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面印
释义

一种特殊形状的印章。象“凸”字形,上为印鼻,有扎可穿带,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称“六面印”。流行于南北朝。明、清后,正方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简介

印章上镌刻的有供揿印用的文字或图案成为印面。

一枚印章上的印面数可有不同。多数的印章只有一个印面。这样的印章,其顶部可以是平的,有的是圆滑的,还有的可有印钮。其四周的侧面可能也镌刻有文字,但不是供揿印,而是属于款识或题跋。例如我曾贴出的何震何雪渔的印章,六面都刻有文字,但只有“膝横花间琴”属印面;篆刻家何震刻的两侧面“雪渔仿汉”及“......携酒……”属款识;其它三面则是后来的拥有者、鉴赏者所加的题跋。

有的印章上下相对的两面都为印面,可称为“两面印”。

印章六面体的六个面都为印面的可称为“六面印”。立方体六面印的六个印面都为正方形。由于六面都要刻字,为避免相邻的面互相穿透,每面的边要留得稍宽,每面的边长也不可能太小,一般适合刻较多的字。六个印面可以镌刻不同的内容,可以做到一印多用,这特别适合书画家的书画印,书画家在不同的书画作品上揿不同的印面,就可以避免重复雷同。

现存珍品

[六面印]

此印呈正方形,边长1.8厘米,系寿山冻石制,色泽灰白,石质细腻,包浆莹润。印文一朱五白,风格各异,以仿汉印为主,刻工不俗,仅一面有小损。六面文字分别为:“华亭改七芗印”、“舒浩之印”、“云汀画印”、“萍桥”、“石年之印”、“何煜印”。(见图印蜕)

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资料,此印刻有五位清代画家的名号。其中改琦名气最大,他号七芗,华亭(今松江)人,系清代中期著名仕女人物画家。舒浩,字萍桥,号则水道人,浙江宁波人,清晚期画家。《海上墨林》称其“工人物、山水、花鸟,工细缜密,雅秀天然”。包楷,号云汀,浙江鄞县人,工写意人物,笔力挺健,黄慎(扬州八怪之一)后当首推之,《墨林今话续编》有载。石年,即清代花鸟画家宋海,画以字行,清末流寓上海。何煜(1852—1928),字研北,上海人,清代名画家朱?入室弟子,工花鸟,以卖画为生达六十年之久。

一枚印章刻五位画家的名号,此印的用途只有一种解释———仿画所用。从包浆、刻工判断,六面印乃清代晚期之物。印章主人系谁,笔者以为有两种可能:一为何煜。因何的生卒年代与其他四人比较最晚,且卖画六十年,仿前人之画以求高价似在情理之中。其业师朱?即是仿画高手。画史称朱?临张熊(号子祥,清代著名画家)花鸟画,“熊自视几不能辨”,仿华?(新罗山人)亦得其神仙。名师出高徒,何煜应是仿画能手,六面印既可仿画,又能自用;二为何煜同时代或稍后之无名画家。迫于生计,仿画乃不得已而为之,与今日之仿画牟利不可同日而语。

评价

六面刻印,难度很大,稍有闪失,前功尽弃,现已少有人为之。小小一方六面印,是清代晚期仿画盛行的见证。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六面印的特征

汉代人为了携带方便,一印多用,发明了两面印和套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徐尊”印,印的四边有四灵图案,大概是装饰用,感冒还没好呢但用来钤盖也未尝不可。这可能是五面印的滥觞吧。魏晋时期,出现了六面印,形如一“凸”字,上部有穿,可供系绳。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刘茂”印便是。内容分别为“刘茂”、“检窃”、“刘茂封信”、“刘茂言事”、“臣茂”、“印完”。除“刘茂”六面印外,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管纳白笺”六面印,上博藏有“王僧虔”和“曹新妇”六面印。这种“凸”字六面印在魏晋以后就消失了。 明宪宗朱见深的御印中,有石质的“御前之宝”六面印,形制是正方形,六面分别刻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多面印渐渐多了起来,陈豫钟刻有“陈豫钟印”、“陈豫钟字浚仪” 、“陈氏浚仪”、“求是斋”四面印,邓石如刻有“古欢”、“燕翼堂”、“守素轩”、“雷轮”、“子舆”五面印,丁敬刻有“丁敬之印”。“敬身父印”、“敬身”、“砚林丙后之作”、“龙泓馆印”、“龙泓外史丁敬身印记”六面印。魏晋时期的六面印主要用于封检,明清时期的多面印除了姓名、字号、斋馆外,还有闲章一类印文,如丁敬字敬身,砚林、龙泓外史是他的号,龙泓馆是他的斋号。“砚林丙后之作”则属于闲章,如同“某某六十后作”、“古稀后作”一类。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丁敬62岁,在二月前后,丁敬的邻居家失火,殃及池鱼,丁敬只好借住于他人家中,不久,又遭丧父、丧子之痛,真是厄运不断。三月,丁敬刻“敬”、“身”两面印,款记:“丙子三月,作于金亲家物恒堂后,钝丁记事。钝丁刻于金氏南轩,时丙子三月也。”同月,丁敬又刻“无所住庵”。这一年,丁敬还刻了前述的六面印。因没有边款,不知具体刻于几月,但可以肯定是刻于失火之后。印中“丙后”不是丙子年的意思,而是表示火灾,丙、丁在五行中属火,因此,丙、丁可以成火的代称,如付丙,就是付火。

丁敬的这方六面印藏上海博物馆,现在只“敬身”、“砚林丙后之作”两个印面完整,其他四面皆破损,面目全非。而在古印谱中,则是完好无损的,可见此印在其后辗转易主的过程中遭到损伤。明清人刻多面印,一是遵循古制,二是使用方便,三是材料的问题。古人舟车不便,许多边远地区印材不易得,一些多面印的制作和节省印材不无关系。

徽博藏有一方六面印,印文为“周斌”、“归云”、“乾坤一草亭”、“诵诗习舞”、“和而不流”、“开卷有益”。周斌自然是印主的姓名了,归云则字号、闲章都有可能。我在钤盖时,弄的一手都是印泥,这种六面印的弊端由此可见。刻这种印还有一个问题,即成功率要很高,不像刻一般的印,不满意即可磨去重刻。有两种人最适合刻这种印了,一种是水平高又深思熟虑的。另一种就是自我感觉非常好,每一件东西出来都要自我欣赏半天的“大师”们。我就不太适合刻六面印,第一,水平有限,第二,不自信耳。第二种原因又缘于第一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