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苏香竹 |
释义 | 分类种中文名:流苏香竹 种拉丁名: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 Hsueh et Yi 种别名 : 灰竹 族中文名:香竹族 族拉丁名:Chusqueeae (Munro) E.G.Camu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属中文名:香竹属 属拉丁名:Chimonocalamus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来源:[Acta Bot. Yunnan. 1(2): 78.pl.3. 1979] 中国植物志:9(1):365 形态特征竿高5—8米,粗2-5厘米,全竿共约30余节,幼时暗绿色或略带紫色,被稀疏易落之白色小刺毛与微毛;节间圆筒形,长20-36厘米,在有分枝的一侧基部微扁,壁厚3—6毫米;箨环与竿环均微隆起,两环同高,秃净或被微毛;节内长4—5毫米,无毛;刺状气生根长7-14毫米,每节可多达30余枚,密集环列,彼此的中下部常可愈合;竿每节分3枝或更多枝。箨鞘薄苹质,长于其节间,早落,新鲜时绿色带紫红色,背部常具褐色斑块,并贴生棕色小刺毛(尤以鞘之上半部为显著),鞘口宽1-1.5厘米,略呈弧形下凹,两肩稍高,并生有1—3条极易脱落之继毛;箨舌发达,高10—13毫米;顶端分裂成多条流苏状缝毛;箨片直立或外翻,长6—16厘米,基底宽4-6毫米,腹而被微毛。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长2—4厘米,外缘具纤毛;叶耳微小,具长为5-12毫米之缝毛;叶舌紫褐色,高约1毫米,顶端圆弧形,背面具微毛;叶片长5-15厘米,宽5—11毫米,先端的芒尖长约1厘米,下表面苍绿色,次脉3或4对;花序未见。笋期9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耿马、潞西、瑞丽、盈江等县,在临沧和德宏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白云南耿马县大陆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