理学院副院长 简介姓名: 龙恩深出生日期: 1964年3月9日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学术兼职: 四川省帐篷户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绿色建筑专委会委员 个人简历1964年3月出生,博士,博士后。1984年获得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暖通教研室,从事供热、通风及空调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1995年被重庆建筑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开始在职攻读重庆大学供热、供燃气及空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攻建筑节能理论与技术方向,2005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1月作为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特批为教授,任四川大学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 教学工作一直在高校教学第一线工作,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独立编著大学本科教材《建筑热源设备》(30余万字);结合我国能源环保政策的变化和高校专业整合得背景,主编出版专著《冷热源工程》(60余万字),该专著已被全国多所高校选作本科专业教材,成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为本科学生主讲《建筑环境学》、《冷热源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程,指导10余次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主持制定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大纲,大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结合科研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新模式。为研究生讲授《高等建筑环境学》、《建筑节能设计》等课程,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生1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7名,工程硕士3名。 科学研究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其中,国外期刊论文SCI收录17篇,EI收录23篇,ISTP收录1篇,绝大部分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主持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分题“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一项(2003BA808A19-5)、作为主研参加完成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分题一项(2003BA808A19-6),目前正在共同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分题一项(编号2006BAJ01A02-04-04),主持重庆市自然基金项目一项,主持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一项,主持1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公开发明专利2项。 自引进四川大学1年多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正式出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签约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子题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2009年2月,获得2008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持证人)。 2008年11月4~7日,成功主持召开“地震灾后重建(建筑与规划)中日研讨会”,12~14日,协助院长举办“地震灾后重建与建筑防灾减灾国际研讨会”;2008年12月间,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8中国城市住宅与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并被邀请到北京科技大学讲学,同月,分别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进行了四场学术专题报告;2008年9月16日~2009年2月15日期间,分别在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中宾馆为四川省2000余名一级、二级注册建筑师进行了有关绿色建筑的职业教育培训,应邀为达州建设系统进行建筑节能标准培训。 5.12汶川地震后,积极为省科技厅、建设厅等政府部门的灾区恢复重建建言献策。“救灾建筑热湿环境及改善措施研究”获香港理工-四川大学“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重点资助。2009年2月开始任四川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牧区新型牧民帐篷研究”首席专家,领导研发保温隔热排烟通风抗风雪轻便耐用的游牧帐篷。7月31日新型帐篷通过专家鉴定,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常务副省长魏宏参加鉴定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四川新闻、《四川日报》等重要媒体多次进行跟踪报道,对树立我校“科技服务民生”的社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材著作1、龙恩深编著,建筑热源设备(31.2万字),重庆大学试用教材,2000. 02 2、龙恩深等编著,冷热源工程(63.6万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10 3、龙恩深等编著,冷热源工程(第二版)(61.6万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05(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龙恩深著,建筑能耗基因理论与建筑节能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03 专利与获奖1、龙恩深、周杰、陈金华、肖益民、王亮、马校飞,一种生物质热解液化的工艺方法及其装置系统,发明专利号:200510057216.2,2008.05月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龙恩深、王亮、马校飞、崔天、赵建辉、蒋琳,生物质热解液化的工艺方法及其双塔式装置系统,发明专利号:200510057215.8,2008.01月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3、2004年以第一持证人获得重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05年以第一持证人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5、2006年被评为重庆大学本科评建工作先进个人。 6、2008年9月被评为四川大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7、2009年2月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小城镇节能与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持证人) 8、2010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名师培养计划 9、2010年12月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8年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10、2010年2月获得成都市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