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和 |
释义 | 六和 : liù hé 1. 中医: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郑玄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孔颖达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郑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2. 佛教: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3. 道教:天、地、四方,谓之六合,又作六极、六幕、六漠。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4.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天 地 东 西 南 北 唐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