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溪乡
释义
1 江西宜春市奉新县下辖乡

简介

柳溪乡位于江西奉新县城西部。东与石溪办事处接壤,西和百丈山风景区毗连,南与甘坊镇相邻,北和修水县交界。驻地柳溪,距县城62 公里。辖8 个村,48 个村民小组。1374 户,5139 人。均为汉族。

历史沿革

解放前夕属甘坊镇。建国后先后属第六区、第七区管辖,1957 年撤区并乡为七里乡。公社化时由店下、球庄等16 个高级社组成七里人民公社。1968 年并入甘坊镇,1972 年又与甘坊镇分开,仍称七里公社。1984 年改叫溜头乡。2004 年再次更名为柳溪乡。

经济建设

全乡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地貌属中低山地型,地势北高南低,成不规则长方形向南倾斜。是个青峦叠翠、溪涧蜿蜒、梯田环绕、景色宜人的山区乡。境内最高点为五梅山,海拔1516.3 米;最低点为外长滩,海拔200 米。历年平均气温为15.7℃,一月份平均气温3.8 ℃,七月份平均气温26.8 ℃。年平均降雨量 1998.4 毫米。无霜期248 天。全乡有耕地面积8727 亩,其中水田8192 亩。过去因这里山高水冷,土质贫瘠,故水稻全部为单季,加上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很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落实了党的富民政策,治山治田,兴修水利,生产条件有明显的改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2004 年粮食总产达275万余公斤,自给有余。

经济来源主要靠林业。全乡山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 ,活立木蓄积33.4 万平方米,活立竹940 多万支,年生产木材3000 多立方米,毛竹50 万余支。林区主要盛产毛竹,是全国十三个毛竹基地之一。尤以毛竹大而著名,素有“中国毛竹王之乡”美称。自1979 年发现首代中国毛竹王后已连续出现了九代毛竹王,2001 年在港尾林区又发现一株眉围粗63 厘米、高25.1 米的特大毛竹,经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鉴定通过,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毛竹。还有,东庄林区的翘

竹、船坳“竹木奇缘”也堪称奇观。除此之外还生长少量墨竹、龙竹和罗汉竹。树木以杉、松、阔叶杂木为主,兼有部分樟、梓及红豆杉等。

新的历史时期,柳溪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以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依托,致力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这篇文章。在引进外资、激励民资和全方位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壮大个私民营经济。工业依托毛竹资源,以生产半成品竹地板、竹筷等为主,同时利用境内溪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共兴建大小水电站 22 座,总装机容量达 6300 千瓦,其中多数为农民自筹资金兴建。农业生产以苗木、茶叶、香菇、养殖业为主,农家手工制作的茶叶清香味醇,享有盛名,其中“古迹茶”更是名扬遐迩,畅销全国各地。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村组组实现“三通”(通电、通程控电话、通闭路电视),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乡。文化娱乐设施齐全,集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得到相应改善,村级公路改造成效明显。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商业服务点遍布全乡,集镇环境宜人,新区开发建设已初具雏形,花园小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集镇脏乱差的旧貌,正逐步换上新颜。

这里还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之一,上柏庄有当年湘鄂赣省委会议会址店下桥是该县现有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石拱桥,被县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四川省旺苍县下辖乡

基本概况

柳溪乡位于旺苍县南部山区,距县城34km,东与苍溪县龙洞乡接壤,西与该县张华镇相连,北与该县东河镇相邻,南与苍溪县东溪镇相依,总幅员34.1平方公里。

柳溪乡下辖村:

上游村 蟠龙村 光荣村 梨花村 荣华村 前进村 狮坪村

柳溪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142

男 3265

女 2877

家庭户户数 1564

家庭户总人口(总) 6112

家庭户男 3245

家庭户女 2867

0-14岁(总) 1321

0-14岁男 659

0-14岁女 662

15-64岁(总) 4470

15-64岁男 2410

15-64岁女 2060

65岁及以上(总) 351

65岁及以上男 196

65岁及以上女 1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078

地理资源

乡境内有“Y”字型的柳溪河把整个辖区自然地分划成三个部块,河流自东向西蜿蜒伸展,悠缓注入东河,河道两岸拔起大山,山体凹凸对峙,起伏别致,最高海拔1024m,最底海拔660m。沿河两岸农田耕地少,居户依稀,树木茂盛,山清水澈,悠悠画卷,怡人心情。全乡辖7个村51个社,1468户,5826人,有耕地4343.4亩,人均占有0.7亩;荒山林地资源19695.2亩,森林覆盖率达65.3%;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9个月,年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年降雨量为1500—1800毫米,这种优越的自然因素,构成了宜多种动植物繁育生长的良好环境。

经济发展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20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77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0元,计划生育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是实施了生猪产业“1113”工程,2002年生猪出栏7360头;二是建成毛兔专业村1个,专业大户10户,建圈6.5万余孔,存栏5.5万只;三是大力发展蚕桑业,全年发放蚕种100余张,产茧50担,创收4.2万元,实现了蚕桑业恢复性增长;四是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余人外出务工,收入逾100万元;五是积极引进业主开发,去年9月引进种草养畜业主扬合军,在该乡沿河村社租赁土地150亩,种植优质紫花苜蓿牧草,租地10余亩修建猪圈舍,设计规模年出栏生猪10000头,目前年出栏2000头以上;六是以柳溪河流、三角山自然生态林、粟米寨为主要景点的旅游业正在开发之中。

社会事业

(一)基础设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柳溪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建成了梨华“小二型”水库一座,配套引水渠10余km,全乡建成山坪塘73座,新建微水池120口,人饮井89口,基本解决了旱山村的人畜饮水和作物灌溉问题,有效地保持了水土流失;二是彻底解决了农村用电的问题,架设12.5km高压电线和500km低压线路,农村用电率达100%,2001年至2003年有对电路进行改造;三是修通公路60KM,85%的社通了公路,2002至2003年改建旺柳公路15km;四是改善通讯设施,全乡电话座机达20余门,程控电话正在建设之中;五是投资90万元修建四楼一底1100平米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并完善了配套设施。

(二)文教事业

继续巩固“两基”成果,为科技兴乡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教学设施,改善各小学教学环境。一是投资40余万元修建上游小学400平米和梨华小学1000平米的校舍;二是投资150万元新建乡中心校教学办公大楼1091平米,师生宿舍1875平米,厨厕182平米,新建校舍均按现代化标准建设;三是利用各村小学教舍开展成人教育。

3 河北承德市平泉县下辖乡

简介

柳溪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最适合食用菌生产,同样悠久的历史文化条件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该乡成为平泉最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多年来,柳溪乡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业,努力打造生态型农业乡。

经济建设

为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这个乡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重新整合工作人员力量,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责任,重点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调整地块、菌种选购、协调贷款等难题。同时,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工夫,加强食用菌技术队伍素质建设,结合本乡镇区域特点、地理条件确定适宜本地发展的优良品种,配备了食用菌生产专业书籍,要求食用菌办人员熟练掌握生产知识,直接入户指导。在园区建设过程中,聘请县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规划,避免因通风、采光等原因对园区生产造成影响,避免出现不应有的损失。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食用菌生产的用水用电和资金问题,先后协调信用社发放贷款220万元、协调电力部门完成园区电力配套6个、协调水务部门支持水泥圈140个和部分水管。截至目前,全乡新发展食用菌园区13个,占地508.6亩,其中错季食用菌园区5个,顺季食用菌园区8个,预计可新发展食用菌502万盘(袋),总产值可达到3500万元。多年来,该乡始终坚持绿化造林工程,为食用菌生产营造原料林,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在55%以上,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旅游资源

以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为重点,该乡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争取项目资金6130多万元,完善了公园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并建成景区60公里南北环线和大龙、黄大、韩牧等多条旅游线路,修筑龙母洞至大窝铺北山门水泥路14.5公里,实现了景区衔接的旅游环线。同时,对“仙居山庄度假村”进行了扩建,新建450平方米餐厅一处、容纳120人规模会议室一处、标准客房8间、1000平方米停车场一处、旅游商品服务点5处,并新上一批弹跳飞人、射箭、风筝等游乐项目,使公园的整体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07年,已接待游客4万余人。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生态移民的优惠政策,抓住移民新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结合该乡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把生态移民工程和农家旅游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在薛杖子村“九龙蟠杨”景区附近建设了一处能接待150名游客的“农家旅游园区”。游客在这里能吃上农家饭、住上农家炕,充分感受农家的风土人情,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4 云南昭通市彝良县下辖乡

简介

柳溪苗族乡建于1988年。“柳溪”之名源于清顺诏年间,因溪边生长柳树而得名。柳溪苗族乡位于彝良县城北部,距县城109公里。位于东经104°28′38"-104°35′35",北纬27°41′45"-27°52′45"之间.东邻本县洛旺乡,南接镇雄县碗厂、衫树两乡,西连本线龙海乡和牛街镇,北与四川高坪乡接壤。乡辖五个村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三种民族,总人口19948人,4660户,其中:苗族4987人,占人口的25%,彝族599人,占人口的3%。全乡地形狭长,南高北低,白水江由东向西横穿乡境,将全乡划为南北两片,地形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属于深切割侵蚀地貌。境内最高海拔1745米,最低海拔600米,立体气候特别突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780mm——110mm,年日照时速1450小时,无霜期300天左右。

经济建设

资源及产业优势(一)粮食产业:玉米、小麦、红薯、洋芋。(二)经济作物产业:烤烟、花生、魔芋,出产油菜、向日葵等。(三)畜牧产业:养猪业是全乡农户最大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地委畜牧示范扶贫项目乡之一,建成了配套的畜牧接转场,引进荣昌良种母猪300多头,“加系长白”种猪2头,年产子猪5000多头,远销毗邻乡镇、外县、外省,很受养猪户的欢迎。年出栏育肥猪7000多头,除自食外每年可投入市场近2500头。实施黄牛养殖项目(西门塔尔牛)375头,目前已实施168头。(四)林业产业:柳溪乡有以杉为主的长防护林近 5万亩,乡内发现有珍贵的“红豆杉”。出产以“方竹”为主的竹笋,年产量为50吨左右,且质量好。现有个体承包建“方竹”苗圃200万株,在退耕还林中营造方竹700亩。在经济林果方面:主产柑橘,年产量在50万斤以上,价格便宜,每公斤价0.40元左右。在柑橘发展上:一是可进行改良,实施高枝嫁接;二是引进良种扩大面积,规范果园。出产梨、板栗,柿子、核桃、答谢巴等,有历史悠久大然的无污染的“原茶”,年产茶叶30万斤以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