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登·和城 |
释义 | 公司及项目简介安徽龙登置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28日成立,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内部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是一家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先进,开发理念领先的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蒋秀龙先生,于2002年就涉足房地产开发行业,先后成立福州龙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安徽池州龙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开发销售福州“世纪佳园”“龙登天景”“天俊云顶”“天俊缇香水岸”“天俊蓝水湾”等项目楼盘,开发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以及安徽池州的龙登翠屏园、学府雅筑花园、龙登星河湾、龙登凤凰城,开发总面积近53万平方米,其中“天俊蓝水湾”荣获由经济日报社与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的2005中国魅力楼盘;“龙登星河湾”入围池州网络评选十佳楼盘;“龙登凤凰城”荣登2011年池州销售楼盘的亚军宝座。 安徽龙登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蒋秀龙系安徽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池州福建商会会长,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龙登地产”品牌的打造不仅是靠包装形成的,可以说是经历了十年考验,从项目调研开始,融合时代设计院(原福建省设计院)全程参与、与施工建设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级企业)、福建省第七建筑公司(二级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施工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工程ISO9000)要求施工,将“兢兢业业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在项目的每个细节得以充分诠释。龙登地产以“为居者着想、为后代留鉴”为己任,以“追求进步、超越自我”为要求,以“信誉至上,质量为优”为宗旨,力争成为宿州最具知名度的品牌地产之一,将公司及项目打造成宿州房地产界的翘楚,努力做引领宿州房地产界的地产先锋! 龙登和城“龙登和城”项目地处政府重点规划建设宿州市新城区,位于宿州市汴河新区的西南部,风景怡人的三角洲公园西南方,百年名校宿城一中新校区正西方,通济六路以西,西外环路以东,光明路以南,银河二路以北,地块中有银河三路南北贯通。项目与宿州唯一的百年老校——宿城一中毗邻,且与宿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及新建的三角洲水上公园近在咫尺。沱河绿色长廊交通便利,积淀深厚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造就了“龙登和城”这一高端商住社区。项目总地占面积约379亩,规划建设面积约为63万㎡,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项目建筑群以6层花园洋房、23层到28层高层,及独立商业店铺组成,可入住户数约5800户,居住人口约2万多人,机动车停车位3844辆,非机动车停车位8172辆,规划建筑容积率为2.5,建筑密度为28%,绿化率为33%。其中配套设施有建筑面积1000㎡的农贸超市;3万㎡的经济租赁房;3300㎡的12班幼儿园;另外配有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及物业管理处等。 “龙登和城”项目用电方案批复经本地相关供电部门批准,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经市电力设计院设计,供水由市自来水公司设计,小区内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污水排入市政雨污管道,供暖方式采用集中供暖。 “龙登和城”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地块西面为40米宽的通济六路,南面、北面均为24米宽的银河二路及光明路,东面为50米宽的西外环路,中部银河三路宽40米。该项目共有64栋楼,其中高层35栋、多层28栋,1栋6F办公楼、1栋3F幼儿园、沿街布置2F商业楼,商业一层高5.8米,二层高2.9米,商业招牌位、空调位、广告位一次性设计到位。 “龙登和城”项目以建设现代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在满足住宅的经济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设计体现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幽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的现代生活居住空间,协调周边相关环境,尊重城市原有肌理,合理确定功能布局,将建筑群体展示并融合于城市环境,与周边其它建筑形成新的城市体系,并起到积极作用。 小区绿化设计以“绿”为纲,设计中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低密度,高绿化率,地块中心有超大中心花园,户户均有小组团绿化,住宅楼底层部分架空,高度不小于3.9米,作为休闲绿化。能使住户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享有绿色空间,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小区道路采用完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地面停车集中设置在北侧沿街和小区东侧。系统考虑了不同类型车辆的地面停车方案,同时不影响小区内的环境。对于小区内住宅的停车,采用进入小区直接进地下车库的方式。这些出入口的设置使小区车辆在最短的距离内进入地下车库,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小区内部纯人行环境的影响,消防车道系统采用整个小区环通的方式,结合小区人车分流高品质理念,将道路景观化。平时是人行的尺度,同时满足紧急消防车道的标准,既保证了消防道路的通顺,又减少了交通噪声对住户的干扰,而且提高了行人的舒适性。 景观设计——汉唐皇家园林把设计思路确立在1、汉唐文化、底蕴风情的塑造2、中国色彩对景观氛围的营造3、庭落文化-宁静中独自美丽,越然于繁华之上。这三个景观格调上,将“唐风”——“盛世”——“问鼎”三大主题作为整个项目的概念进行打造。在设计细节上突出:完整、浑厚、质朴、典雅、大方、明快、而又富有浓厚的装饰美的设计特点,从汉唐文化中提炼精神元素融合现代景观的表现手法,打造一个具有个性,关注人文地方文脉,和谐舒适的文化景观群落。 由此以上也就有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唐风盛世终问鼎,凌越浮华择和城。 精雕细琢汉室风,贵气氤氲祥瑞至。 景观细节描述 A区:唐风 景观构架——折线形布局45°围合景观新空间 折线形的道路及庭院划分,将景观的最美韵律以最舒适的姿态呈现。整个区域的景观空间或穿越、或延伸、或叠合,产生了连绵不断、环环相绕的空间感受,使有限的空间得以延伸,充分体现了对人性化与艺术化的思考。 景观手法——天人合一的景观意境 追求人、宅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按照不同功能需要,适度穿插安置不同景观。建筑之间或用富有艺术气质的路径、或用曲折的小径,巧妙地创造出具有不同景观的景点,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在有限的范围里扩大了自然空间。 文化内涵——“气势”与“古拙”的浑然一体 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似乎“笨拙”却给予人们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使它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本案利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汉代元素来点缀带有古典街巷氛围的景观。用点式干净清透的镜面水景,营造宁静不失绰约的景观空间。其以线条简练、明亮的元素配以大气的景观空间,不得不说是气势与古风的在景观上巧妙、浪漫的统一。 B区:盛世 景观格局——半围合院落空间 引入中式生活理念,再现深藏中国人心中的最高生活境界。院落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创造出小空间、小环境,让人能更放松地贴近自然。尽显中国传统风格,典雅而庄重,成功演绎了儒家文人的理想家居环境。以温淳质朴做为主轴,具包容性的东方意境及细腻的古韵悠然做为动线,遂依循着自然线条,落于空间之中。 景观表达——“中而新”的色彩运用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中式”主要选用“国色”——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质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有常常使用的木原色及黑色,来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本案依此以富于变幻而不失和谐、明亮却不张扬的色彩搭配来丰富略显沉闷的建筑空间。意欲在宁静典雅的空间氛围中露出点点活泼而纯粹的色泽,从中式的沉稳有余、活泼不足蜕变为“中而新”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住宅氛围。 景观传承——将汉唐经典融汇景园 以内敛沉稳的汉唐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框景、借景、对景、添景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运用中国传统韵味色彩来表现中式风格特有的景观表情;而中国汉唐经典的图案符号在节点和细节处的表现,使本案带有浓浓汉文化印记。 C区问鼎 景观结构——厚积薄发的恢弘气势 问鼎是本案的压轴之作,也是景观与文化融合的巅峰之作。区内45-50米的大楼间距,为打造大气、非凡的广场气势提供了条件,而线形建筑布局也更有利于体现汉唐时期的皇家园林格局。汉化的广场是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运动、力量感而细节处又不乏浪漫风貌,却并不同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而跨于水上的汉阙以简化的轮廓,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又根本不同于后世文人浪漫艺术的“写意”,散发出来的总是刚柔并济的宏大气势。 景观效果——大巧不工的景观味道 本区规划了休闲、趣味、景观等一系列丰富的室外空间,在墙处开漏窗,在水旁筑曲廊,使景观处处通畅,面面玲珑,置身其间,有限空间皆变得无限广阔。曲径回廊通幽相连,同时采用框景、借景、对景、障景等一系列造园手法,使与建筑紧密配合的景致有开有合、虚实相间。整体景观显得非常平实而稳重,去掉了过多的繁华与修饰,天然的气势却更加引人瞩目,更加值得细细品味,颇有“大巧不工”的味道。 文化渗透——精雕细琢的东方韵律 一水、一鼎、一柱、强调出入口广场的序列感和仪式感,表现的是一种和谐、豁达的处世态度,其具有的品质和华贵,厚重感和质感,无形之中提升项目品质,塑造“问鼎宿州”的项目形象。一亭、一廊、一阕,其所构筑的汉文化底蕴所赋予的色彩与气质,不同于江南的青砖黛瓦,在环水亭中,或品茗鉴荷,或临栏数鱼,或迎风待月,或听雨闻曲,刹那间,东方韵律一一流露……设计师希望通过现代的手法与材质表达出中国骨子里的雍容华贵。 项目资料会陆续完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