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巷南路
释义

柳巷是太原城中古老的街巷之一,而由柳巷之名派生衍演的柳巷南路,则是一条问世不久的新街巷,屈指算来也就是四十余年的历史吧。

发展历史

柳巷南路成街于1956年,是在原大袁家巷、右字巷、地藏庵、麻绳巷等旧街巷的故址上拓宽、取直、打通的。在柳巷南路问世之前,今呈十字路口的钟楼街、桥头衔一字连通,与柳巷丁字相交。虽为太原的繁华之所,却并不畅通,向南行走极不方便,需东绕海子边,西曲四岔楼,浪费很多时间。柳巷南路打通后,一条北起柳巷南口、南达迎泽大街的交通干道,沟通了商业闹市与南部街巷的联系,为太原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行人的方便,起到了积极的作

柳巷南路,和其名字的内涵一样名副其实,街道内侧植有青一色的柳树。春日,嫩叶鹅黄,争相吐翠;夏日,柳絮袅袅,绿树成荫;秋日,枝条烟娜,迎风起舞;冬日,倩青斑驳,婆娑迷人,比老柳巷更妩媚,更动人。

八旗会馆

说起柳巷南路,离不开“长风剧场”,述及长风剧场,又使人想起晋剧名优筱吉仙和早年的“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问世于清代中叶,那时往来于山西太原的各地旗人颇多,为方便之计,遂在中校尉营——太原府的中心地带,专门辟建了供山东德州、河北沧州、保定以及其它各地旗人,过往太原休息驻足、洽谈生意和集会活动的场所。因其专为满族旗人服务,所以名为“八旗会馆”,更因在这里长往的旗人,多属东北、河北一带的满民,遂别称“旗奉鲁燕会馆”。逮于清王朝覆灭前夕,八旗会馆已不似先前那样显赫,也接待除旗人之外的一些过往行人和商帮等类宾客。于是,晋剧的梨园弟子们便经常出没于此,在这里粉墨登场,唱念作打,成为一处名为会馆、实是剧场的地方。大约在民国17年(1928年),干脆将名不符实的八旗会馆废弃,取名“鸣盛楼”,成为省城名著一时的戏园。曾在这里登台表演的晋剧名派,已无法计算,而独占鳌头、久负盛名者,非筱吉仙莫属。

筱派艺术

筱吉仙,本名张宝魁,十岁从师学艺,初攻河北梆子,拜在名家张吉仙门下。17岁出科时,便名闻张家口、包头一线。20岁时转攻晋剧,熔晋剧、河北梆子、京剧唱腔特色于一炉,集小旦、刀马旦、花旦技艺于一身,文武兼能,神形俱佳,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创立了晋剧中的“筱派”艺术

筱派艺术的成名,与“鸣盛楼”,即当年的八旗会馆是分不开的。筱氏来到太原后曾借用颓败的会馆自成班社,收徒纳弟,自编自演大批连台本戏,一时轰动太原,饮誉省内外,传为艺苑佳话

而今的长风剧场,就是在柳巷南路成街的那一年,在原鸣盛楼的故址上重建的。这里曾接待过许多著名的文艺团体和表演艺术家,是五六十年代太原最著名的剧场之一。享有盛誉的梅兰芳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团二团、四团、北京人艺及中央广播说唱团,都曾在这里为省城人民演出。著名的梅兰芳、尚小云、周信芳、马连良、奚啸伯、裘盛戎、李和增、郭兰英、侯保林以及丁果仙等艺术家,都曾在这里作过精湛的表演。柳巷南路及坐落在这里的长风剧场,为太原市、为山西省,接待了如此众多的名优名伶,太原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